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社會正逐漸發展為老齡化社會,口腔疾病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大因素。口腔疾病可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變,對全身造成明顯影響,加之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力生理性下降,故老年人發生口腔疾病更加危險。口腔健康可反映健康和生命質量,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
刷牙是清除菌斑和控制菌斑最有效的方法。現在流行多種刷牙方法,一般人使用的是習慣刷牙法,通過橫拉法刷牙或前牙豎刷、後牙橫拉對牙齒進行清潔。普通的刷法方法只能清潔頰面、舌面及咬合面的菌斑及殘留食物殘渣,很難徹底清潔牙間隙的相鄰面。我們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下選擇什麼樣的牙刷和如何正確刷牙?
牙刷的前世今生
自1780年歐洲製造出商品牙刷後,二百多年來在人類口腔保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早期長期使用天然豬鬃作刷毛;1938年後用尼龍絲作刷毛,40年代後國外又相繼推出了軟尼龍絲和毛端整圓的牙刷,以防止損傷牙齒和牙釀。據實驗測試,刷毛直徑在0.303mm毛端切銳的大頭牙刷,比刷毛直徑為0.20mm毛端磨圓處理的牙刷,在摩擦75000次後,對牙齒的磨損深度前者較後者高出3.9倍。而刷毛直徑基本相同的,毛端平切銳利者又比磨圓者對牙齒的磨損為重。
小牙刷,大學問
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也表明,使用大頭粗毛牙刷者楔缺率高達47.78%。而用保健牙刷者,楔缺率僅為2.08月。這些結果都足以證明,大頭粗毛牙刷是造成我國中老年人牙齒楔狀缺損的主要原因困。衛生部、輕工業部和商業部1978年制定的成人牙刷標準規定的刷毛直徑為0.2~.03mm,幅度似過大,對刷毛毛端也未作明確規定。建議有關方面重新制訂保健牙刷標準,其中成人牙刷尼龍絲直徑最好控制在0.18~.022mm,刷毛端應磨圓處理。
牙刷不當引起的疾病
有刷牙習慣的中老年人牙齒楔缺率達43.08%,其中並發牙髓、根尖周炎者佔30.51%。據初步估算,我國這麼多人口中,有刷牙習慣的中老年約有6000萬。如按我們調查結果推算,我國有刷牙習慣的中老年人中約有2580萬人可能患楔狀缺損,由此而引起的牙髓、根尖周炎患者約佔780萬人。而事實上,有刷牙習慣的中青年也已有不少人患牙齒楔狀缺損。據此,我們建議有關方面對這一關係廣大群眾健康的問題引起重視,採取有效措施
選是那麼樣的牙刷
牙刷,推薦選軟毛的。硬毛的牙刷雖然刷起來特別給力,但容易傷到牙齒和牙齦,如果刷牙時感覺有點疼,還是換個軟毛牙刷吧。但也不用特意選那些「極軟」「超軟」的,太軟了清潔效果不夠好。
如何刷牙
選擇軟毛牙刷後,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指向根尖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按壓齦-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於齦緣上,並儘可能伸入鄰間隙內,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做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次。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每次刷2個或3個牙。在將牙刷移到下一組牙時,注意重疊放置。前牙舌顎側如牙弓狹窄可將牙刷垂直,壓刷毛進入齦溝及鄰間隙約45°角,對著牙長軸作短顫動。頜面的刷牙動作是將刷毛緊壓頜面,使毛端深入點隙,作前後牙方向的顫動。
最後再次強調,刷牙可機械地去除牙面的菌斑和軟垢,按摩牙齦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是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預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由於其簡單易行且價格便宜因此刷牙成為最為群眾接受和普及,並且是有效的口腔公共衛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