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者天和
作者/吳 澎
朗誦/左小樂
我不會飲酒,也不喜飲酒,原沒有資格對此評論,奈何酒是神奇之物,讓我半杯紅酒就飄然微醺,腦中硬是翻騰出一些想法,便趁著這頭暈目眩的片刻,信手寫下幾句感想。
誰年輕時沒有醉過幾次,醉後有人愛笑、有人愛哭、有人愛說、有人愛鬧,有默不作聲倒頭便睡的,有張牙舞爪恣意妄為的,更有酒後生事、失德的。
酒之於芸芸眾生,原是同樣的因不同的果。
我一直豔羨「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雅興、「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率然、「老夫聊發少年狂,酒酣胸膽尚開張」的豪情,還有種種詩詞裡留下的穿越時空的酒香、酒興、酒才,然而拘於女子天性,不善且不喜飲酒的我也理解不了「高歌取醉欲自慰」的解憂方式和「惟酒是務,焉知其餘」的生活習慣。
因為酒量差,不喜被人灌酒,也從不勸人飲酒,格格不入於山東的酒席風格。看到平時敬重的人酒後換了另一副姿態,心中也不免痛心惋惜。但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不能去幹涉別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閒暇歡娛。
若急喝酒,我頂多大半杯紅酒或大半瓶啤酒就開始醺醺然,現場的一切喧鬧時近時遠,我如站在雲端俯視,又似躺入地下感知,還能控制自己不多說話以防有失,親友都知我酒量,沒有人硬勸,容我一人恍惚片刻,過後從旁人口中得知這個階段大約二十分鐘,慢慢清醒。若是帶著學生過節或者迎新送往,邊說話邊吃菜邊做桌遊,慢慢消散酒,大概還能喝一瓶啤酒。
年輕時也有喝醉過,腦中清醒,嘴卻控制不住,會把肚子裡殘留的一些詩詞顛三倒四地背出來,自然同其他醉酒者一樣,不管酒後什麼舉動都是惹人發笑的。我自己分析這大概是年少時看多了那些酒後華章的典故,骨子裡總是帶有傾慕,儘管自己酒量不行,還是忍不住東施效顰吧。
莊子說,醉酒的人墜落車下,雖然滿身是傷卻沒有死去。是因為神思高度集中,死、生、驚、懼全都拋開,所以遭遇外物的傷害卻全沒有懼怕之感,得以忘卻外物。張耒也有詩為證「兩人同墜車,醉者乃得全」,所謂的醉者天和啊!
這當然是喜歡飲酒之人給自己找的各種高大上的理由,現實生活中的酒後傷亡事件頻出,當然各人的生活方式只要於他人無害,於己無傷,別人是不用置喙多管閒事的。但是有人因為飲酒佳作留下千古飲者美名,有人因為酒後失控成千古遺恨。沒有能把控孔子所說「不及亂」標準的能力,就慎端眼前這杯酒。
【作者簡介】吳澎(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諸多社會專業團體副會長及理事。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夏威夷大學、英國皇家農業大學訪問學者。多家國際核心期刊論文的審稿專家、特邀撰稿人。從事食育、女性修養、家庭教育等教育培訓工作。出版暢銷書籍《女人的魅力聖經》《好媽媽成就好孩子》及專業書籍二十餘部。
【朗誦】左小樂(女),畢業於四川傳媒大學,2013年起在泰安廣播電視臺從事廣播播音工作,擅長朗誦,現任早間節目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