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做好孕期監測,孕期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家長要發揮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作用,推廣婚姻登記、婚前醫學檢查和生育指導「一站式」服務模式……健康河北領導小組日前制定印發的《健康中國·河北行動 (2020—2030年)》明確提出,將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
■按照免疫規劃程序,主動做好兒童預防接種
根據該行動,夫妻雙方要主動了解婦幼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做到有計劃、有準備懷孕。積極參加婚前、孕前健康檢查,選擇最佳生育年齡,女方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男方最佳生育年齡為25—35歲。向醫生諮詢避孕措施取消後再次懷孕的適宜時間,剖宮產史備孕應確認子宮恢復狀況,正確認識高齡高危妊娠風險。孕前3個月至孕後3個月補充葉酸,控制慢性病,預防感染;戒菸戒酒,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放射線。
做好孕期監測,保障母嬰安全。懷孕後要儘早在縣、區級婦幼保健機構建檔及建立母子健康手冊,進行妊娠風險篩査與評估,按照不同風險管理要求主動按時接受孕產期保健服務。孕期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有異常情況者應遵醫囑適當增加檢查次數。首次產前檢查應當做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查,如有異常可接受免費幹預和關愛服務。按時接受產前篩查,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高危孕婦應及時到產前診斷機構接受產前診斷服務。產後3—7天和42天應主動接受社區或鄉鎮衛生院醫生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訪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產褥期保健,實施母乳餵養。
科學育兒,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家長要發揮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作用,重視生命早期的1000天。從出生到6歲,兒童可以在社區或鄉鎮衛生院免費接受13次健康檢查和指導服務,動態監測生長發育狀況,及時糾正發育偏差。按照國家免疫規劃,主動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能力。新生兒出生後應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按照按需哺乳原則儘量純母乳餵養6個月。養護人和兒童根據需要,積極參加父母課堂和親子活動,促進兒童早期發展。
加強保健,預防兒童疾病。做好兒童健康管理,按照免疫規劃程序進行預防接種。3歲以下兒童應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服務中心接受10次健康檢查。4—6歲兒童每年應接受一次健康檢查。新生兒父母要按照國家要求,配合助產機構採集足跟血,進行新生兒「兩病」篩查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0—6歲兒童應進行聽力、視力、智力、肢體殘疾及孤獨症篩查,篩查陽性者要主動接受隨訪、確診、治療和幹預。有條件的可進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等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
關愛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女性應提高生殖健康意識和能力,注意婦女常見疾病的症狀和預防知識。家屬應加強對特殊時期婦女的心理關懷。適齡女性應知曉避孕方法,知情選擇適宜的避孕節育方法,了解使用的避孕方法注意事項。增強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性行為,減少意外妊娠和性相關疾病傳播。
■推廣婚姻登記、婚前醫學檢查和生育指導「一站式」服務模式
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實施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服務保障工程,以貧困地區為重點,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建設。按照《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標準》,確保省、市、縣三級均有1所政府舉辦的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推進婦幼保健機構規範化管理,開展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優化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
大力普及婦幼健康科學知識,推廣婚姻登記、婚前醫學檢查和生育指導「一站式」服務模式。設立婦幼健康諮詢及服務熱線電話,開設母乳餵養諮詢、兒童生長發育、婦女更年期特色專科等保健門診。做好人工流產後避孕服務,規範產後避孕服務,利用河北省免費藥具和健康宣傳服務管理平臺,提高免費避孕藥具發放服務的可及性。加強女職工勞動保護,防止備孕期和孕期、哺乳期婦女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放射線。推動建設孕婦休息室、母嬰室等設施。
整合孕前、孕期、分娩期、產褥期、新生兒等保健內容,提供系統規範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打造無縫銜接 「一條龍」服務鏈。規範孕前保健,按照全省統一的 《母子健康手冊》,提供孕前健康教育、健康檢查與評估、諮詢指導及追蹤隨訪。規範孕期保健,早期建冊,定期檢查服務,儘早發現並幹預妊娠合併症及併發症。規範分娩期保健,加強對孕產婦與胎兒的全產程監護,促進自然安全分娩。規範產褥期保健,做好產婦和新生兒的訪視和健康指導,促進母乳餵養,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及預防接種。
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確保母嬰安全。健全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體系,嚴格執行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及死亡病例評審制度。強化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暢通救治轉會診網絡和綠色通道,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高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能力,降低死亡率。
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實行免費婚檢,提高婚檢率,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與婚檢相結合。加強基因篩查技術應用,在全省實施免費唐氏篩查和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篩查、孕婦耳聾基因免費篩查,開展產前諮詢、產前篩查、產前診斷 「一條龍」服務。全面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加強篩查陽性病例的隨訪、確診、治療、幹預,逐步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範圍。推廣胎兒、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發揮出生缺陷幹預救助基金會等社會組織作用,開展遺傳代謝疾病、先天性結構畸形篩查救助。建立新生兒及兒童致殘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篩查、診斷、幹預一體化工作機制。
做實0—6歲兒童健康管理。為兒童提供健康檢查、體格評估、心理髮育監測、營養與餵養諮詢指導等全程醫療保健服務,創新愛嬰醫院管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覆蓋所有貧困縣。對早產兒進行專案管理,推動開展早產兒袋鼠式護理工作。推廣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兒復甦等適宜技術,提高新生兒保健工作水平。開展0—6歲兒童近視防控工作。定期開展託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綜合評估,督促託幼機構建立和落實衛生保健制度。
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拓展和細化兒童保健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模式,推進和規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開展兒童早期發展適宜技術培訓,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均等化服務,促進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在項目縣繼續實施母子健康發展綜合項目,深入探索以農村為重點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
以貧困地區為重點,逐步擴大農村婦女「兩癌」篩查項目覆蓋面,積極推廣基因檢測技術在婦女「兩癌」篩查中的應用。實施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儘快消除愛滋病母嬰傳播。發揮中醫藥在兒童醫療保健、婦女產後調養、產後康復等方面的作用,加強中西醫臨床協作,提高疑難病、急危重症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