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日語小編菲菲老師:說起高考外語,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外語就是英語考試。實際上,高考外語科目並不局限於英語這一門語言,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都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高考統考外語科目,考生可以在包含英語的6門語種中任選一門參加高考。
2018年起,我國新高考改革方案逐步落地實施,小語種高考全面開放。其中,由於日語學習難度小、提分快、見效顯著等因素,選擇日語高考的考生人數近年來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至2019年,日語高考考生人數分別為1.6萬人、2.3萬人、4萬人,2018年考生人數同比增長44%,2019年同比增長73%。隨著小語種高考的推廣規模持續擴大,按今後每年同比增長速度80%計算,到2022年,日語高考考生人數預計將達到25萬人。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在高考時選擇日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呢?遇見日語工作室總結出以下幾點高考日語的優勢。
1 語言學角度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日語則屬於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混合成的語系,而英、德、法、俄、西班牙屬於印歐語系,加上日語中有大量的漢字詞,所以中國人學日語無疑是有與生俱來的優勢的。尤其是對從小接觸過日本動漫、日劇的青少年來說,學習日語更加容易入門。而且,能將興趣和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就更有了學習和備考的動力。
2考生數量和考試壓力
日語屬於小語種,目前全國高考的考生90%選擇英語,用日語參加高考的人數雖然逐年增長,但畢竟還是屬於小眾。選擇高考日語,可以巧妙避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痛苦。
3考卷的難易程度
日語高考試卷時全國統一命題,總分同樣為150分。高考日語考試題型分為:聽力(單選題),日語知識運用(單選題),閱讀理解(單選題),作文(寫作題)。從題型看,相對英語高考的7個題型,高考日語的題型較簡單,最明顯的一點是,單選題(4選1)的客觀題總分達到120分,只有30分的作文是主觀題。而且,近幾年的作文題目都以平時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一些小感觸為主,字數在300-350字左右即可。
以下是近幾年的高考日語作文題目,請參考。
請以「最近読んだもの」為題寫一篇日語短文,介紹一本你最近度過的印象深刻的中文或日文書(或一篇文章)(2019年)
晴天時,我們可以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雨天時,你會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請以「雨の日に」為題寫一篇短文。(2018年)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總是在追求著自己的幸福。但是,我們在追求幸福的時候往往忽視了那些細小的感受。請你以「細やかな(細小的)幸せにも感謝の気持ち」為題,寫一篇小短文。(2017年)
4學習周期
日語的學習周期短,分數提升空間大。一、二開始學習語,通過周末和寒暑假時間,完成240課時的學習。再加上及時的複試、預習及練習,備考的時間是比較充足的。
5考試分值
據統計2019年廣東省高考英語成績平均分為81分,日語平均分比英語高25分左右。 實踐證明,對於很多原本英語成績在100分以下的考生,通過240課時的日語學習,日語成績比英語高出30~50分是比較常見的,甚至有提高70~80分的先。
可見,學習一門新外語,能夠激發英語偏科的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心。很多學生會因為英語底子薄、學習英語無從下手等原因而放棄追求國內名校的機會,選擇日語高考會激發學生對高考的信心和動。
那麼,考日語適合哪些學生呢?
英語成績高且提分困難的學生
高考日語但入門容,而且學習周期短,提分見效快,為那些英語底子好的同學們提供新的途徑。如果這部分同學還對日語感興趣那就好過。通過參加考日語,外語科目的分數可以有效提高總分,可謂是一門備戰高考的新技能。
對日語感興趣的學生
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日通過看動漫獲得多多少少的日語知識,選擇參加高考日語,可以將他們的興趣和學習結合起來,使其具有大的學習動。所以,用語代替英語進高考,對這部分學生來說是非常合適的。
藝術及體育類考
藝術及體育類考生平時需要花費大時間練習舞蹈、音樂、美術、體育等專業課程,往往會耽誤化課的學習。很多考生的專業課很好,但是文化分差一點導致落榜,非常可惜。而選擇高考日語可以達到迅速提分的目的,確保文化課不拖後腿。
關於高考日語的一些常見問題
Q:學校沒有開設日語課可否選擇高考日語呢?
A:中國地區高考均可考日語,與所在地區及學校是否開展日語科目沒有關係。
Q:想要選擇日語參加高考,如何報考呢?
A:凡是在填寫高考報名表時,將外語考試的語種選擇為「日語」即可參加以日語作為外語的高考。
Q:高考日語對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有影響嗎?
A:除部分語言國防類之外,95%的高校和專業對考外語種沒有限制。當然每招生情況也許會發生改變,所以建議參加當高考的同學以當新的招生情況為標準。
Q:將來考研能用日語代替英語嗎?
A:不僅高考可以日語代替英語,考研同樣是可以的。相對於英語成績太理想的同學來說,用日語來代替英語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過,在你選擇日語來代替英語時,也需要查詢你想要考取的學校當年的政策,同的學校有同的規則。以考取學校的最新消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