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回收缺乏正規渠道。CFP圖(圖文無關)
回收價只有原價的十分之一 超齡家電多數翻新重回二手市場 正規回收渠道仍欠缺
「我想把家裡的彩電換掉,但不知道怎麼處理舊的這部」,不少消費者對舊電器的處理是一頭霧水。
連日來,記者通過比較街邊收買佬、個體回戶鋪、舊電器城等渠道發現,舊電器進入這些渠道的價格相差不多,雖然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也就是少則幾元、多則幾十元的差別,但龐大體量的舊電器,尤其是超齡電器未進入正規拆解渠道重回二手市場,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舊電器賣不起價
「現在做回收的也是什麼業務都做,電器、紙皮我都收」,老黃在海珠區從事廢舊電器回收已數年,他的身份用廣州本地人的說法是「收買佬」。老黃告訴記者,現在的舊電器行情價格基本都是「市場價」,「像29英寸的舊彩電,回收價格在70~100元左右,超過30英寸的還能加上幾十元」,老黃說,回收廢品的人越來越多了,「一臺電器只能賺幾元錢」。
除了收買佬,消費者還可以將電器交予個體回戶鋪,「網上大把電器回收的電話,前一段時間我賣出用了將近6年的42英寸液晶電視,才賣800元,只有原價的十分之一左右。」消費者陳先生說,他認為找個體回戶鋪比收買佬要麻煩一些,但回收價格會高一點。
在海印電器城等大型二手電器賣場,也有不少商鋪願意回收舊電器,其價格與個體回戶鋪的相差不大。記者了解到,現在除了彩電等大家電能賣出稍好點的價格外,小家電「基本不值錢」,一隻壞了的電飯鍋可能連10元都沒有人收。
光鮮超齡家電存隱患
廣州電器維修行業協會會長辛學剛指出,舊電器科學處理首先要進行分類,如果沒有超過使用年限、仍可使用的電器,確實可以交給二手回收商流入二手市場,但如果超過了使用年限,再次返回到二手市場就會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了解到,家電產品也是有「保質期」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就對家電的使用年限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彩電、空調為8~10年,熱水器、洗衣機、吸塵器為8年,電冰箱為12~16年,電飯煲、電風扇、微波爐為10年,小家電使用年限大部分在8年以下。
但實際的情況是,目前舊電器基本上沒有對年限作出考究,多數翻新後返回二手市場,「它們中的大部分最後都會送往一些私人的家電回收站,這些家電被包裝後又流向二手市場。」一位從事電器回收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翻新過的超齡電器雖然外表看起來光鮮,但功能已大打折扣。電視機顯像管老化、冰箱製冷效果不佳,而且電器的耗電量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大幅提升。更為可怕的是,「超齡」家電很可能成為「定時炸彈」,元器件老化、線路短路等極易引起爆炸起火。
「超齡」家電
交正規回收企業
因此,辛學剛建議消費者把「超齡」家電交給正規的回收企業,隨後進入拆解企業。
去年7月1日起,國家開始執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對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和微型計算機5類產品生產者和進口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徵收基金,標準從7元/臺到13元/臺不等。而擁有資格的拆解企業則可享受35元/臺~85元/臺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