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帶著孩子出去玩經常發現他們在討論說孩子啥時候出牙啊,有的寶媽就說孩子四個月,有的11個月才出牙,說孩子都這麼大了沒牙有些輔食都不知道怎麼給孩子吃,反正內心就是又糾結又擔心,還害怕是不是孩子有點缺鈣或者是發育遲緩,其實你們關心錯了地方,要注意出牙的症狀有這些!
寶寶長牙的規律
寶寶剛出生時是沒有牙齒的,大部分寶寶平均從6個月開始萌出乳牙(也就是開始長牙),也有些寶寶是4-5個月長牙,但也有的寶寶長牙晚,要在9-10個月,甚至1歲才長牙,到2.5歲前會長出全部20顆乳牙。而寶寶乳牙的萌出和 遺傳、營養、地區 等因素都有關係,因而具體開始長牙的時間就會存在個體差異,但前後相差半年都屬於正常,因此,寶寶9個多月了還沒長牙算正常,可能和寶寶的發育情況、遺傳等都有關係,但只要沒有其他方面異常,家長就不用擔心,也不必心急;但如果寶寶到了1歲多還不長牙,那就要帶寶寶去看看醫生了。
寶寶出牙自然會有寶寶自身的症狀,牙齦會腫脹,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咬到媽媽或者喜歡拿著一個東西來啃,喝奶瓶的時候也是咬個不停,因為他們需要通過咬東西來適當自己的不舒適感,長期的牙齦腫脹寶寶會變得心情不好,總是莫名的哭泣,寶媽要留心,可能是要出牙了~家長想要判斷寶寶是否長牙,就要直接觀察寶寶的牙齦,一般寶寶長牙期間,牙齦會經歷這樣的變化:從充血腫脹,逐漸變為發白,特別是要長牙的牙齦邊緣。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寶寶的乳牙,很快就會突破牙齦萌出來了。
寶寶有的時候口腔如果不乾淨的話會導致牙齦發炎,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不能讓寶寶發生,如果有輕微的發熱也要注意了,寶寶吃完飯要及時給寶寶漱口,如果寶寶吃手嚴重,也要考慮到對寶寶的手指骨骼發育可能有影響,這時可以選擇 牙膠 給寶寶磨牙,但一定要勤消毒。在快要長牙的時間段,如果寶寶實在哭的厲害可以拿乾淨的紗布幫寶寶輕微的擦拭,寶寶不開心,媽媽要多想辦法讓寶寶開心,讓他分散注意力,也能起到幫助的作用!
孩子不論是長個子還是長牙都有一個過程,需要寶媽們慢慢的去陪伴,並且用合理的方式來應對寶寶身上發生的問題,科學餵養才是正確的選擇,不要心急,每個寶寶只要身體健康,發育的遲緩也是有的,並且在寶寶餵養輔食的道路上媽媽們一定要用心,提供完整的營養體系給寶寶,寶寶才會成長的健康,強壯,並且也會有比較高的免疫力來對抗外界病菌,長牙需耐心,一起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長牙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