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應用及發展

2020-12-17 電子產品世界

什麼是射頻Radio Frequency ,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具有廣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藍牙射頻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1398.htm

  藍牙無線技術採用的是一種擴展窄帶信號頻譜的數字編碼技術,通過編碼運算增加了發送比特的數量,擴大了使用的帶寬。藍牙使用跳頻方式來擴展頻譜。跳頻擴頻使得帶寬上信號的功率譜密度降低,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抗電磁幹擾、抗串話幹擾的能力,使得藍牙的無線數據傳輸更加可靠。

  在頻帶和信道分配方面,藍牙系統一般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起始頻率為2.402GHz,終止頻率為2.480GHz,還在低端設置了2MHz的保護頻段,高端設置了3.5MHz的保護頻段。共享一個公共信道的所有藍牙單元形成一個微網,每個微網最多可以有8個藍牙單元。在微網中,同一信道的各單元的時鐘和跳頻均保持同步。藍牙具有以下的射頻收發特性。藍牙採用時分雙工傳輸方案,使用一個天線利用不同的時間間隔發送和接收信號,且在發送和接收信息中通過不斷改變傳輸方向來共用一個信道,實現全雙工傳輸;藍牙發射功率可分為3個級別:100mW、2.5mW和1mW。一般採用的發送功率為1mW,無線通信距離為10m,數據傳輸速率達1Mb/s。若採用新的藍牙2.0標準,發送功率為100mW,可使藍牙的通信距離達100m,數據傳輸速率也達到10Mb/s。除此之外,藍牙標準還對收發過程的寄生輻射、射頻容限、幹擾和帶外抑制等做了詳盡的規定,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藍牙無線設備實現串行通信是通過無線射頻連結,利用藍牙模塊實現。藍牙模塊主要由無線收發單元、鏈路控制單元和鏈路管理及主機I/O這3個單元組成。就藍牙射頻模塊來說,為了在提高收發性能的同時減小器件的體積和成本,各公司都採用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技術,從而使藍牙射頻模塊的結構都不盡相同。但就其基本原理來說,藍牙射頻模塊一般由接收模塊、發送模塊和合成器這三個模塊組成。

  其中,合成器是收發模塊中最關鍵的部分。合成器在頻道選擇和接收模式時採用鎖相環技術。在接收模式下,鎖相環路閉合,用於提供接收模塊解調信號所需穩定的本振。在發送模式下,鎖相環路開路,調製信號直接加載到VCO上對載波進行調製。此時載波頻率由環路濾波器輸出電壓保持。通常合成器的工作頻率僅為發射頻率的一半,以減少與射頻放大器的耦合。

  下一代WLAN射頻技術

  第一代的WLAN解決方案對於用戶密度變化的反應能力非常有限,並且不能有效的優化帶寬資源。隨著WLAN負載的增加,現存的產品通常無法判斷臨近的接入點的負載和用戶量是否相近,也無法判斷是否有必要和臨近的接入點分擔負載。用戶負載均衡要求使用更為集中的軟體控制,通過這個軟體來實現基於系統級的網絡效率的評估,從而優化用戶和接入點的比例。

  下一代的系統將充分利用整個軟體框架來實現接入點的失效探測並且將根據附近接入點的工作情況來自動調整。通過控制每個接入點的輸出傳輸功率和操作頻率,系統可以允許特定的接入點通過增加功率或者改變信道的方式來填補可能出現的沒有覆蓋到的漏洞,或者減輕接入點間的相互幹擾,從而增加網絡的穩定性。更進一步的是,如果某個接入點失效,系統可以指導特定的接入點分擔一定的客戶端以優化通信路由和網絡負載。最後,接入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知道在他們周圍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可以探測範圍內的漏洞。由於無法預測RF覆蓋模式,系統的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受到一些表面上看起來無害行為的影響,例如電梯的移動都會影響系統的可用性。雖然很多企業會迴避那些過於自適應的系統,但是通過增加輸出功率的辦法可以使得系統能夠探測範圍內的漏洞並對其進行修補,另外還可以帶來其他的益處例如增加網絡的正常運行時間。

  在考慮無線網絡的擴展性時,對RF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也是非常有益處的。下一代的接入點將有能力提供雙頻連接,包括對802.11b,802.11g,以及802.11a。對於有限可用的頻譜如2.4GHz和5GHz頻率,任何網絡設計的目的都應該是優化可用信道的使用,為每個客戶端提供最大數量的帶寬。

  在整個無線網絡的安全體系中,RF媒介扮演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雖然物理層並不負責設備和用戶的認證,也不負責對空中傳播的數據包進行加密,但是,對於那些未授權的接入點或者可疑的客戶端設備行為,它可以提供重要的數據。雖然在市場上有很多種探測器解決方案,但是大多數產品的配置方案都是覆蓋整個網絡,而不是將其集成到一個單一的系統中。無線接入點應該能夠以探測模式操作,從而可以判斷其它的無線組件的配置是否正確。他們應該還可以報告哪些接入點或者客戶端設備還沒有得到ITO的批准。理想的情況是,這種無線探測的RF實現方法應該可以通過有線的實現方法來進行補充,並且有相應的能力將在無線網絡中探測的可疑行為和在有線環境中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對應。通過這種相關能力,系統可以判斷這種可疑的接入點是屬於某個主機網絡還是只是鄰近企業的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另外,通過連續不斷的監控網絡行為,系統可以執行入侵檢測和防止入侵的功能,並且可以報告哪些是具有欺騙性質的接入點、哪些是Ad hoc網絡、哪些是拒絕服務攻擊以及中間人攻擊等。

  網絡優化中的射頻管理

  在進行網絡優化的時候,我們必須保證在傳輸能量的同時沒有形成疊加,這對每個使用同一頻率的CDMA系統的小區來講尤其重要。

  射頻管理就是保證射頻能量在不造成任何汙染的情況下進行傳播——讓能量到需要它的地方去,遠離不需要它的地方。因此,抑制天線旁瓣和後瓣並且通過調校電傾角來調整天線覆蓋範圍是相當重要的。小區越小時,其重要性越為突出。有關研究顯示幹擾影響大小與天線上波瓣的抑制度有關。在尋求降低幹擾水平時,儘可能地對天線上波瓣進行抑制。過去,上波瓣的抑制度通常在12dB以內,而如今的目標抑制度已達到了18-20dB。RFS的Optimizer系列天線更在整個傾角範圍內取得了高於20dB的抑制度。旁瓣相對於主瓣越小,天線抵禦同頻幹擾的能力就越強。如果引起幹擾的不是第一上波瓣,則可能是第二上波瓣,因此每個不需要的信號都必須儘量小。電傾角調校功能是現代成熟網絡的小區規劃和管理的一大優勢。以機械方式對天線波束進行傾角調校雖然易於操作,但對雜散旁瓣的輻射收效甚微,甚至會增加來自於後瓣的幹擾。而電傾角調校技術能將所有的主瓣、後瓣和旁瓣傾斜至同一角度,也就是說,電傾角調校技術可在不同傾角角度對旁瓣進行輻射管理,以加強對幹擾的控制。

遠程天線傾角控制技術主要是指從天線塔頂以外的其它地點對天線傾角進行控制的能力。遠程傾角控制有許多優點:無需租用設備登臨天線塔的費用;避免了對在同一地點擁有基站的其它運營商的影響等。它能夠幫助運營商全天動態地根據業務流量模式的變化對網絡進行調整,是多功能高性能天線的另一個基本特性。

  超寬帶(UWB)無線技術

  超寬帶(UWB)是一種無線射頻技術,支持家電、電腦外設和行動裝置在短距離內高速傳輸數據,且功耗非常低。該技術是無線傳輸高品質多媒體內容的理想選擇。UWB技術使用寬帶無線頻譜在短距離(如在家中或小型辦公室中)內傳輸數據,與傳統無線技術相比,它能夠在特定時段通過無線方式傳輸更多的數據。這一特性與低功耗脈衝數據交付(pulsed data delivery)功能相結合,加快了數據傳輸速度,同時也不會受到現有其它無線技術(如Wi-Fi、WiMAX和蜂窩廣域通信)的幹擾。

  衝激無線電(Impulse Radio,IR)是最有希望的超寬帶技術之一。IR信號由極窄的脈衝串組成,這些脈衝在時間上偽隨機出現。偽隨機性依靠跳時碼實現,跳時碼的作用是讓發射信號隨機化,有利於用戶分隔和譜成形,以避免竊聽。信號的調製方式可以用脈衝幅度調製(PAM)或脈衝位置調製(PPM)。為了確保低成本的超寬帶設備,所有脈衝都具有同一波形。

  與現有的無線通信技術相比,UWB無線通信技術所使用的通信載波是連續的電波,形象地說,這種電波就像是一個人拿著水管澆灌草坪時,水管中的水隨著人手的上下移動形成的連續的水流波動。幾乎所有的無線通信包括行動電話、無線區域網的通信都是這樣的:用某種調製方式將信號加載在連續的電波上。與此相比,UWB無線通信技術就像是一個人用旋轉的噴灑器來澆灌草坪一樣,它可以噴射出更多、更快的短促水流脈衝。UWB產品在工作時可以發送出大量的非常短、非常快的能量脈衝。這些脈衝都是經過精確計時的,每個只有幾個毫微秒長,脈衝可以覆蓋非常廣泛的區域。

  超寬帶技術帶來一個優點,即電路更簡單,尤其是在接收端,因為不需要本地生成載波,也不必提供多級混合電路、成形濾波等。但是,使用載波擴頻所帶來的優點勝過超寬帶技術。超寬帶本身是一類基帶信號(雖然其頻譜範圍達到數GHz)。在這種情況下,頻譜的近直流和中遠部分的傳播特性具有不同的特點,使得這項技術局限於短距離通信。對於長距離通信而言,特別是中繼,擴頻技術更合適一些。

  射頻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目前仍處於開拓狀態,應用還不是很廣,但隨著射頻通信技術的成熟,未來市場需要巨大,前景廣闊。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相關焦點

  • 無線通信1:433MHz RF無線射頻
    隨著無線通信的普及,我們身邊的產品貌似都慢慢變成了無線的,燈光系統、耳機、麥克風等等,那麼如何讓Arduino之間的通信也擺脫數據線呢
  • 無線通信技術是什麼意思 無線通信技術介紹【詳解】
    根據預測,今後幾年,無線網在全世界將有較大的發展,單只美國無線區域網銷售額就將從1997年的2.1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億美元。  無線區域網介紹  一般來講,凡是採用無線傳輸媒體的計算機區域網都可稱為無線區域網。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
  • 鼎橋通信談寬帶集群技術在公安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蘇州2017年1月3日電 /美通社/ -- 近日,藉助2016合作夥伴峰會的契機,鼎橋通信接受了《警察技術》雜誌的採訪,就寬帶集群技術在公安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問題發表了觀點。 橋築寬勢 鼎力成功 ——鼎橋通信談寬帶集群技術在公安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 無線網絡通信技術完全介紹
    起初,GPS只應用在軍事領域。由於GPS系統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簡便、應用廣泛等特點,隨著人們對GPS研究的日益深入,GPS不再像當初那樣僅用於軍事領域,也應用到民用領域。在安全領域,可以通過GPS定位技術,迅速知道火災、車禍等事故發生地,從而能立即展開救援行動,大大降低了事故所帶來的損失。基於GPS的技術優點,伴隨著其各種產品的出現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GPS已經深入到國民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方便。
  • 掌控物聯網的咽喉,無線通信技術能給應用領域帶來哪些價值?
    通信技術對於物聯網應用的價值物聯網應用非常的碎片化,通信技術作為基礎技術也需要應對物聯網的需求進行優化,下面我們分析目前比較重要的物聯網應用中通信技術所發揮的價值有哪些。目前,以NB-IoT、LoRa為代表的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十分適用於抄表領域,若是運營商基站覆蓋密集區域,採用NB-IoT便可以很好的進行相應的連接,而對於運營商的網絡覆蓋信號不太好的地方採用LoRa+NB-IoT的方案更能滿足應用需求,此外,市面上也有一些企業根據項目方的實際需求,採用Zigbee+NB-IoT以及有線+無線的方案進行相應的應用。
  • 常見物聯網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解析
    近距離無線通信的技術特徵包括:1、無線發射功率在µW到100mW量級;2、通信距離在幾釐米到幾百米;3、使用全向天線和線路板天線;4、應用場景多,特別是頻率資源稀缺情況;5、不需要申請頻率資源使用許可證;6、無中心,自組網;7、電池供電。
  • 從4G到5G的無線通信測試
    一、無線通信測試概要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932.htm無線通信測試技術與測試儀器是通信產業的重要支撐力量,它滲透於通信晶片、模塊、終端、基站、無線網絡等幾乎所有的產業鏈環節
  • 市值358億,「射頻龍頭」信維通信(300136.SZ)被低估了嗎?
    未來,各項技術的應用也必然使得手機天線數量將出現成倍提升,這就是信維通信目前所面臨的機遇。為了抓住上述機遇,信維通信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先後設計20餘款天線產品。同時,公司的5G毫米波實驗室開展5G毫米波天線系統、5G射頻傳輸材料應用及高頻電磁仿真研究等,也承擔了深圳市發改委第五代移動通信毫米波技術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
  • 信維通信技術持續領先,引領產能升級
    信維通信作為一家在天線領域領先的全鏈條覆蓋的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致力於提供一站式的泛射頻綜合解決方案,從天線到射頻傳輸線,再到射頻連接器和射頻前端的全產業鏈服務。信維通信在無線充電方面的有著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通過技術的賦能,信維通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NFC技術及近距離通信應用設計盤點
    是由飛利浦公司發起,由諾基亞、索尼等著名廠商聯合主推的一項無線技術。 NFC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晶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這項技術最初只是RFID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簡單合併,現在已經演變成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發展態勢相當迅速。
  • 泰克射頻通信創新實驗方案
    方案背景:隨著 3G,4G,物聯網等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通信工程,微電子,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其中《通信原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模擬電子線路》,《射頻集成電路》等課程為這些專業的必修課程,以保證學生熟練掌握電子系統中晶片,元器件,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及設計和測試方法,為畢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 無線區域網WLAN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應用研究
    無線區域網WLAN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應用研究 彭瑜 發表於 2021-01-06 10:08:24 近年來,無線網絡成為工控領域中迅速發展的熱點之一,也是工業自動化產品未來的新增長點。
  • Qorvo收購Cavendish Kinetics以推動RF MEMS技術的應用
    > (文章來源:Qorvo) 移動應用、基礎設施與國防應用中核心技術與RF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Qorvo宣布收購世界領先的高性能 RF MEMS 天線調諧應用技術供應商 Cavendish Kinetics, Inc.。
  • 基於ZigBee技術的射頻晶片CC2430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766.htm zigbee採用ieee802.15.4標準,利用全球共用的公共頻率2.4 ghz,應用於監視、控制網絡時,其具有非常顯著的低成本、低耗電、網絡節點多、傳輸距離遠等優勢,目前被視為替代有線監視和控制網絡領域最有前景的技術之一。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卓勝微VS信維通信VS麥捷科技
    同時,除射頻元器件以外,麥捷科技的主營產品還包括磁性元器件及LCM顯示模組等產品,業務結構較為繁雜。 其中,卓勝微專注於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產銷,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各類模組的應用解決方案。
  • 在醫療領域中物聯網技術有哪些重大應用?
    在醫療領域中物聯網技術有哪些重大應用?、RFID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網絡技術、視頻檢測識別技術、GPS技術等綜合應用於整個醫療管理體系中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從而建立起實時、準確、高效的醫療控制和管理系統。
  • 無線網絡WiMax射頻測試應用
    [導讀] WiMAX技術要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中體現出自身的優勢,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這就需要通過應用測試來衡量系統的性能參數。WiMAX的測試方法分為三部分:協議分析、無線射頻分析,傳輸性能分析。根據協議分析、無線射頻分析和傳輸性能分析得出測試的綜合結果。
  • 遠端射頻模塊(RRU)關鍵技術創新及發展趨勢
    遠端射頻模塊(RRU)包含收發信機(TRX)、功放、射頻(RF)算法、濾波器、天線五大專有關鍵技術方向。其中TRX主要聚焦高集成、低功耗、大帶寬技術;功放及算法主要聚焦高效率低成本技術;濾波器主要聚焦小型化、輕量化技術;天線主要聚焦於天面簡化、5G低頻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5G高頻技術。本文同時詳細說明了近十年來這些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創新。
  • 射頻信號分析儀的應用案例簡介
    打開APP 射頻信號分析儀的應用案例簡介 發表於 2017-12-09 07:19:55 挑戰:航空通訊和導航系統信號頻域寬,調製方式多樣,測量參數複雜,利用現有的測量儀器難以包羅更多的應用領域。
  • RFID無線射頻技術概述和指標詳解
    0 引言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應用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空軍飛機使用的敵我飛機識別系統。最近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物品管理、車輛定位以及井下人員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