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出爐,日本教育再掀熱潮,而這所大學成了最大贏家

2020-12-25 PAN潘老師

10月9日晚,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了!

出人意料但又情理之中的,今年依舊有日本科學家上榜。

他就是研究鋰電池的化學家吉野彰

至此我們的近鄰日本

19年收穫19個諾貝爾獎

累計27人獲獎

從基礎科學到應用工程

日本科學家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斬獲

科研實力可見一斑

獲獎後,吉野教授接受採訪時說:

如果不做很多徒勞無功的工作,新的事物就不會產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好奇心,不關注能用在什麼地方,拼命發現新事物。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研究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

中卓留學小編不禁心裡盤算起來,如果加上今年的吉野彰,那麼,日本在從2001年起到2019年這19年間,已有19人次獲得了諾貝爾獎,且涵蓋了物理學、化學、醫學等領域,平均每年1人獲獎的頻率。照這樣的節奏,日本在21世紀初宣布的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的豪言,幾乎已沒有懸念。

而對比日本,中國這些年雖然也在不斷地發展經濟,加大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經費投入,但除了在2015年,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和日本生物學家、愛爾蘭科學家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之外,再無一人獲得諾貝爾獎。

這讓中卓留學小編不由得感嘆,老齡少子化嚴重的日本,為什麼能不斷地湧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呢?

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對教育的重視,對科學的尊重。

科學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

國家的投入、科研的環境、國民的教育、民族的性格等種種因素,扭成一股巨大的繩結,將日本的科學水平提升到了國際數一數二的地位。

日本科學家的待遇,高於政治家。正是這樣,日本科學家才能專注於科學研究,才成就了最近19年的諾貝爾獎的爆發。

聚光燈從獲獎學者的科學貢獻一路追到其任教大學,與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精英學者搭配頂級學府的一貫印象不同,本次諾獎獲得者吉野彰教授任職的名城大學在日本並無太大名氣,不僅如此,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赤崎勇教授也在該校任職,一同獲得物理獎的天野浩教授也在曾在名城大學幹了18年教職工作。

諾獎揭曉後,名城大學第一時間在官網打出了祝賀信息,順帶附上了赤崎勇教授的賀詞,可謂是一箭雙鵰。三名諾獎得主任教的名城大學是何來歷?

△名城大學天白校區

位於愛知縣的名城大學創建於1949年,是一所年輕的綜合性私立大學。根據日本補習班巨頭河合塾公布的數據,2019年該校的入試偏差值在47.5ー55之間,其中包含了物理,化學學科的理工學部入試難度最高。放眼整個日本,屬於中等難度學校。

根據厚生勞動省2017年的調查,日本大學教授平均年收入在1051萬左右,當私立大學開出更具競爭性的薪水時,也能吸引到不少優秀學者。東京大學的衝大幹教授就曾在公開場合抱怨,即使是在頂級學府東大,如果不兼任行政職務的話,教授的薪水也不到1200萬。

與我國高校國立一家獨大,地方公立次之,私立較差的情況不同,日本高校特色更傾向於歐美,國公立與私立各有風景。即使是不太起眼的私立大學,可能也臥虎藏龍,比如200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柴昌俊曾就職於東海大學,200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益川敏英曾就職於京都產業大學。

教育資源的靈活組合,使得考試競爭中的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果不能去競爭激烈的名牌大學,入試難度較低,同時又有優質教學資源的私立大學就成了不錯的選擇。

諾貝爾獎自誕生一百多年來,自然科學類獎項幾乎被歐日美包攬,我們現在看到的獎項,是經過漫長時間的檢驗,幾十年前做出來的成果,今日之日本所取得的科研成就,無疑是教育投資帶來的良性循環。

日本的教育由於諾獎而再度掀起熱潮,再加上此前的各種利好政策,赴日留學成為留學生的最佳選擇。

如需了解更多日本留學相關資訊,歡迎關注中卓留學!

相關焦點

  • 「大國工匠」名單公布,清華北大僅1人上榜,這所985成最大贏家!
    「大國工匠」名單公布,清華北大僅1人上榜,這所985成最大贏家!一個國家能否是離不開科技人員的,科技人員的強弱也直接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真實國力」。說起科技人員的搖籃,必然離不開985、211這些中國知名大學。
  • 城市尊師重教標杆性盛事7月再掀熱潮 深圳十區「年度教師」火熱出爐
    原標題:城市尊師重教標杆性盛事7月再掀熱潮全市十區「年度教師」火熱出爐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3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麗 韓文嘉 焦子宇 姚卓文)自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在全國創新開展基礎教育系統「年度教師」評選活動至今,這已成為城市尊師重教的一個標杆性盛事,今年暑假也不例外,深圳市「年度教師」評選活動7月再掀熱潮,全市11
  • 日本「娃娃英語」掀熱潮 家長稱不能輸在起跑線
    日本「娃娃英語」掀熱潮 家長稱不能輸在起跑線 2014-05-19 09:05:08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查雲帆   與兒童英語考試的過熱化追求相映照的,還有日本井噴式發展的兒童英語教育。Swissline日本分社留學顧問飯沼由紀子對《產經新聞》說,許多有錢的家庭更不惜花上1500萬日元,送沒上小學的孩子去瑞士等國學習英語,「而最小的留學生僅有6歲」。  「英語力」等於全球化?
  • 日本掀漢字熱潮 漢字檢定考試「爆棚」
    中國僑網消息: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暢銷書、電視黃金時間段到審核考試,日本近來在這三個領域的共同熱門話題就是「漢字」。  上月26日至2月1日位居日本最大書店紀伊國屋新宿店的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的就是《看似會讀實則不會讀的易錯漢字》。該書在發行後的短短一年時間裡售出40萬冊,新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相關圖書也被其擠到二三位。
  • 吉林大學為何成最大的贏家?
    2020年最新高校排名榜出爐,吉林大學成最大贏家,排名高於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的高校排名已經出來了,這個排行榜是由金平果測評出來的,「金平果排行榜」其實還是非常真實,非常有依據的一個排行榜,不僅評價高校全面,而且這個排行榜其實也大有來頭,他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3方合作共同研發。
  • 又一份重要名單公布,清華入選1人,北大0人,這所大學成最大贏家
    說到985大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大學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知名度都特別高,整體的實力也是十分強勁的,每年都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不過最近大國工匠的名單出爐,清華和北大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這份名單一共有35人上班,可是清華大學只有一人,北京大學一個都沒有,成為最大贏家的是西北工業大學。
  • 傑青資助名單出爐,超越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成最大贏家
    2020年國家傑青資助名單出爐,青塔學術第一時間將消息公布。許多人看到榜單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別以15人的資助人數並列我國科研院所及高校榜首!如果僅從這個統計的排序結果來看的話確實是這樣,但是你仔細分析一下整個的資助名單,你會發現今年的資助中,中國科學院大學才是最大的贏家
  • 職場劇再迎寒冬!黃軒成爛劇代言人 baby意外成最大贏家
    職場劇再迎寒冬!黃軒成爛劇代言人 baby意外成最大贏家時間:2020-02-25 13: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職場劇再迎寒冬!黃軒成爛劇代言人 baby意外成最大贏家 年後第一輪追劇熱潮已經過去,新的接檔劇也播出了好一段時間,遺憾的是目前還未出現像去年《知否》一樣的大爆劇,第二輪上的新劇口碑也並不樂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安家》和《完美關係》這兩部劇   原標題:職場劇再迎寒冬!
  • 這所走出11位諾貝爾獎的大學,校門上竟然連名字都沒有
    關注悠魚思,關注更多教育資訊。我就是悠魚思,為大家分享教育方面知識感悟。又到一年留學申請季,很多學生會申英美院校,也有申澳洲八大,當然留學日本的也不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所世界一流大學,一所一共培養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日本大學,讓人驚訝的是,他的校門上竟然沒有名字。
  • 日本最好的十所大學
    東大誕生於1877年,由「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在明治維新期間合併改制而成,初設法學、理學、文學、醫學四個學部和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亞洲最早的西制大學之一
  • 設計創新,大廠再掀景泰藍熱潮
    此次設計創新大賽將再掀景泰藍熱潮,不僅在突出設計引領、助力傳統產業創新、提升附加值等方面提供全新視野,更將帶來傳統非遺產業新的發展契機。本屆景泰藍設計創新大賽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術學校、廊坊師範學院、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廊坊廣播電視臺、大廠回族自治縣工商業聯合會協辦。
  • 日本人為何頻獲諾貝爾獎?這9個教育之道值得借鑑
    應該說,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科研世界的直接原因。 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江崎玲於奈有此感悟: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欲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理應無比珍視、精心培育、不斷激勵和呵護。
  • 一個從沒得過諾貝爾獎的大學,能夠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嗎?
    隨著最新的一屆諾貝爾科學類獲獎名單陸續公布,不出所料,美國又成為最大的贏家,儘管在網上有人說:諾貝爾獎因為評獎的大多是歐美人,所以會對歐美的科學家有所傾斜。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
    1257年,大學的第一個學院機構索邦學院成立,索邦(Sorbonne)成為大學的代稱。1793年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大學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再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2018年巴黎第四大學和巴黎第六大學合併為索邦大學,繼承索邦的名號;2019年巴黎第五大學、巴黎第七大學和巴黎地球物理學院則合併為巴黎大學,繼承巴黎的名稱。
  • 第一繼承人是丈夫,第二是兒子,53歲的紀子是日本皇室最大贏家
    現代社會以來,傳統而古板的日本皇室似乎也吹進了不少春風,不少新風向,不少新思想。他們萬世一系,皇室以來只和皇族和貴族結親,平民之女就算再有錢,再有才華,再貌美,也不能嫁入皇室,成為王子妃,成為皇后,生下繼承人。
  • 獨具一格中小學教育制度,使日本二十一世紀榮摘十九個諾貝爾獎
    當時提出這個計劃時候,沒人相信日本會成功。可是沒想到,日本也居然獲得了十九個諾貝爾獎,而且很多都是科學領域的,這在另一側面上也證明了日本科研實力的強大。在日本在二十一世紀十九名諾貝爾獎獲得主數據統計中,獲得物理學獎是八人、獲得化學獎是七人、另外四人獲得生理學或者醫學獎。其中,二戰結束前出身有十三人,超過了2/3。
  • 為何說日本再難延續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的輝煌?專家回答一針見血
    據調查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後,日本開啟了「諾獎熱潮」。從2000年至2019年的19年間,日本共拿下19個自然科學諾貝爾獎,獲獎總人數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
  • 泰晤士與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毫無疑問,英美等五眼聯盟成大贏家
    隨著一年一度的高考日期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大學排行榜相繼出爐,近幾天,我們都看過了武書連和軟科的關於中國大學的最新排名。當然,這兩個版本的排名出來後,招來了很多的「罵聲」,不少網友直呼,都不靠譜,等著要看泰晤士和QS版本的更「權威」排行。
  • 在日本,這十所大學的畢業生年薪是最高的
    作為最了解日本教育的博主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就為大家揭秘畢業生年收排名前十的大學。同樣,我們的排名中,所選取畢業生的年紀也是30歲。,他是一家私立基督教會學校,也是一所美式博雅教育學院,每年招生數量少,美式精英教育讓畢業生在就業時很佔優勢。
  • 韓國別樣趣舞再掀熱潮
    (原標題:韓國別樣趣舞再掀熱潮) 本月,在抖音平臺上又掀起了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