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趙芳在一家小家具廠當會計,這天趙芳憂心忡忡地問我:師傅,我老闆做了一單交易,貨已經發了,還沒收到貨款,剛對完帳,對方就要發票,剛才老闆安排了,準備給他們開發票,我這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我就問她:這單生意有合同嗎?合同上有沒有約定貨款如何結算,結算方式是啥?另外,跟對方的發貨單,收貨單,以及運輸單據都取得了嗎?
小徒弟都否認了,我再問她:這是個老客戶還是新客戶啊,以前合作過嗎?他的商譽如何?小徒弟說:這是一個新客戶啊,剛剛開始合作的。
我跟小徒弟說,你去問問老闆,如果發票開了,客戶可以拖欠貨款,但是稅款是不能拖欠的,如果客戶不給錢,稅款只能自己先墊上,如果客戶商譽不好,這筆交易壞帳了,那咱們損失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有代墊的增值稅稅款。
說實話,這個問題小會計哪有什麼發言權啊?不過作為會計,還是要跟老闆講清楚,提前開票會遇到哪些風險。至於聽不聽,那就是老闆的事兒了。
在現實的經營中,有很多小企業老闆只注重前端衝殺,而不注重後端管理。一個企業的經營,只有當款項收回才能完成一個閉環。所以如何管理應收款,避免壞帳發生,對於一個在冷酷的市場競爭中的小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企業的營銷流程,包括洽談合作意向——籤訂購銷合同——轉移檢驗貨物——確認交易金額開票銷售發票——貨款回流等環節。對應到稅務上,就是合同流,貨物流,發票流,資金流等環節。
對於經營的事前管理,體現在洽談合作意向,籤訂購銷合同上,這不僅是稅務上的要求,也是用法律合同的形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約束,保障合同的順利進行。
而轉移貨物,驗收貨物,並取得出入庫單,進行數量金額核算,是對經營的事中管理,取得出入庫單,是己方轉移貨物,對方收取貨物的憑證,如果沒有這個憑證,如何主張自己應收款的權利呢?退一步,萬一哪天對簿公堂,也是自己主張應收款的憑證啊。
而開具發票,就已經進入了貨款的結算環節,如果這筆交易,既沒有合同約束,也沒做出入庫單做權利主張,就貿然開具發票,一旦對方有恃無恐的賴帳,對於己方來說,既賠了貨物,還要代墊稅款,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嗎?
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小企業本身生存不易,建議小老闆們還是加強管理,制定流程,避免在經營中出現人為的錯誤,導致企業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