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風來 花盛開

2020-12-27 瀟湘晨報

如今,延安已經告別絕對貧困,人民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講究的同時,對精神文化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十八大以來,國家也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推動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和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延安市志丹縣在新思想傳播、移風易俗方面率先做出了探索。其中,「百姓大舞臺」演繹時代大文明,「文明大篷車」駛入尋常百姓家,「農民家庭會」開出新風尚……一支支服務隊、一個個志願者把新思想、新理念競相傳播,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進千家萬戶,讓文明新風吹遍千山萬壑。

冬日的陝北,白雪皚皚。清晨的志丹縣,寒風凜冽。但在距離縣城兩公裡外的東武溝村卻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全村男女老少都聚在移民搬遷的小區院子,為村民王佐俊張羅他家小兒子的婚禮。對於老王來說最有面子的,就是請到了「文明大篷車」為兒子的婚禮助興。

文明大篷車志願者陝北說書藝人孟成祥:新思想、新理念,新時代文明要實踐,黨中央決策大、鄉風陋俗全面抓。

充滿陝北特色的說書、節奏歡快的快板、喜氣洋洋的陝北民歌……儘管寒冬臘月,氣溫零下15度,「文明大篷車」志願者們的演出也是贏得了親朋好友的陣陣掌聲。節目間隙,志願者還發出了倡導文明新風的傳單、為結婚新人送來《民法典》、《優秀家風家訓解讀》等書和鼓勵年輕人奮鬥的字畫……,這些活動使得婚禮現場變得與眾不同、更加地喜慶。

王佐俊兒子、新郎王勇:咱們文明大篷車過來送喜慶,我覺得挺開心的。覺得是喜上加喜、挺好的一件事情,還送來了新的思想。

文明大篷車志願者王玉成:現場與老百姓們一起互動唱民歌、說快板、扭秧歌,表演各類的節目,都挺貼近生活,老百姓們非常願意和我們互動,他們願意跟我們坐在一條板凳上拉家常。

文明新風讓老王一家人開心了,更讓他感到實惠的是婚宴費用比去酒店節省了不少。以前按陝北習俗要吃的羊肉餄餎和特色宴席「十三花」,佔去了婚宴的大部分費用,現在進行了優化,讓老王的婚宴費用節省下來兩萬多元。「文明大篷車」將文明實踐活動與婚慶餐飲服務有機結合,「打包送達」。接受「文明大篷車」志願服務,就執行每桌宴席不超過480元(含菸酒)、鄉土藝人每天不超過400元、民間樂隊每天不超過900元、村宴廚師每天不超過900元、攝像攝影每宗不超過700元的標準,移風易俗,簡化流程,確保婚慶事宜節約運行。

志丹縣旦八鎮紅白理事會理事婚慶事務總管牛應江:現在這個文明大篷車就是好,既經濟又實惠。不吃羊肉餄餎和不吃「十三花」,「過事情」又省錢,老百姓負擔又輕。

群眾白光楊:過去「過事情」的話比排場、比闊氣、非常嚴重。今天文明大篷車開進咱們婚禮現場以後,整個婚禮的策划過程就有了轉變,一個就是節儉辦婚禮,而且還辦得很豐富、辦得有趣,讓新人滿意,讓親戚朋友滿意。

今年以來,「文明大篷車」駛入婚嫁慶典、農村集市等,開展各類活動102場次,節約婚慶操辦資金37萬餘元。組合式開展傳思想、普法律、講家風、演節目、放電影、搞慰問、拍合影、送榮譽等15項志願服務活動,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志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曹新建:這一志願服務項目很接地氣,老百姓十分喜愛。

在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一場農民家庭會正在召開。在午後冬日的暖陽下,李幫忠一家人和村裡的鄉賢能人、村幹部,就年收入情況、家風傳承、子女教育等方面展開了討論。

婆婆馬向蘭:我們兩個媳婦都在我們跟前好,兩個媳婦就跟女子一樣。

兒媳婦劉小梅:我爸爸、我媽媽對我們好。我們不管做什麼,回來飯給我們做熟了。我爸我媽一天教我們,來人要對人有禮貌,來人要給端茶端水倒水,出門不能對人沒有禮貌、要尊敬長輩。

一場「婆媳互誇」的對話,把農民家庭會的氛圍推向了高潮。一場暖意融融的家庭會,既把冬日豐收的喜悅言表,又通過對話為子女教育和家風傳承樹立了榜樣。良好的婆媳關係,成為李邦忠家傳承的美德。

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村民 李幫忠:大家經常到一起吃飯,一有時間我們就可以坐到一起開個家庭會,拉拉家常,以後怎麼做,教育孫子、娃娃們。

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村民 何翔:我們村像這種家庭還不少,對村民有教育,對周邊村的人也有一定的影響,對村民起碼就是以人家好的榜樣看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整個村風正氣上來了,歪風邪氣就下去了。

像李幫忠家這樣的家庭會,向陽溝村都會不定期的召開。通過講家史、傳家訓、重家教、建家業等活動形式,解決家庭成員聚少離多、向心力不強的問題,凝聚家庭力量,傳承家庭美德,讓文明新風在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中,真正樹立起來。

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黨支部書記康永強:通過這項活動開展,我們村上的村容村貌整潔了,我們鄰裡和諧了,我們的環境衛生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人們的思想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入夜,喧囂的縣城漸漸恢復了寧靜。剛吃完晚飯的曹大爺和他的朋友就來到了社區的新時代夜校參加活動。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志願者白琴:大家晚上好,我是麻地坪社區志願者,我叫白琴,今天天氣這麼冷,大家都能積極來參加麻地坪社區新時代夜校,今天我們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通過志願者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解讀和分享的心得體會,社區的居民認識到了全會的重要意義及十四五期間的規劃和發展目標,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了信心。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居民曹樹柏:我感覺到咱們社會「十四五」以後更好了,無論從教育、文化、人才上,從各方面來說就更好了,對下一代也有好處,對我們思想解放的多了。

當晚的夜校,還對民法典的內容的進行了宣傳解讀。為參加夜校的人員帶來了法律方面的幫助。據了解,志丹縣保安街道辦麻地坪社區通過收集群眾培訓需求,把科學理論、黨的政策、文化生活、法律法規、產業技術等作為學習內容,通過「講、演、評、議」等方式,讓新時代夜校融入居民群眾夜生活。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幹部(志願者)曹丹丹:我們同時也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校學習交流群,我們從最初的30多個人,現在已經逐步由大家發展壯大到了2000多人。

志丹縣麻地坪社區居民曹樹柏:自從麻地坪社區夜校辦起來以後,我們沒有一天不來,每天都是早早來到夜校參加學習。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居民金光 : 70年代政治夜校亮堂堂,現在新時代夜校亮堂堂。

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志丹縣針對陝北地區群眾居住分散,發動難、組織難的現狀,從破解現有資源利用率不高、活動吸引力不強、志願服務不常態、群眾主動參與不積極、移風易俗不深入等問題入手,組織「千人鄉賢、萬人志願」服務隊,探索推出了「文明大篷車」「新時代夜校」「農民家庭會」「新時代鄉賢會」「百姓小喇叭」「「新時代新民歌」「紅色故事會」「百姓大舞臺」8個聚人氣、低成本、有活力、可持續的特色項目。

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主任高昀:我們出臺了《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禮遇辦法》,設立了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制定了考核驗收機制等一攬子保障措施,志願服務項目實現了制度化、常態化的運行。

目前,志丹縣通過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站和理論宣講、教育服務、融媒體等六大服務平臺,保證志願服務活動順利進行。現在有503支志願服務隊活躍在基層一線,2660件鄉土作品傳播了新思想,3100餘場次文明實踐活動,讓16餘萬群眾受益。

中共延安市志丹縣委書記李建強 :讓廣大群眾在一場活動中獲得多樣服務,在一次參與中享受多種體驗,這樣對上了老百姓的口味和喜好,真正在關心群眾、服務群眾中教育了群眾、凝聚了群眾,有力地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心走實、走深走遠!

2018年8月,延安市志丹縣被確定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首批全國試點縣。兩年來,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從群眾出發,唱響了文明實踐最強音,提升了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文明大蓬車」「新時代夜校」「農民家庭會」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春風化雨,起到了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破除陳規陋習、傳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鄉風的作用,倡導了一種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鄉村更有活力更有靈魂,促進了鄉村振興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延安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央音樂學院赴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側記
    圖為:音樂教育學院的老師教孩子們唱歌技巧 「小松樹快長大,綠樹葉新枝芽,陽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長大快快長大……」在志丹縣城關小學、市鎮小學和劉志丹紅軍小學,陣陣清脆歌聲,引人駐足聆聽。近日,18名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來到志丹縣開展黨員教育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革命紅都、將軍故裡」的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音樂課。活動當天,音樂教育學院的宣講師們分成3個小組,選取了《小松鼠》《豐收景象》《一粒米》等音樂素材,為二至五年級的同學們呈現了形式多樣的音樂綜合課。
  • 根深葉茂花盛開——泰和「五五五」模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綜述
    今日泰和,文明花盛開,文明果壓枝,「文明樂章」「幸福合唱」愈唱愈響亮。紮根: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到哪裡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哪做」?有陣地才有根基,有活動才有活力。如何擴大陣地,怎樣組織活動?泰和的答案是:以「五化」為統領,頂層設計定盤,將根系扎寬扎深,壯大既有陣地,拓展新的平臺。
  • 我縣召開中央音樂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講師「歡送迎新」座談會
    我縣召開中央音樂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講師「歡送迎新」座談會 發布時間:2021-01-06 15:22:37 來源: 志丹縣政府網站
  • 【新時代文明實踐】南浦街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天燈下故事...
    【新時代文明實踐】南浦街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天燈下故事會」 之才藝大比拼活動 2020-01-14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莞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奮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莞城...
    莞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對標省、市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的要求,以學校、社會機構、文化服務場所、紅色革命資源、文化祠堂等為依託,先行先試,大膽實踐,通過盤「活」可園、象塔街、容庚故居等歷史文化存量資源,激「活」志願服務的一池春水,說「活」莞城崇德向善故事,提高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積極性,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在基層生根開花、結出碩果,奮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莞城樣板」。
  • 全國聯友祝賀首屆三門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月啟動儀式在盧氏縣舉行
    主評郭新華:深入貫徹落實《三門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發展,結合河南省文明辦《關於開展首屆「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活動的通知》要求,市文明辦決定在3月份開展
  • 東莞橫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橫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橫瀝」展區。   11月1日,隨著大紅幕布徐徐拉開,由東莞市橫瀝鎮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記者站共建,廣東南方日報展示公司承建的橫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下稱「實踐中心」)正式揭牌並啟用,結合基本建成的17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4個單位/機構文明實踐點,橫瀝初步形成「1+N」的文明實踐服務矩陣,為黨的政策理論宣講、文化科普、志願服務等搭建起豐富的服務平臺。
  • 廣東英德東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
    2019年以來,位於廣東省英德市的東華鎮,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築牢平臺陣地,壯大志願隊伍,豐富活動載體,細化研究部署,深入探索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模式,逐漸形成以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軸心,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聯繫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格,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網格全覆蓋,引領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 中央文明辦一局負責同志就出版《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
    答:試點工作兩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作為一項創新之舉、戰略之舉,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在學習傳播科學理論、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整合區域資源力量、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資金支持保障等方面摸索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新模式,湧現出一些有特色有亮點的活動品牌和有效做法
  • 莒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鄉村文明新風
    作為小嶺村的一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村裡的大事小情只要電話一響,她就立馬到場,幹活不偷懶、不惜力,莊戶人的厚道讓卞德菲在村裡有了好口碑。一件件紅馬甲,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文明花。「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正成為小嶺村村民的一種默契與追求。小嶺村黨支部書記於佃國覺得,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開展,村風村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穿上紅馬甲不是顯擺,是光榮和時尚。」
  • 山西長治:答好文明實踐「三道題」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
    文明實踐志願者韓小燕說。   陣地全覆蓋,服務有溫度。屯留區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構架,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管理運行工作機制,著力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保障體系。   組織有強度,起點有高度。
  • 寧鄉市雙鳧鋪鎮「雙樹雙評」澆灌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
    寧鄉市雙鳧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以「雙樹雙評」為總架構,以樹正氣、樹新風為導向,以評「最美雙鳧人」、「雙鳧之星」為平臺,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多方式開展移風易俗,廣泛挖掘推廣典型,澆灌出雙鳧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
  • 湯陰縣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群眾「零距離」
    映象網訊(記者 賈利超 通訊員 朱麗娜 賈玉傑)上周末一大早,湯陰縣的於匯達小朋友就和爺爺一起來到了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進門就問實踐所工作人員:「老師來了沒有?今天沒有遲到吧?」「湯河流,邶風揚,執子之手還在唱……」精忠報國館裡,響起了老年合唱團嘹亮的歌聲。每個周末,在湯陰縣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都能各取所需,怡然自樂。
  • 東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12月4日上午,東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揭牌,為全縣搭建起了一個集中學習宣傳、團體實踐、展示新時代新思想新理論的新平臺、新陣地,標誌著東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進入全域、全面階段。今年10月,東山縣被中央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
  • 文明新風款款來,上海佘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
    走進佘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展廳,一個大大的「文」字logo映入眼帘,它標誌著佘山「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文明新尚共識,也彰顯著佘山「靈感孕育、活力迸發」的發展,更象徵著佘山的文明實踐工作從這裡再揚帆、再起航、再出發。
  • 東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多點開花
    文明,早已深深融入這個千年古鎮的骨血之中。「『講、評、幫、樂、慶』,這五個字看似簡單,但包含豐富內容,是東裡鎮探索建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模式。這一模式已經成為推進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現在,我們正努力把文明實踐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讓黨的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東裡鎮黨委書記於壽磊信心滿滿。
  • 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情況獲點讚!
    27日下午,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座談會的與會人員,到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客家鄉土文化教育基地、湖鎮鎮新作塘村、羅陽街道觀背村等地考察,點讚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情況。
  • 桐廬新時代文明 實踐中心建設匯愛成河
    這是開元街279號、南門老年之家的所在地,也是南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約200平方米的大廳內,窗明几淨、飯菜飄香,老人們聚在一起喝茶、看電視,等待著11點的正式開飯。71歲的黎振遠和73歲的葉秋玉則穿著紅馬甲在人群中忙碌著。他倆是這間老年之家的負責人,帶領了30名銀齡志願者,一起服務著來這兒「休閒」的老人們。之所以叫銀齡志願者,是因為這些志願者均是已退休且未滿80周歲的老人。
  • 園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菜單「出爐」,邀你來「點單」!
    園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菜單「出爐」,邀你來「點單」!盼呀盼呀盼,新一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菜單「新鮮出爐」小工拍了拍「園區的大、小朋友們」歡迎來「點單」!
  • 【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
    【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凝心鑄魂 2020-12-2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