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王興事件的熱度稍微降了一些,在北大和人大的兩位學者接連炮轟國足後,足壇人士安靜了許多,不再像前段時間那樣"拍案而起"。王興的言論有一定道理,但是沒有說到點子上,加上他一貫以大嘴巴的形象示人,招來了不少反感。足壇人士的還擊只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外行不懂內行的事情,不要妄自評論。託這些人的福,國足再一次成為"國民話題",上一次有這麼多人一起批評國足,應該還是1:5慘敗給泰國隊的時候。經過這件事,王興已經成為足壇公敵,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和美團將遭到中國足壇封殺,至少在明面上,雙方不會再有任何聯繫。
王興的大嘴巴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大放厥詞,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如果說話做事不夠小心,肯定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王興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有媒體認為,王興創立的美團,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中國足球只會影響人們的心情。如果球迷們少看一場球,可以少一些煩惱,如果少用一天美團,可能就會餓肚子。這種說法未免有失偏頗,去年的時候,美團的年消費用戶達到4億人,難道剩下的10億人就要餓肚子嗎?而且,不是每一個使用美團的人都會點外賣,很多人只是用它訂酒店、買電影票。
可以說,如果不是受到大環境影響,美團的虧損會持續增加。如今,美團的情況剛剛有點好轉,王興就有些"飄了"。其實,範志毅說得沒錯,王興作為一個企業家,管好自己的企業就行了,踩中國足球一腳沒有任何意義。王興如果是許家印、王健林這樣"懂球"的老闆,批評幾句沒有問題,但他一不看球二不玩球,分析問題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顯然就會跑偏。果不其然,王興的言論發布後沒多久,足球圈多位大佬就對其展開炮轟,連籃球評論員蘇群都站在了足壇人士一邊。
更有意思的是,護球像亨利的"李毅大帝",竟然直接卸載了美團,華夏幸福球員尹鴻博立即響應,還得到了"純爺們"的高度讚賞。從各方資料來看,暫時找不到其他卸載美團的球員名字,但可以肯定,足壇一定有不少人和美團撇清了關係。但我們不禁要問,卸載美團就是純爺們嗎?國足的成績能通過卸載一個APP提高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王興和足壇大佬們爭論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業球員和清華學生的體能誰更好。清華的學生確實有3000米測試,國足球員的體能差確實是一個問題,李鐵還專門做過強化訓練。但是,拿學校3000米測試和專業球員的訓練相比,確實有些不夠嚴謹。國足球員或許3000米跑不進12秒,但清華學生肯定無法踢滿90分鐘比賽,別說在場上做動作了,他們能跟著中超球員跑完整場,還站著走出場地,就已經是奇蹟了。
對於雙方的爭論,棋聖聶衛平的一句話直戳國足要害,點出了國足的最大問題。聶衛平表示,體能倒是其次,中國球員的腦子不夠靈活,建議他們應該學學下圍棋。棋聖說得很有道理,踢球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頭腦,而不是身體,王興說的問題只是一個方面,沒必要太過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