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其他恆星上有生命,那麼會不會存在智慧生命呢?讓我們理性地推測。據我們所知,智能生物需要多細胞生命。如果微生物生命開始了,隨後進化產生多細胞生物的可能性有多大?你可以對這個問題發表你的意見。在地球上,從微生物生命開始到進化產生多細胞生物經歷了幾十億年。
多細胞生物出現後,其他星球上的生存競爭會像在地球上那樣,推動達爾文式的進化嗎?智力是會為生存競爭帶來優勢的一個因素,那麼,智力在生存競爭中有多不可或缺呢? 即使按照我保守估算的數字,銀河系中有1億顆宜居的類地行星,如果再加上一種悲觀的觀點,生命開始的概率只有1%,那麼仍有100萬個天體會有生命存在,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地球是所有行星中的唯一或第一顆擁有智慧的行星,那將是很奇怪同時也令人敬畏的事。但如果生命是如此豐富,而智慧是生命的一個普通產物,那麼智慧生命都在哪裡呢?除非智慧極少出現,或者持續時間不長,例如,我們自己的文明就可能屈服於戰爭、自然災害或者自找的氣候變化,否則銀河系應該充滿智慧。 智慧生命並不一定是我們發現它的地方所特有的。
雖然恆星之間的距離很大,但在它們之間旅行是完全可能的。你不需要比光速還快的旅行,你所需要的只是決心和耐心。想像一艘足夠容納數百人的宇宙飛船,它需要100年的時間才能到達10光年外的一顆宜居的系外行星。我們可以使用可預見的未來幾十年的技術,自己建造這樣一艘船。然而除非使用某種休眠的方式,否則一到兩代船員將在飛行途中經歷生死,所以,這將是一次絕對單程的旅行。如果我們把這些殖民者送到附近所有可居住的系外行星上,不久之後,成功被殖民的地方有能力發射自己的殖民地飛船。
我們希望在本世紀末對這些可居住的系外行星進行識別和描述。銀河系有10萬光年遼闊,所以,即使殖民浪潮到達10光年外要1000年的時間,那麼只需1000萬年就可以完成整個星系的殖民。毀滅單個殖民地的災難,或個別殖民地船隻的失敗,都不足以使殖民進程偏離軌道。 銀河系已經有超過100億年的歷史了。假設智慧生命是豐富的,那麼應該有無數物種有足夠的時間來殖民銀河系。
這就是費米悖論,以1950年美國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Enrico Fermi)的名字命名。應該有眾多外星文明存在,但沒有外星文明存在的跡象:儘管地外文明探索(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SETI)旗下工作的團隊對天空進行了掃描,但並沒有探測到太空中的人造信號,也沒有探測到偉大的天文工程作品存在的跡象以及可靠的地球外星訪客記錄。到底是智慧生命稀少,還是我們太愚蠢,找不到證據?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