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4號樓9病區,一位患者在信息欄裡張貼感謝信。 記者 謝龍攝
新疆日報訊(記者蘇璐萍 晁瑾報導)連日來,通過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醫務工作者的科學救治和精心護理,一個個危重症患者轉危為安,一撥撥患者相繼治癒出院。一個多月的治療中,他們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重燃信心,他們將千言萬語化作一封封感謝信,致敬生命、致敬醫者初心,也堅定著醫務工作者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致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病毒無情人有情,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在一封封感謝信裡,這是被患者們最頻繁提及的一句話。
馮女士是定點醫院收治的第一批危重症患者,入院當日已發生呼吸衰竭。在予以緊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吸入純氧下,氧合仍難以維持。經聯合專家組研判,馮女士成為定點醫院第一例ECMO治療患者。
連續十幾天,在醫護人員24小時密切監護下,馮女士的病情一天天好轉,目前正在做早期康復訓練。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定點醫院採取多學科專家集體「把脈」的辦法,確保「一錘定音」。在國家救治專家組和自治區各醫療隊的共同努力下,危重症患者陸續轉入普通病房,越來越多的患者治癒出院。
還沒有出院的馮女士給醫護人員寫了感謝信。她說:「是你們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幫我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致敬「甘於奉獻、大愛無疆」
「我看到的是,穿著防護服忍受酷熱仍在工作的醫護人員,他們放棄了陪伴家人,堅守在我們身邊,讓我肅然起敬。」8月14日,臨出院前,患者李先生將這封手寫的感謝信放在了護士站。
李先生口中令他肅然起敬的人叫李耀東,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起搏電生理科副主任,疫情發生後,他請戰來到了一線。
由於情緒焦慮、心理壓力大、對治療有牴觸情緒,加之本身有失眠症,李先生一度失去味覺。李耀東在診療之餘給李先生做心理疏導,鼓勵他到病房外和大家一起鍛鍊。「我開始是拒絕的,後來被他的真誠和耐心感動了。」讓李先生沒想到的是,練了幾天八段錦,他的心情好多了,病情恢復得很快,味覺也恢復了。
「在我眼裡,李醫生是個積極樂觀的人,每天都面帶微笑。一次聊天,我才知道,他的父親病重住院,他也因無法在床前照顧而愧疚。」李先生說,「面對患者,他們把不為人知的一面都藏了起來。」
大疫如鏡,照見白衣天使的無私和盡職。廣大醫務工作者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座「戰鬥堡壘」。他們「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不斷激勵著患者重燃希望。
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希望疫情早點退散,希望在一線很久沒回家的『戰士』早日回家團聚。」8月19日,治癒患者王女士出院前的肺腑之言,引起了病友共鳴。
在被救護車送至定點醫院的那一刻,無助、恐慌,王女士徹夜難眠。「醫護人員整天在我身邊忙碌著,打針、餵藥、消毒、抽血、送餐,查房時不斷鼓勵和問候,我的心慢慢地安定下來。」
近日,一段3分鐘的短視頻,在定點醫院醫護人員的手機裡傳開。視頻拍攝者是即將出院的一位病友,記錄了隔離病區內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醫務工作者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值得我們信賴的人。」拍攝視頻的患者說,「拍攝視頻的初衷一來是給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加油打氣,二來是想讓自己和家人記住這些為我們拼過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