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生必須穿白色內衣,還要在學校內露出來供老師檢查...」這幾天,日本網友又為「黑心校規」問題吵翻天了。
雖然校規這東西明面上一直存在,但最近一份調查報告還是引起了注意。大家發現,那些明顯不合理,甚至已經侵犯到學生權利、有悖道德和法律的規定,竟然一直都有在執行。
披露調查結果的是福岡縣律師協會,他們針對校內普遍存在的不合理校規,在福岡市全69所中學進行的調查顯示,僅僅是「規定女學生內衣顏色」這一項,就有80%的學校推行。
而露出內衣的肩帶給老師確認顏色,在某些學校竟然是習以為常的做法。
在採訪遭遇不合理校規懲罰的學生時,他們還發現了一些明顯的侵犯行為,比如:
在學校被迫脫下違反規定的非白色內衣。
走廊上站成一排,打開胸部位置的扣子,檢查內衣顏色。
體育館內,男學生在場的情況下,學校要求檢查女生內衣顏色。
如果不遵守校規,就會收到老師「不聽話會影響你最終成績」的警告,很多學生對此只能默默服從。
有的學生甚至因為這些不合理的規定受到創傷,關在家裡不想繼續去上學。
種種噁心行徑引發了網友們的反感,不少人在新聞評論區直接開噴:
「驗證內衣顏色的校規到底是為了個啥?既然打開襯衣扣子才能看到顏色,那根本就沒必要管到底是啥顏色了啊。
你要真管人家顏色透不透,直接去找透色的學生不就好了,而且說到底既然不想透色,學校幹嘛還要學生穿容易透的校服??
重點根本不是內衣顏色怎樣怎樣,讓人脫內衣已經是犯罪了吧。」
「寫作學校,讀作監獄。
正常情況下根本沒人看到內衣,檢查內衣這種規定本來就意義不明。加上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同,有時候挑選內衣也不是根據本人意願來的。
比起說是校服,不如說是囚服了。」
「學生時代經常被教育『要遵守規則』、『不要管這些規則到底是為了啥』,要是反問一句『這項規則有什麼用?』,馬上就會挨老師的批——『你別管!規定就是規定!』
現在只想對這種老師說,你們這些連規定都理解不了的人,沒有資格來教育學生。」
「文科省和警察應該介入了,這明顯是侵犯人權的行為。能搗鼓出這種傻X規定的學校,別指望他們內部能夠自我淨化、做出改變。」
「要求檢查內衣顏色的學校竟然佔到8成,光是讀著都不寒而慄,再不做出改變早晚要出事,會被全世界各國非議吧。
說是黑心校規,實際上已經是人權問題了。解決這種問題是我們成年人共同的責任,希望不要再把這些壓迫到孩子們身上了。」
事實上,強制要求學生穿白色內衣的無理校規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早在這之前,就有很多人表示過反對。
兩年前某品牌內衣商曾在推文裡介紹過,在不同顏色的卡紙上覆蓋白布,視材質不同,白色反而是最透的。學校要求穿白色內衣防透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這篇推文當時爆轉10萬,很多學生在評論區吐槽校規,足以看出大家苦於壓迫太久。
既然從任何一個角度都說不出道理,為什麼依然要推行這種校規?有網友用漫畫道出這種校規背後的實質,是由上而下的、帶有性騷擾意味的規定。
漫畫中也寫到了一些女孩子的親身經歷,學校這個封閉的環境,變得像是權力掌控者打造出的囚籠。
——被男教導主任叫出去,問我「今天你的內衣是藍色的吧?就不能換成白色嗎?以後注意點啊」。
——內搭襯衫是白色的,能夠清楚看到bra的顏色,要求換成黑色卻被拒絕了。還被教訓說「雖然性騷擾的一方很可惡,穿得像是要勾引人犯罪的人也有錯。」
——以「容易出汗」為理由在整個地區的中小學體育課中都禁止穿打底。男女一起的課程還會有類似倒立這種容易走光的動作。
——朋友長得快,裙子已經變得有點短,男教導主任在公共環境下毫不避諱地翻她裙子,檢查規不規整、有沒有褶皺。
除了內衣問題,媒體還整理了一些依然在實施的意義不明校規,比如扎馬尾位置要儘量低、在街上要和男同學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同時針對男生的規定有不能戴圍巾、上學路上不能帶水、不能在學校裡high five...
這次的調查中同樣牽出了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規定:頭髮的天生特徵要提前跟學校報備、冬天不能穿防寒的大衣、男孩子不能留兩側頭髮推掉的髮型...讓人很難想像這是普通學校為學生制定的規則。
即使一直有人在討論、呼籲,黑心校規問題從未得到解決。如今更是變本加厲,爆出公開檢查女學生內衣的惡劣事件。
像有的網友所說,這不過是封閉組織的內部縮影。日本的學校就像是專門為大企業提供後備軍的養成設施,扼殺掉學生的自我後,把聽話的員工一批批運輸到社會上去。
這種觀念不局限於某所學校,是社會整體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顯然不是讓媒體來抨擊一下就可以。
在這個體系下,遵守規則不需要知道所謂的「意義」,女孩子被強迫檢查內衣,只是這種龐大觀念下的一個縮影。
於是,即使出了學校,這種甩不掉的束縛依然存在。男性的正裝限制、下班後「自願」與同事的喝酒聚會大家或許都有所耳聞,在職場女性身上,還有更多被強加的規則。
去年日本的一檔節目中揭示了這樣的問題:在有些職場內,女性不允許戴眼鏡上班。
受訪者提到的原因的很多,除了空乘等職業是考慮到安全性,更多的還是出於形象考慮。部分公司會認為,眼鏡會讓女性職員給顧客帶來冷淡的印象,或是與整體氛圍不搭。
在有些情況下,這種規定會把女性的職場能力與外貌形象相綁定,從規則束縛轉變為職場性別歧視。
同樣,高跟鞋也成了強制規則的加害者。在強制女性員工穿高跟鞋上班的規則之下,很多人都不得不忍受日復一日的痛苦。
去年,部分女性聯合起來發起Kutoo活動,要求廢除必須穿高跟鞋的規定。在被規則主導的日本社會,掀起了一小陣反抗的風浪。
就連教書育人的學校,都開始舉著「規則」的旗幟把黑手伸向女孩子的內衣,或許比起譴責學校,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深思。
規則明確、細節精準,「不求意義,只遵守規則」的理念背後,永遠是無數普通人被強制裹挾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