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延安已經告別絕對貧困,人民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講究的同時,對精神文化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十八大以來,國家也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推動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和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延安市志丹縣在新思想傳播、移風易俗方面率先做出了探索。其中,「百姓大舞臺」演繹時代大文明,「文明大篷車」駛入尋常百姓家,「農民家庭會」開出新風尚……一支支服務隊、一個個志願者把新思想、新理念競相傳播,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進千家萬戶,讓文明新風吹遍千山萬壑。
冬日的陝北,白雪皚皚。清晨的志丹縣,寒風凜冽。但在距離縣城兩公裡外的東武溝村卻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全村男女老少都聚在移民搬遷的小區院子,為村民王佐俊張羅他家小兒子的婚禮。對於老王來說最有面子的,就是請到了「文明大篷車」為兒子的婚禮助興。
文明大篷車志願者陝北說書藝人孟成祥:新思想、新理念,新時代文明要實踐,黨中央決策大、鄉風陋俗全面抓。
充滿陝北特色的說書、節奏歡快的快板、喜氣洋洋的陝北民歌……儘管寒冬臘月,氣溫零下15度,「文明大篷車」志願者們的演出也是贏得了親朋好友的陣陣掌聲。節目間隙,志願者還發出了倡導文明新風的傳單、為結婚新人送來《民法典》、《優秀家風家訓解讀》等書和鼓勵年輕人奮鬥的字畫……,這些活動使得婚禮現場變得與眾不同、更加地喜慶。
王佐俊兒子、新郎王勇:咱們文明大篷車過來送喜慶,我覺得挺開心的。覺得是喜上加喜、挺好的一件事情,還送來了新的思想。
文明大篷車志願者王玉成:現場與老百姓們一起互動唱民歌、說快板、扭秧歌,表演各類的節目,都挺貼近生活,老百姓們非常願意和我們互動,他們願意跟我們坐在一條板凳上拉家常。
文明新風讓老王一家人開心了,更讓他感到實惠的是婚宴費用比去酒店節省了不少。以前按陝北習俗要吃的羊肉餄餎和特色宴席「十三花」,佔去了婚宴的大部分費用,現在進行了優化,讓老王的婚宴費用節省下來兩萬多元。「文明大篷車」將文明實踐活動與婚慶餐飲服務有機結合,「打包送達」。接受「文明大篷車」志願服務,就執行每桌宴席不超過480元(含菸酒)、鄉土藝人每天不超過400元、民間樂隊每天不超過900元、村宴廚師每天不超過900元、攝像攝影每宗不超過700元的標準,移風易俗,簡化流程,確保婚慶事宜節約運行。
志丹縣旦八鎮紅白理事會理事婚慶事務總管牛應江:現在這個文明大篷車就是好,既經濟又實惠。不吃羊肉餄餎和不吃「十三花」,「過事情」又省錢,老百姓負擔又輕。
群眾白光楊:過去「過事情」的話比排場、比闊氣、非常嚴重。今天文明大篷車開進咱們婚禮現場以後,整個婚禮的策划過程就有了轉變,一個就是節儉辦婚禮,而且還辦得很豐富、辦得有趣,讓新人滿意,讓親戚朋友滿意。
今年以來,「文明大篷車」駛入婚嫁慶典、農村集市等,開展各類活動102場次,節約婚慶操辦資金37萬餘元。組合式開展傳思想、普法律、講家風、演節目、放電影、搞慰問、拍合影、送榮譽等15項志願服務活動,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志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曹新建:這一志願服務項目很接地氣,老百姓十分喜愛。
在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一場農民家庭會正在召開。在午後冬日的暖陽下,李幫忠一家人和村裡的鄉賢能人、村幹部,就年收入情況、家風傳承、子女教育等方面展開了討論。
婆婆馬向蘭:我們兩個媳婦都在我們跟前好,兩個媳婦就跟女子一樣。
兒媳婦劉小梅:我爸爸、我媽媽對我們好。我們不管做什麼,回來飯給我們做熟了。我爸我媽一天教我們,來人要對人有禮貌,來人要給端茶端水倒水,出門不能對人沒有禮貌、要尊敬長輩。
一場「婆媳互誇」的對話,把農民家庭會的氛圍推向了高潮。一場暖意融融的家庭會,既把冬日豐收的喜悅言表,又通過對話為子女教育和家風傳承樹立了榜樣。良好的婆媳關係,成為李邦忠家傳承的美德。
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村民 李幫忠:大家經常到一起吃飯,一有時間我們就可以坐到一起開個家庭會,拉拉家常,以後怎麼做,教育孫子、娃娃們。
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村民 何翔:我們村像這種家庭還不少,對村民有教育,對周邊村的人也有一定的影響,對村民起碼就是以人家好的榜樣看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整個村風正氣上來了,歪風邪氣就下去了。
像李幫忠家這樣的家庭會,向陽溝村都會不定期的召開。通過講家史、傳家訓、重家教、建家業等活動形式,解決家庭成員聚少離多、向心力不強的問題,凝聚家庭力量,傳承家庭美德,讓文明新風在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中,真正樹立起來。
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黨支部書記康永強:通過這項活動開展,我們村上的村容村貌整潔了,我們鄰裡和諧了,我們的環境衛生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人們的思想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入夜,喧囂的縣城漸漸恢復了寧靜。剛吃完晚飯的曹大爺和他的朋友就來到了社區的新時代夜校參加活動。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志願者白琴:大家晚上好,我是麻地坪社區志願者,我叫白琴,今天天氣這麼冷,大家都能積極來參加麻地坪社區新時代夜校,今天我們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通過志願者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解讀和分享的心得體會,社區的居民認識到了全會的重要意義及十四五期間的規劃和發展目標,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了信心。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居民曹樹柏:我感覺到咱們社會「十四五」以後更好了,無論從教育、文化、人才上,從各方面來說就更好了,對下一代也有好處,對我們思想解放的多了。
當晚的夜校,還對民法典的內容的進行了宣傳解讀。為參加夜校的人員帶來了法律方面的幫助。據了解,志丹縣保安街道辦麻地坪社區通過收集群眾培訓需求,把科學理論、黨的政策、文化生活、法律法規、產業技術等作為學習內容,通過「講、演、評、議」等方式,讓新時代夜校融入居民群眾夜生活。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幹部(志願者)曹丹丹:我們同時也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校學習交流群,我們從最初的30多個人,現在已經逐步由大家發展壯大到了2000多人。
志丹縣麻地坪社區居民曹樹柏:自從麻地坪社區夜校辦起來以後,我們沒有一天不來,每天都是早早來到夜校參加學習。
志丹縣保安街道辦事處麻地坪社區居民金光 : 70年代政治夜校亮堂堂,現在新時代夜校亮堂堂。
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志丹縣針對陝北地區群眾居住分散,發動難、組織難的現狀,從破解現有資源利用率不高、活動吸引力不強、志願服務不常態、群眾主動參與不積極、移風易俗不深入等問題入手,組織「千人鄉賢、萬人志願」服務隊,探索推出了「文明大篷車」「新時代夜校」「農民家庭會」「新時代鄉賢會」「百姓小喇叭」「「新時代新民歌」「紅色故事會」「百姓大舞臺」8個聚人氣、低成本、有活力、可持續的特色項目。
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主任高昀:我們出臺了《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禮遇辦法》,設立了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制定了考核驗收機制等一攬子保障措施,志願服務項目實現了制度化、常態化的運行。
目前,志丹縣通過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站和理論宣講、教育服務、融媒體等六大服務平臺,保證志願服務活動順利進行。現在有503支志願服務隊活躍在基層一線,2660件鄉土作品傳播了新思想,3100餘場次文明實踐活動,讓16餘萬群眾受益。
中共延安市志丹縣委書記李建強 :讓廣大群眾在一場活動中獲得多樣服務,在一次參與中享受多種體驗,這樣對上了老百姓的口味和喜好,真正在關心群眾、服務群眾中教育了群眾、凝聚了群眾,有力地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心走實、走深走遠!
2018年8月,延安市志丹縣被確定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首批全國試點縣。兩年來,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從群眾出發,唱響了文明實踐最強音,提升了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文明大蓬車」「新時代夜校」「農民家庭會」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春風化雨,起到了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破除陳規陋習、傳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鄉風的作用,倡導了一種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鄉村更有活力更有靈魂,促進了鄉村振興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延安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