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APP
鈦媒體註:近日,在第20屆孕嬰童產業峰會上,君樂寶乳業副總裁劉森淼表示,中國奶粉價格太貴了,但賣得便宜,消費者反而不敢買。
劉森淼吐槽,「奶粉價格在中國賣的挺不合理,大家都是做這個行業的,幾十塊錢的成本,賣到四五百、五六百,也有人買,這是什麼原因?大家心裡都明白。」
在他看來,消費者應該是享受國際品質,跟國際接軌或者是略高的價格,但是現在賣得便宜,消費者不敢買。「在這個品類上,中國越來越貴,但是在國際上,價格越來越低。未來趨勢怎麼樣,我不好說,但我始終認為,奶粉價格太貴了,應該往合理的價格賣一點。」
無獨有偶,飛鶴董事長冷友斌也持相同觀點。此前,冷友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飛鶴奶粉折成公斤價,全世界最貴,也有200元以下的產品,但是消費者不買。」
冷友斌認為,消費者的認知是,好的就是貴的,雖然飛鶴有200元以下的奶粉產品,但是高端產品賣得更好。據飛鶴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還是一貫的銷售主力,上半年實現營收67.73億元,同比增長73%,佔總收入比重從2019年同期的66.5%提升至77.8%。而普通奶粉產品同比增長只有9.4%,份額僅有15.41億元。
事實上,三聚氰胺危機後,中國家長們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跌入谷底,寧願長途跋涉從國外搶購奶粉,也不願意買國產品牌,甚至讓澳大利亞等地方不得不出臺奶粉限購政策。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嬰幼兒奶粉進口持續增長,2012年進口數量只有9.15萬噸,至2019年已經達到了34.55萬噸,7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0.9%。2019年,中國嬰幼兒奶粉消費量約68萬噸,進口量佔比約為50.55%。
根據艾媒諮詢2019年3月市場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嬰幼兒奶粉品牌認可度top5,國產品牌只有飛鶴入圍,其餘都是外資品牌,認可度最高的前三個品牌分別是雅培、雀巢和美贊臣。
另一方面,正如冷友斌所言,在多次奶粉安全事故之後,在中國家長們的心裡,便宜奶粉已經約等於假冒偽劣產品。意識到父母心理變化後,國產奶粉一舉告別了以往比拼低價的做法,爭相漲價,反而越賣越好。
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市場份額,在2014年時只有22%,到2019年已經增長到43%,平均售價從336.3元/kg大幅提高到438.2元/kg。這直接讓賣奶粉的飛鶴、合生元毛利率接近70%,而賣液態奶為主的伊利、蒙牛毛利率則低於40%。
2019年,中國奶粉市場規模高達1755億,平均售價250元/900g,不僅遠超世界平均水平的150元/900g,還比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高一截。
(鈦媒體編輯劉萌萌綜合自AI財經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