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蔣牧雲 張榮旺 上海 北京報導
10月19日,上海銀保監局查處東正金融(2718.HK)控股股東,正通汽車(1728.HK)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違規開展關聯交易的案件,在業內引起譁然。上海銀保監局表示,作為東正金融的控股股東,正通控股有以下兩大違法行為,一是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違規開展關聯交易。二是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此外,上海因保監局責令清退正通汽車持有的東正汽車金融的股權,並暫停車貸業務。關於清退股權的具體進程、車貸業務的恢復是否將基於股權清退完成為前提條件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東正金融發去採訪,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或涉及受賄案件
上海銀保監局表示,經查,正通汽車通過不正當手段,獲批發起設立上海東正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3月東正汽車金融開業至今,正通汽車為其控股股東。正通汽車及其關聯人與東正汽車金融違規開展關聯交易,嚴重危及東正汽車金融的穩健運行。
此外,東正金融的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9年4月、8月和2020年8月,東正汽車金融開展部分經銷商貸款業務時,貸前用途調查、資金支付管理控制和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嚴重危及東正汽車金融的穩健運行。
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九條第三款、第十三條第(七)項、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八條、《商業銀行授信工作盡職指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汽車貸款管理辦法》第十七條等規定。
關於正通汽車的獲牌行為,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或與一件受賄案件有關。記者通過公開信息發現,2020年7月30日,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受賄一案。
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2009年至2019年,被告人胡懷邦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在獲取及增加銀行授信額度、設立汽車金融公司等事項上,為相關單位和個人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胡懷邦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那麼這一案件中所指的設立汽車金融公司事項,是否即東正金融的設立?對此,記者分別向東正金融與正通汽車進行確認,但均未獲得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東正金融是第一家由經銷商集團主辦的汽車金融公司,2015年3月成立,由正通汽車和東風汽車共同出資5億元設立,其中正通汽車持股95%。2019年4月,東正金融在香港上市,被冠以「汽車金融第一股」的稱號。
受到上海保監局消息的影響,港股正通汽車和東正金融於10月20日雙雙停牌,並發布內幕消息公告。消息稱,東正金融已獲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正通,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中國正通集團」告知,於2020年10月19日,其控股股東Joy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中國正通約13.84億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51.29%)及中國正通創始人王木清先生與買方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信達」)訂立了買賣協議。
紅海中清退控股權
未來東正金融的這塊牌照是否可能由廈門信達拿下?
記者注意到,此次上海銀保監局就正通汽車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違規開展關聯交易的行為,撤銷了相關批覆中同意東正汽車金融控股股東正通汽車出資、增資等行政許可,限制控股股東正通控股的股東權利,並責令清退控股股東正通控股持有的東正汽車金融的股權,且基於該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對此有業內人士猜測,由於清退控股股東股權的這一行為,廈門信達獲得牌照的可能性較小,目前汽車金融企業中多為主機廠背景,在其他主機廠也對汽車金融這一業務虎視眈眈的情況下,預計東正金融的牌照還是會由主機廠企業拿到。
此外,上海因保監局還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等規定,現就當事人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行為,責令東正汽車金融暫停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
東正金融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38億元,同比減少12.7%;利潤及全面收益為1.43億元,同比減少29.2%。報告期內,其合計放款金額37.85億元,同比減少48.7%;零售貸款方面,上半年共授出零售貸款1686筆,同比減少89.7%。其中,正通客戶1496筆,外網客戶190筆。
那麼,此次控股股東股權清退後,是否會對其業務造成影響?車咖院創始人兼CEO黃成偉告訴記者,股東變更後對東正金融在經營方面會有很大影響,如在汽車行業資源、資金供應等方面;但是在業務拓展方面影響不大,業務拓展主要在於產品模型、渠道體系等方面,股東資源在前期業務開展方面可能有幫助,但是到了業務成熟期,業務開展對股東的依賴就逐漸降低。
同時,記者觀察到上半年包括東正金融在內的上市汽車金融公司淨利潤均有下滑。對此黃成偉表示,汽車金融行業利潤下滑有汽車銷量下滑、經濟環境影響等客觀因素,但最主要原因還是行業到了調整階段。目前傳統汽車金融已經到了飽和期,開始進入紅海競爭階段,為了更多搶佔市場,只能降低利潤。「用利潤換市場」。所以未來幾年可能會是行業分化階段。經營好的汽車金融企業能靠市場規模或核心競爭力繼續增長,而市場規模不大或者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可能會面臨倒閉或轉型。
那麼,此次控股股東清退的流程大致究竟需要多久,疊加行業調整期的大背景,東正金融的未來究竟走向何方?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編輯: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