前幾天看到微信公號「杭州味」發的一篇文章,說滬杭高速G60長安服務區南區的餐飲店裡,推出了長安的特色食品「宴球」,一下子讓我感嘆萬千。
杭嘉湖自古富庶,富庶則食不厭精。嘉興又有著格外濃鬱的人文氣息,文人特別講究吃。比如蘇東坡,大家不一定張口就背得出他的詩詞,但一定記得他研發的東坡肉。再比如袁枚,一本《隨園食單》流傳至今。
所以嘉興人講究吃。長安作為嘉興乃至浙北重鎮,口味和嘉興其他地方大體相同,但有一道食品卻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就是「宴球」。
這道菜名乍聽讓人完全沒有頭緒,其原料是什麼。宴球的做法是青魚肉仔細去刺,剁碎後攪拌直至變得稠密有彈性,然後外層裹以切成細絲的炸豬皮。蒸熟或做湯食用。
配料不複雜,做好也不容易。青魚肉要細細攪拌,在沒有機器的過去,完全靠人力,往往要攪拌數個小時,直至魚肉中的水分慢慢減少,纖維碎裂,檢驗標準是要一把筷子插在肉裡能豎立。這樣做出來才有好嚼勁。
將炸過泡發的豬皮細細切成碎絲,滿滿放一盆。青魚肉捏成桌球略大的丸子,在豬皮碎裡一滾,表面沾滿金色蓬鬆的豬皮碎,一顆「宴球」就做好了。
簡簡單單的配方,貌似平平無奇,其實極其講究。魚肉柔,豬皮韌,口感多樣;魚肉帶水氣,豬肉帶陸氣;魚肉清腥,豬皮濁香,兩兩互補,這樣的食材搭配,真是不知道有這樣的美食悟性,才能想出來的新法子。
雖然來客到了長安嘗過宴球,都說好吃,但是這食品卻沒有傳到外地。一來做起來麻煩,不是每個地方都能有大青魚,二來宴球偶爾吃可以,但不能像小籠、燒麥那樣常吃,一次也吃不了幾個,算是低頻消費,估計沒有商家願意做這買賣。即使長安本地,也只有三四家商戶還在製作宴球,居民也不是日日購買,也許一家人家,一兩個月想起,買十個來嘗嘗,也不過小几十元的花費。
然而就像之前我看到的那篇文章裡所說,離家四十年的張老先生,也許吃過了無數珍餚美味,卻忘不了家鄉獨特的味道。
在外地而吃不到想念的味道,這種不疼痛卻難愈的痛苦,只有遠離家鄉的人才能體會。回到家鄉,吃一次淚流滿面,吃五次也會味同嚼蠟。然而離開家鄉,想念起來,還是無比懷念。
最後推薦個特別好用的氧系清潔產品:氧泡泡。利用氧離子去汙,健康環保,特別適合清洗食品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