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Z系列主板現在代表了發燒友市場的中間環節。與之前的Z270型號一樣,華擎Z370 Taichi的目標是在主流愛好者和高端市場之間劃分。和之前的Z270型號一樣,華擎Z370 Taichi提供了一個功能集,它比主流更接近高端以吸引顧客。
這款新主板取代了其前代基於PCH的x16長插槽,帶有x1插槽,仍可以容納更長的插卡,但不太可能混淆高帶寬插槽,取代其前代內置USB 3.1埠標準的前面板標題,並以黑白配色方式進行黑色和灰色交易。
產品規格
Z370太極與其前身之間在功能和價格上的相似性可以簡化任何價值評估,但是這些假設忽略了Coffee Lake CPU測試的某些方面,例如其增加的核心數量的更高能量需求。
相反,我們發現I / O面板只有一個USB埠,而不是已經稀疏的Z370 Aorus Gaming 7,而是將HSIO資源專用於其可更換的Wi-Fi控制器。我擔心丟失USB 2.0埠的問題:從HSIO資源的角度來看,這些基本上是「免費贈品」,對鍵盤和滑鼠仍然有用。如果他們被提供,我會花兩個。
Z370 Taichi還增加了一個I / O面板CLR_CMOS按鈕,這對於那些希望在關閉案件時進行微小更改的超頻玩家來說是一種祝福,或者對於那些系統可由第三方實際訪問的人來說是一種詛咒。有些人無法抗拒推按鈕。至少這一個足夠小,大多數不經意的觀察者都不會注意到它。
重要的是要記住,與Z270一樣,Z370最多支持30個HSIO路徑,分為PCIe,SATA和USB 3.0。Z370 Taichi的所有三個PCIe x16插槽都直接從CPU獲取路徑,因此不計算在內。
相反,我們正在尋找三個M.2插槽(12個路徑),八個SATA埠中的六個以及一個基於雙埠PCIe的控制器(7個路徑),四個I / O面板USB 3.0埠和一個USB 3.0集線器用於前面板接頭(5個通道),兩個雙通道USB 3.1 Gen 2控制器(4個通道),一個用於Wi-Fi模塊的雙通道Key-E接口(2個通道),一個基於PCIe的第二個網絡控制器和三個PCIe x1插槽。是的,最多可增加34個,數學解釋了為什麼有四個SATA埠被重定向到MSP的PCIe。
當卡添加到第二個和第三個x16長度的插槽時,三個CPU饋送的PCIe插槽自動從x16-x0-x0切換到x8-x8-x0和x8-x4-x4模式。該配置允許最多三向CrossFireX。配置雙向SLI要求不填充第三個x16長度的插槽,因為Nvidia軟體不包括四通道插槽。
Z370 Taichi幾乎沒有任何布局挑戰,因為第一個和第二個x16長度插槽之間有兩個插槽空間,而前面的SATA和USB 3.0接頭都面向前方。前面板上的音頻插頭比我們想要的更深入到底部后角,但是如果你的電纜沒有到達,你應該對案例公司尖叫。
華擎針對110mm M.2卡的裝配問題的不尋常解決方案是面向彼此的兩個插槽,因此建造者可以使用相對的插槽的60mm柱作為所選插槽的110mm插杆。在一個插槽中使用110mm M.2卡將相對的插槽限制為42mm卡,但我們這些使用60mm和80mm M.2卡的人不會對這些細節感到困擾。
FP-Audio接頭前面的第二組焊點提示使用相同PCB的更高型號主板提供替代連接器放置。從那時起,我們發現一對沒有跳線的CLR_CMOS引腳,一個TPM模塊接頭,一個用於Thunderbolt附加卡的5針接頭,三個前面板USB 2.0接頭,傳統的嗶聲代碼揚聲器和AT型電源LED接頭,以及AC-97風格電源/復位/電源/ hdd-led前面板接頭已被幾乎所有人採用。
前上角附近的開關指示固件啟用XMP模式。可以在固件GUI中進行相同的設置。Z370 Taichi包括一個驅動盤,文檔,四條SATA電纜,兩個Wi-Fi天線,一個HB SLI橋接器和一個I / O防護罩。
軟體
華擎App Shop繼續為用戶提供對該公司最新實用程序,BIOS和驅動程序更新的訪問權限,以及一堆免費軟體。設置選項卡包含一個複選框,用於在啟動時禁用自動啟動。
XFast LAN是一個ASRock裝飾版本的cFos網絡優先級實用程序。華擎的RGB LED是一種高度簡化的實用程序,用於控制非常簡單的照明。它100%功能和快速。重啟到UEFI有一個函數可以完成名稱的建議。
經典ASRock A-Tuning程序的更新為Z370 Taichi用戶提供了在Windows內調整時鐘頻率的功能,儘管優化CPU OC和高級Turbo設置仍需要重啟。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從UEFI列表中檢索「優化的CPU OC」設置。此外,必須啟用其中一個設置才能激活自動調諧按鈕。
「Turbo 4.5 GHz」設置使用庫存CPU電壓,4.6 / 4.7 / 4.8 / 5.0 GHz設置分別將CPU核心電壓增加到1.32 / 1.36 / 1.39 / 1.50V。
這些設置還將AVX負載的負偏移從2x增加到7x,這有效地防止了在Prime95等應用中CPU超過4.30 GHz。所有Turbo比率也使用37倍的高速緩存比率,並且都使用固件的2級CPU負載線校準設置,該設置可補償重負載下的電壓降。
兩個「Gear」比率將DDR4-2400數據速率添加到主板的Turbo 4.6 GHz和Turbo 4.8 GHz設置中。啟用Gear 2後,我點擊了「自動調諧」,並將頻率降低到4.50 GHz空載,4.0 GHz滿載,電壓從輕載時的1.344V降至重負載時的1.232V。也許它應該被稱為「jinx」按鈕?
Windows中提供了手動控制,可用於整個UEFI時鐘和電壓設置範圍。CPU比率,BCLK和核心電壓在我們的測試中完美運行。
「系統信息」選項卡顯示所有主板設置的實際值,包括它在DDR4-2133的SPD值下將我們的DRAM默認為1.36V左右。
固件中的Fan Tuning程序也在A-Tuning軟體中重複。用戶可以選擇自己的設置或讓系統進行負載測試,以確定CPU風扇旋轉的速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而不會過熱。
固件
Z370太極固件P1.10打開到華擎的EZ模式接口,用戶可以在其中啟用其出廠時定義的最低「超頻」(所有內核為4.50 GHz,AVX負載為4.30 GHz),指示主板使用內存的XMP配置文件,而不是SPD值,更改啟動優先級和風扇模式,以及打開幾個高級菜單。
從鍵盤敲擊F6功能鍵將用戶帶到高級模式,可以進行真正的調整。我們在此處可以看到「優化的CPU OC設置」選項的完整列表,以及用於手動控制的子菜單。
使用最新的公共「最終」固件,我們能夠使用Z370 Taichi的默認BCLK(100.85 MHz),47倍乘法器和1.30V核心電壓在全AVX負載下達到4742 MHz時鐘。手動輸入101 MHz BCLK達到4747 MHz會導致線程7和8上的Prime95錯誤,對應於CPU的第四個核心。
還提供全系列的DRAM設置,包括初級到高級時序。可選擇高達DDR4-4800的數據速率。由於主板無法在AVX負載下推動CPU預期的4.80 GHz +穩定的CPU時鐘,我們嘗試了內存超頻。我們的內存DDR4-3866內存配置完美,但是當我從那裡超頻時,我們看到了嚴重的性能下降。
穩定模式和OC模式之間的電壓限制是不同的,但即使是較低模式也允許CPU核心設置高達3.0V,DRAM高達1.80V。另一方面,即使是電路板的1級負載線校準也不足以使我們的6核CPU穩定在4742 MHz以上。
並且測量的DRAM設置為1.330V,在DIMM插槽處產生1.354V。您可以在高級模式的高級菜單中找到將默認UEFI GUI更改為高級模式的位置。
Z370 Taichi的「工具」菜單提供與ASRock軟體應用程式相同的RGB控制頁面,用於發送支持請求的外發電子郵件系統,用於將RAID驅動程序從驅動程序CD傳輸到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的工具,以及用於快閃記憶體固件的工具從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上的文件,將最新固件從ASRock伺服器傳輸到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的工具,以及將剛剛快閃記憶體的固件複製到備份固件IC的工具。
「硬體監視器」菜單包括一個應用程式,用於根據熱量參數編程自定義風扇配置文件,以及用於選擇自己的風扇設置的子菜單。在PWM和基於電壓的風扇控制之間只能手動切換兩個高電流(1.5A)風扇接頭:其他接頭只有P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