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市委十五屆十次全會明確了「十四五」的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2021開啟在即,定了的事要怎麼抓?具體工作要怎麼幹?新階段新格局的「必答題」要怎麼答?歲末寒冬,威海尋求發展、追求跨越的腳步愈發緊湊。
12月18日,時隔半個月,市委再次召開務虛會,市領導與市直主要部門負責同志坐在一起,又來了一次「頭腦風暴」。這次要論的,是「十四五」及明年工作具體怎麼幹的問題。
務虛最終是為了務實。「我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想的很好不落實,就是沒有做到位!」會議一開場,市委書記張海波便開宗明義,給與會的同志們上緊了弦。
「『十四五』的目標方向和『五化』重點任務都有了,具體怎麼推動,怎麼落實,需要哪些具體工作、具體項目、具體任務來支撐?」
「謀劃明年的工作,各部門重點要幹什麼?對標學習其他城市的成效怎樣了?還要向其他兄弟地市學什麼?在全省爭當排頭兵,我們有哪些叫得響的工作?」
「上次會議提出的『15個重點問題』,大家有哪些思考?」
……
張海波開場「三連問」,與會部門負責同志立刻進入「應考」狀態。
在接下來的6個小時內,市政府辦公室、市直機關工委、市工商聯、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20個部門負責同志依次發言,緊緊圍繞「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五項重點任務,明確具體任務,剖析存在問題,給出發展答案。
這是一次剖析現實問題的會議。20位部門負責同志的發言猶如一面鏡子,照出發展中的短板與差距。「基礎設施是短板,這就是我們的問題導向」;「人才瓶頸仍然存在」;「生產要素供給不夠全面」……這樣的問題足夠現實,大家不迴避、不畏難,在剖析問題的同時,尋找突破的答案,汲取補短板的動力。
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看到差距是為了更有靶向地爭當排頭兵。「我們要重點推進10類項目建設,夯實產業現代化和城市國際化的根基」;「明年我們主抓三個工作,企業怎麼做大做強、『三鏈』如何協同發展,如何抓好運行抓好服務」;「圍繞重點領域、園區平臺抓招商」;「提速海洋科技成建設,集中打造海洋生物產業全球標杆」……各部門發言開門點題,不講套話,說的都是工作上的乾貨,謀的都是具體項目。
問題很實在,發言有真料。這是近兩個月來,全市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認真思考「15個重點問題」之後交上的一份答卷。
半個月接連兩場務虛會,讓我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謀劃未來、推動當下的務實風,也讓人更加期待「十四五」仰望星空謀發展、腳踏實地爭一流的新徵程。
「接下來的工作要怎麼去做?我看要做到這五方面:格局要更大,標準要更高,舉措要更細,作風要更實,工作要更主動!」會上,張海波的話堅定有力。
新階段,新起點,新作為,新未來,我們充滿期待……
文字記者:孫世超
攝影記者:朱春曉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