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300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漢語課程。
而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的缺口巨大,考取國際註冊漢語教師資格證是成為國際漢語教師的關鍵。
很多小夥伴雖然有意向成為國際漢語教師,可是仍然心有顧慮,害怕自己自己不能夠勝任。
那麼今天給大家講講,國際漢語教師到底是教什麼,讓大家能夠對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有一個答案。
很多想要成為國際漢語教師的同學會問我們:國際漢語教師到底教什麼?而我們又應該怎麼做呢?
一般情況下,國際漢語教師安排課程是有一定的方法。
通常老師會在課前問學生一些問題:
你為什麼學中文?
有考試目標嗎?
你以前學過中文嗎?
你學過其他語言嗎?
除了這一些問題,還會有關於學生生活的問題: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工作單位中中外同事的比例是多少?
你在工作中經常和中國人打交道嗎?
你在中國工作多長時間?
回家後你會繼續學中文嗎?
要問這些問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水平,還可以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僅體現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實踐中,而且體現在「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
學生的需求是什麼?
以上問題的答案就是學生的需求。
我們可以在解釋這些問題以及答案中反映的學生需求。
你為什麼學中文?有考試目標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集中於生活的需要。
這種學生會告訴你他在學中文,可能因為他現在住在中國,學完中文後生活會更容易。
這些學生可能並不苛求自己,他們的職前教學主要是建立各種生活場景,教學內容也主要是生活課。
例如,生活中與飲食、生活和旅遊相關的場景,生活中各種手機軟體的使用,在中國旅遊前需要學習的旅遊相關內容等。
在這個階段,在滿足學生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礎上,我們應該了解學生的工作和愛好,挖掘他們的興趣點,激發他們更高層次的學習熱情。
第二種學生對中國文化和工作需求感興趣。
這類學生會告訴你,他學習漢語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或者他的大部分工作單位都是中國員工,他們的外語不好,或者他們在工作中經常需要與中國的客戶打交道。
對他們來說,了解中國文化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和顧客,這對他們的工作很有幫助。
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在課堂上增加一些文化話題。
例如:對漢字,的起源和結構的解釋,對中國,節日和習俗的介紹,對當前中國社會中發生的一些現象和中國的國情的理解,與他們國家文化的比較,對一些文化差異及其背後的原因的介紹,等等。
第三種學生的目標是考試。
這些學生中有些是來中國的外國學生,考試的結果是他們獲得學位證書的必要條件。
一些學生是日本和韓國公司的僱員。中文水平證明是他們晉升的一個條件。
也有一些學生想在學習的一個階段畫上句號,然後進入下一個階段。
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要重點關注教材的內容,添加與其專業相關的適當內容,並安排一定時間的考前複習。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需求,但對於零起點或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生活相關的內容仍然應該是主要內容。
抓住時機,考取漢語教師資格證是關鍵
但想要從事漢語教師,最基本的就是要獲得行業的認證,即考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有了敲門磚,再結合一定的教學經驗,你一定會成為一名被國際市場認可的國際漢語教師!
私信好好學,諮詢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把握時代脈搏,緊跟國際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