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突然發現打開手機電腦碰見了很多健康管理師的廣告,然後好奇這是啥情況?突然冒出來一個證?有啥政策變動?還是各培訓機構炒作新證?讓我有點當年消防工程師剛火時的感覺。
對健康管理師證書進行了一定的調查了解後發現,這其實並不是近期剛出的證書,早在幾年前就有了,甚至還曾取消過一段時間,但在2019年健康管理師卻突然快速發展,報考人數一年內翻了5、6倍。需求多大,市場就有多大,於是各大機構也聞風而動、順應時勢開始大力推廣。
但是大多數人對於健康管理師卻並不了解,健康管理師證書到底有用嗎?為啥很多人考,很多人推廣。在此,咱就簡單談談這個問題。
一.首先,健康管理師證書本身的含金量
1.國家承認,雙章認證:官方層面認可度毋庸置疑,健康管理師是健康行業中國家唯一認可的職業資格證,蓋有國家衛健委和人社部雙章。
2.三證合一:隨著政策改變,心理諮詢師和營養師證書都被人社部合併到健康管理師中。現在一本健康管理師的分量,相當於曾經健康管理師、心理諮詢師、營養師三本證書。
健康
二.健康管理師證書的前景趨勢:
政策大力支持:健康問題是新時代全人類發展的重要問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近幾年我國先後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等多項重要政策。並且為了響應政策,除了人社部規定的補貼2000元外,各省市、醫療機構紛紛補助、鼓勵考取健康管理師。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健康問題只會越來越重要,由此可見健康管理師前景廣大。
三.健康管理師在市場的需求:
1.社會需要:
健康管理師工作內容主要針對的是慢性病和亞健康,而慢性病和亞健康是社會現在以及未來需要持續解決的大問題。
我國首部《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2018)》中指出,我國慢性病發病人數在3億左右,其中65歲以下人群慢性病負擔佔50%。我國城市和農村因慢性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分別高達85.3%和79.5%。由此可見,慢性病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關於亞健康更不用多說,目前大多數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真正符合健康標準的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少。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職業病,坐辦公室或上學的,脊椎、肩、頸、眼睛都是重點受害對象,體力勞動者和室外工作就更不用說了,飲食作息不規律、生活習慣不好的人也是數不勝數。這些問題大多都無法自己解決,甚至很多人都沒發現或不在意,所以需要專業人士幫助。
2.崗位需求:
健康管理師的工作範圍非常廣,所有與健康相關的崗位都會用到。如:醫院、醫藥公司、體檢機構 、健康管理公司 、養老機構、美容機構、體育健身機構、體檢機構、餐飲、酒店、健身會所、私人健康顧問、保健食品公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等院校健康相關專業、養生會所、人壽保險等。
健康管理師
四.證書的個人用途
健康管理師證書劣勢的在於不是強制性的從業資格證,可雖不是某崗位的從業資格證,對所有健康行業卻是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碳,而且有成為行業必備證書的趨勢和潛力。航旭教育根據已報考人員,總結了幾個類型:
1.醫學背景,增加個人競爭力:(1)護理專業,工作太辛苦,想以後換工作,有健康管理師證書多個保障。(2)醫生,增加職業資本,擴大能力範圍。(3)其他醫學相關專業,不好就業,多個證多個就業籌碼。而且在醫院你跟患者講病理他也聽不懂、不想聽,反而直接告訴他吃啥、做啥、注意啥更健康更安全,有助於恢復,更能獲得患者信任、好感與尊敬。
2.非醫學背景,為了換工作:對目前的工作和專業不滿意,想找個前景好的產業和工作方向。感覺健康管理師不錯,以後生活水平越高越注意健康,收入不低,門檻也不高,考一個準備進入大健康產業。
3.各地政府有指標要求,衛健委專門指派:各個醫院相應人員服從上級安排參加健康管理師培訓。衛計委改名衛健委,就是要大力加強健康工作的投入。
4.增加工作專業性、說服力:食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等與健康相關的行業,為了增加自己專業性、說服力,讓顧客更信任,拿健康管理師做憑證。
5.看見好證書就想備用的:不確定以後會不會用到,但看好證書前景,趁證書新熱先考下來,反正政府補貼的錢差不多也把培訓費補齊了。就算不用來工作,給自己家做私人家庭醫生,呵護全家健康,也省不少醫藥費。
不過目前證書剛開始大力推廣,有些地方政府的推廣與建設還沒跟上,因此各地進行了考試名額限制。目前除了部分先見之明的人,其他大多沒反應過來。不過等所有人反應過來,證書門檻已經上漲,競爭已經很激烈,市場需求也快飽和了,就像曾經的淘寶、房地產、炒股等。所以如果有需要的還是早做準備好,當然以後不走這方面的人就別浪費這時間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