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家裡5口人因遺傳病離世,她和母親姐姐治好不久兒子又患病

2020-12-19 睹圖

遺傳病性腎病是最令人手足無措的疾病之一,因為基因遺傳的問題根本無法預防,而患病之後又要長時間等待腎源進行腎移植,很多人會在這期間不幸離世。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名女子,雖然她很幸運地用6個月就得到了腎源,但她有5位家庭成員都因腎病去世了。

據外媒9月5日報導,這名女子叫做Primrose Granville,今年50歲,來自英國布里斯托。患有遺傳性腎病的她幸運地用6個月就等到了腎源,但她的母親卻等了14年,她的姐姐也等了10年,另還有5個家人因沒等到合適的腎源而離世。

Primrose表示,她最初在得知自己也患有遺傳性腎病之後都沒敢告訴家人,因為她目睹了母親和姐姐總共做了24年的透析,還有5個家人因此而死,所以她怕家人擔心。Primrose說:「那些年間我一直陪母親去做透析,看著她的病情一次次惡化,我害怕自己也會有這樣的經歷。」

據悉,由於母親Naomi的組織類型比較罕見,黑人捐贈者也嚴重短缺,所以她整整等了14年才得到合適的腎源。在這期間,她做了14次大手術,23次小手術,而且每周有3天需要接受透析。但好在她堅持了下來,如今Naomi已經74歲了,離腎移植已經過去15年了,但她依舊健在。

除此之外,姐姐Ingrid在2015年接受腎臟移植之前同樣也接受了長達10年的透析,在被診斷出腎病的6年後,她不得不辭掉工作專心養病。如今,在接受完腎移植之後,她的身體狀況好了很多,已經4年沒做透析了。

相比較之下,Primrose就比較幸運了,她只等待了6個月就得到了合適的腎源。雖然,相對於其他家人來說,她們母女3人倖存了下來,但這個家庭的苦難並沒有就此打住,Primrose 20歲的兒子Adam也被診斷出了遺傳性疾病,將來也需要接受腎移植。

網友們看後都為這一家感到痛心,有人表示,遺傳性疾病真是無法預防,幸運的話還能治好,不幸的話,出生就意味著將要面臨死亡。還有網友表示,希望她的兒子也能傳承這份幸運,早日得到腎源,恢復健康。

相關焦點

  • 遺傳病家族患病似「蜘蛛人」 大多60歲前離世
    在醫學上有一種遺傳性疾病,叫做「馬凡氏症候群」,患病的人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手指腳趾特別長,個子也常比別人高。這種遺傳病將會帶來突發性的主動脈夾層,搶救不及時便會危及生命。南京溧水的馬明(化名)一家就不幸患有這種遺傳病,從馬明的外公開始,大舅、大姨、二姨和他的母親都因此病早逝,最年輕的38歲就突發該病去世。
  • 母親為讓患病兒子能免費輸血 常年透支獻血(圖)
    母親為讓患病兒子能免費輸血 常年透支獻血(圖) 孩子的媽媽孫利芳騎著自行車在前面帶路,她用力蹬著車子,好像有使不完的勁。進了家門,我們才發現,大棉襖下的她瘦得皮包骨頭,臉色和兒子一樣白,為了兒子的病,她常年透支獻血,賣房子、借錢,可兒子一天天長大,需要輸的血越來越多,她快支撐不住了。
  • 10歲智障男孩潘碩因病離世 母親捐獻兒子眼角膜
    教師節前,她替兒子送祝福     「兒子生前得到了老師太多的關懷,教師節快到了,我想替兒子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和敬意……」9月8日上午,一位母親致電本報96663新聞熱線,表示希望藉助本報向兒子生前所在學校的老師致以節日的祝福。     隨後,記者聯繫並見到了這位現年39歲名叫趙世燕的母親。4年前,趙世燕和丈夫潘玉剛帶著當時6歲的兒子潘碩,從青州來到了青島,開始了新的生活。
  • 德化學子黃有賾:父親去世,母親患病!想當醫生或老師將來回報社會
    黃有賾(左)和母親、妹妹在一起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陳彩雲隱瞞了自己患有乳腺癌的病情,但兒子黃有賾還是在高考前偶然發現了她的病歷。雖然生活因母親的病情變得更加困難,但黃有賾沒有退縮,認真學習的他在2020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47分的成績。面對身邊與社會一直以來的溫情幫助,黃有賾母子也心懷感恩。
  • 民間故事:穩婆深夜去接生,主人送給她胎盤,治好兒子多年疾病
    清朝光緒年間,蘇州有個穩婆王氏,早年喪夫,和一個體弱多病的兒子相依為命,要說這孩子的病根,還得從別人為她接生的時候說起,當時一個粗心的穩婆為她接生,將涼水當成了溫水,剛剛出生的兒子被這冷水一激,便留下了這總也治不好的病根,為了減少這種悲劇的發生,王氏走上了穩婆這條路。
  • 母親患病離世:直達失去後才知道,有你的愛真好
    在真人秀節目《朋友請聽好》第一期中,有位嘉賓讀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這是一封不會被寄出的信,信的作者寫了很多想說的話給因病過世的母親。他在信中寫到,母親生病時變得不可理喻,總是胡亂發脾氣,會指責房子亂,指責飯菜難吃,指責他的生活和工作。更嚴重的是這位母親拒絕大醫院的治療,拒絕他和爸爸的陪護,而這一切讓母子兩人產生了隔閡。
  • 她出身低微兒子又有缺陷被人嘲笑,卻因兒子很爭氣,最終命運反轉
    她出身低微兒子又有缺陷被人嘲笑,卻因兒子很爭氣,最終命運反轉在清朝初期,康熙是一位特別有威望的皇帝,並且他做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師,智擒鰲拜,平定三藩並且經濟發展也非常的快速很多人都稱他是一代明君,康熙六十一年的時候他後宮女性也是非常居多,並且最主要的是一個比一個的背景非常厲害,但是卻有一位妃子,他的出身特別低微,和兒子也不受皇帝的寵愛,可是萬萬沒想到的事,卻因兒子非常的爭氣,最終讓她享受晚年,他叫做戴佳氏因為自己出身非常卑微,而他的父親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七品司庫而且還是包衣出身可見她從進宮開始就不受很多人待見
  • 2歲女童因狂犬病離世,離世前一天異常亢奮,半夜叫醒奶奶說肚子痛
    下午5點過,奶奶龍某已經洗好了用來餵豬、雞的紅薯,萍萍圍在她的身邊一直說個不停。「爺爺乖,我乖,奶奶乖,姐姐不乖,我最乖了……」這些話,萍萍平時也會跟爺爺奶奶說,但她那天下午說話語速飛快,嘴裡會向外流口水。晚上,萍萍跟奶奶嚷嚷著要睡覺。龍某想到萍萍這幾天沒怎麼吃飯,便兌了120毫升奶。
  • 她用甘草片給兒子治咳嗽
    河南商報記者 逯彥萃  孩子生病,家長便用家裡的儲藥箱中的藥救急;藥店導購不見「病號」也能「對症下藥」,很多鄭州市民對這些行為司空見慣。  調查顯示,全國36.8%的家長在孩子患病後自己給孩子找藥或買藥,而不是找醫生看病。
  • 24歲新娘子患病5天就離世
    24歲新娘子患病5天就離世加拿大冬天是流感和其他疾病爆發的高峰期,體質較弱的人十分容易中招,而且流感病毒傳染性極強,稍不注意就會染上而就在不久前,安省和阿省就有4人因流感病毒去世...然而事實上,流感病症在加拿大幾乎每個省份都正處於爆發的高峰期。
  • 這三大類遺傳病,和孩子性別息息相關,有家族病史的父母要留心
    一、只傳男不傳女的遺傳病 從遺傳圖上看,如果遺傳病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就不會有什麼顯隱性之分。必定是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再傳給孫子,家族男性代代相傳,也就是俗稱的「Y染色體遺傳病」。
  • 什麼是單基因遺傳病?三代試管嬰兒如何有效避免遺傳病?
    什麼是單基因遺傳病?單基因遺傳病是指由一對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所引起的疾病,呈明顯的孟德爾式遺傳,一旦患上,終生無法治癒,並且有遺傳給下一代的風險。單基因遺傳病有很嚴格的遺傳規律,幾乎不受外因的影響。如果你關注過,哪怕只是道聽途說,就一定聽到過「顯性」和「隱性」等關鍵字。這些關鍵字正是對於遺傳規律的描述之一。
  • 母親跟姐姐生活,放假回去給她送生活費,隔天聽到姐夫嘀咕我哭了
    我家姐弟三個,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村人,為了保全我上大學,姐姐和妹妹只讀到初中就外出打工,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父親激動的滿臉通紅,姐姐和妹妹特地趕回來全家吃了頓團圓飯,席間姐姐讓我放心,哪怕考研她們都會供我。我知道姐姐說的是真心話,從小到大她最疼我,處處讓著我,這種親情實在太難能可貴。
  • 9歲兒子患腦腫瘤離世 母親捐其器官挽救3人
    為了回報社會,兒子病危時,她毅然捐出了兒子的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延續了3個人的生命,令人動容。  五口之家3人相繼患上重病  「女兒、兒子、丈夫先後得了重病,恐怕沒有家庭比我們更不幸了。」昨日下午,34歲的南陽南召縣石門鄉孟山村村民郭保靜表示,自己和丈夫李振超有3個子女,女兒13歲,大兒子李建鑫9歲,小兒子兩歲,是個普通的家庭,幾年來,沉重的打擊接二連三襲來。
  • 女子把6歲患病兒子遺棄在肯德基:沒錢看病,實在走投無路!
    5月13日傍晚,6歲疑似自閉症的男孩被遺棄在杭州城站肯德基。孩子長相清秀,除了不說話外,民警還在孩子身上發現了一張紙條,紙條上說孩子得了自閉症,實在無力照顧,壓力太大時刻處在崩潰邊緣,希望好心人將孩子送到兒童福利院。監控拍到了和孩子同行的一名女子。女子是孩子的媽媽嗎?
  • 57歲女星自曝腦中風母親已經病危,去年弟弟才因肝癌離世
    4月19日,據臺媒爆料,狄鶯已經87歲的老母親接下來可能沒有多少日子了,但狄鶯至今還不肯面對這個結果,儘管已經知道遲早會走到放棄急救這一個地步,但還是選擇了逃避,想讓姐姐去籤字。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很難理解的狄鶯的感情,但對於已經57歲的狄鶯來說,母親是她的精神支柱,如果母親不幸離世,那這就是她失去的第三個至親之人了。
  • 女子無奈棄病嬰後致電丈夫被罵心狠 煎熬5天後尋回
    郭旭濤說,「之前她也有跟我說過要把女兒丟了的事情,但是我一直反對,沒想到她真這麼做了。」  4月30日凌晨5點半左右,達州市民李先生在巷子的角落撿到一個女童,其隨身物品中有200元現金、幾件換洗衣物和一張紙條。紙條寥寥幾行:2歲半……希望過路的好心人能收留她。 他趕緊報警。因找不到女童的親人。按照規定,民警將女童轉送到通川區福利院。
  • 母親用甘草片給兒子治咳嗽 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孩子生病,家長便用家裡的儲藥箱中的藥救急;藥店導購不見「病號」也能「對症下藥」,很多鄭州市民對這些行為司空見慣。調查顯示,全國36.8%的家長在孩子患病後自己給孩子找藥或買藥,而不是找醫生看病。故事用甘草片治咳嗽險些要了孩兒的命今年7月,鄭州市民趙先生一歲多的兒子,因晚上吹空調著了涼,早上起來開始流鼻涕、咳嗽。
  • 父帶患病母親求醫 13歲姐姐挑重擔照顧4歲腦癱妹妹
    原標題:父帶患病母親求醫 13歲姐姐挑重擔照顧4歲腦癱妹妹   父帶患病母親求醫 13歲姐姐挑重擔照顧4歲腦癱妹妹   核心提示 「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13歲的姐姐小娜(化名)坐在床邊,輕哼兒歌哄著妹妹。當父親帶著母親四處求醫時,她就這樣獨自承擔起照顧腦癱妹妹的重任。   唱歌哄小妹妹 喉嚨唱得都啞了   近日,在永春縣蓬壺鎮孔裡村村民顏木清家裡,妻子蘇銀樹坐在門外,一隻手綁著繃帶。醫生給顏木清打了電話,催他帶妻子去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