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遊戲藍鯨悄然蔓延,專家:折射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我價值感

2020-12-17 澎湃新聞

一款名為「藍鯨」的自殺遊戲最近把中國的父母們嚇出一身冷汗——這款起源於俄羅斯、讓百餘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的遊戲出現在我國的網絡上,並在各地悄然蔓延。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青少年由於自身遇到煩惱、感覺生活無意義而投身這款遊戲中,經過精心設計包裝的「藍鯨」遊戲,還讓一些青少年感覺其「很酷」,帶著好奇心進行冒險。

自殺遊戲傳入我國 網絡傳播戕害青少年

日前,一位憂心忡忡的家長撥通了記者的電話,表示自己的孩子小蔓近來沉浸在一款名為「藍鯨」的遊戲中,這款自殺遊戲讓孩子不能自拔,出現自殺的傾向。

小蔓今年11歲,在湖南南部一縣小學讀五年級。目前在玩一款叫「藍鯨」的自殺遊戲,有同學已看到她寫遺書,手臂有自殘的淤青,經常早晨4點20起床玩遊戲,上課經常打瞌睡,期中考試成績一落千丈。

經過家長和老師的進一步了解,初步判斷小蔓已進入「藍鯨」遊戲的第四關,即在紙上畫上藍鯨,拍照給某人。經過檢查她的手機,此前有手臂放在菜刀下的圖片,每天有組織向她傳送網絡歌曲,下載恐怖電影,並在深夜瞞著家人觀看。

記者了解到,「藍鯨」遊戲來自俄羅斯,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已經導致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近期傳入國內。

參與者被要求在50天內每天完成一個自殘任務,包括在凌晨4:20起床、看一部恐怖片、在腿上劃出刀口、不與任何人交談等,最終在第50天時結束自己的生命。

公開資料顯示,「藍鯨」遊戲目前已在國內不少地方青少年中開始傳播——安徽省涇縣公安局與老師和學生家長聯手,將6名沉迷「藍鯨死亡遊戲」的中學生從「死亡遊戲」中拉了回來;浙江寧波市警方從「藍鯨」死亡遊戲中拯救出了一名12歲的女生。四川巴中市南江縣已有青少年參與這款遊戲……

控制情緒恐嚇威脅 不法分子趁機牟利

「藍鯨」遊戲的發明者花了5年的時間設計這個遊戲,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程序使人筋疲力盡、絕望無助直至自殺。由於「藍鯨」刻意造成神秘化色彩,處於脆弱懵懂期的青少年以為加入組織「很酷」,帶著好奇心試圖尋找,一些不法分子藉機牟利。

據介紹,「藍鯨」遊戲中,有一條險惡的規定是,玩家只需繳納60歐元就可以當上管理員,不僅不用自殺,還可以在暗處操控別人的生命。此外,還有人借「帶人進藍鯨遊戲真群」之名騙取女性用戶裸照,對其行為進行控制。

受害者往往因為受脅迫而不敢舉報。據介紹,該遊戲的參與者加入一個群組後,參與者需要提交個人的真實信息,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真實姓名和家庭住址,如果有人牴觸任務或者洩密,這些隱私信息就會被公開,任務完成不了,負責人還會威脅「有人會幫你完成」。

小蔓的父母已控制了孩子的手機,但她的情緒極不穩定,已近崩潰,並流露出極度的恐懼。

連日來,我國多地公安網警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相關提示,呼籲公眾抵制「藍鯨」死亡遊戲,並及時舉報。儘管如此,要控制「藍鯨」傳播蔓延並不是一件易事。

在QQ群組中,「藍鯨死亡遊戲」「4點20叫醒我」「藍鯨:死亡4:20」的群名常常是「藍鯨遊戲」的代號。由於其臭名昭著,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有人改換關鍵詞建立與「藍鯨」遊戲相關的群組。

據小蔓母親介紹,這些群組為逃避打擊,每天都會建立新群,起不同的名字,隱蔽性極強,自己拿著孩子的手機都不知道哪個群是「藍鯨」群。

全方位破解自殺病毒 須從根本加強生命教育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董豔分析指出,「藍鯨」是網絡深海中的嗜血幽靈,卻將死亡塑造成「溫暖的歸宿」,將死亡浪漫化、遊戲化、程序化。一些遇到挫折、心理壓抑的孩子極易被「權威」蠱惑,被「團體」控制,進而走上自我傷害的道路。

「藍鯨」的開發者在被捕後表示,這款遊戲給予一些孩子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東西:理解、溝通、溫暖。

心理專家則認為,「藍鯨」遊戲的傳播折射出目前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存在不足,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我價值感、生活幸福感、團體歸屬感。有的孩子經歷坎坷,有著不為人知的精神世界,還有一部分青少年也許家境優越,不愁吃穿,但是缺少對於自身的認同和在集體的歸屬感,對死亡的認識很淺薄,「藍鯨」遊戲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抱團的群體。

董豔教授指出,學校、家庭和社會應加強生命教育,讓青少年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從而思考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並在人生實踐中實現其生命價值。

網際網路帶來的病毒式、匿名化傳播,讓教唆他人自殺者得到網絡的隱蔽,變得肆無忌憚。因此,在打擊非法遊戲的同時,社會各個方面應從根本上築牢「生命之籬」。

(原題為《自殺遊戲「藍鯨」高危預警,生命教育如何阻截幽靈》)

相關焦點

  • 「藍鯨」——青少年自殺遊戲再度蔓延至中國!
    曾經席捲全球的死亡遊戲——「藍鯨」,在中國再度出現!!!什麼是「藍鯨」?「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遊戲的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已經有 130 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了,而且這個遊戲還在向世界擴張。
  • 引誘青少年自殺的「藍鯨遊戲」蔓延至中國
    今天(5月8日),多家國內媒體報導,一種名為「藍鯨」(或稱「藍鯨挑戰」BlueWhaleChallenge)的死亡遊戲正由國外傳進中國,有國內網友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組織相關代號為名的遊戲群組,而參與者大多是青少年,遊戲的主要內容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各種自虐任務,最終以自殺結束,而一旦選擇開始這個遊戲,就不能退出。
  • 夜思|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一個很多成年人眼中「荒誕愚蠢」的遊戲,青少年們卻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匆匆走向生命的歸途。很多事情並非表象所看到的那般簡單。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希望,那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青少年,能夠得到向善的引導,走出這一小段人生路上的陰霾。  推薦給你,靜夜思。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 夜思 |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作者 | 勁寶寶  來源丨社會學了沒 ID:socialor2017年2月25日,一名來自俄羅斯貝加爾區赤塔的14歲少女臥軌自殺,被火車撞得血肉橫飛。因參與藍鯨遊戲而自殺的花季少女2月26日,來自伊爾庫茨克地區的兩名初三少女從14層高的老式蘇維埃公寓跳下,雙雙身亡。緊接著,來自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15歲少女墜樓並摔落在雪地上,身受重傷。截至2017年5月,已有超過130名青少年因為一款名為「藍鯨」的遊戲相繼自殺。
  • 死亡遊戲"藍鯨"悄然進入國內 一種精神的恐嚇與控制
    近日,死亡遊戲「藍鯨」(Blue Whale)悄然進入國內網絡。不少人建立同名QQ群,吸引玩家開展遊戲。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藍鯨」玩家參與遊戲後,需要服從管理員分配的一系列「任務」,最終以自殺贏得勝利。報導稱,多起青少年自殺案疑與此遊戲有關。(《新京報》5月10日)
  • 藍鯨遊戲高危預警 藍鯨遊戲怎麼玩?QQ群曝光逼人自殺
    一款名為「藍鯨」的自殺遊戲最近把中國的父母們嚇出一身冷汗——這款起源於俄羅斯、讓百餘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的遊戲出現在我國的網絡上,並在各地悄然蔓延。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青少年由於自身遇到煩惱、感覺生活無意義而投身這款遊戲中,經過精心設計包裝的「藍鯨」遊戲,還讓一些青少年感覺其「很酷」,帶著好奇心進行冒險。
  • 「藍鯨」誘導自殺 「自殺遊戲」能控制人的心理?
    近日,「藍鯨」遊戲成為高度警戒的網絡詞語。在百度以「藍鯨遊戲」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首先出現的是顯眼的友情提示:「請遠離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活動」。各大社交平臺也揮出重拳封禁、刪除以「藍鯨」等為關鍵詞建立的群組。「藍鯨」遊戲這個由俄羅斯一位大學生發明的死亡遊戲,要求網絡參與者在50天內完成種種自殘行為,並最終完成自殺的任務。
  • 俄羅斯嚴打「藍鯨」死亡遊戲 該遊戲內容可煽動青少年自殺
    兩名讀初三的花季少女從公寓跳下,雙雙身亡;事發前一天,另一個14歲少女臥軌自殺……最近一段時間,接連發生的青少年自殺事件,以及在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的自殺現場視頻,讓俄羅斯舉國震動。調查發現,這些自殺的花季少年都在玩一個名叫「藍鯨」的網路遊戲,遊戲的內容令人毛骨悚然——煽動青少年自殺!更讓俄羅斯人感到擔憂的是,有20多萬人在玩這個遊戲。
  • 專家詳解:「藍鯨死亡遊戲」為何能控制青少年們
    除了勒索病毒外,還有一款名叫「藍鯨」(Blue Whale)的遊戲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據媒體報導,這個遊戲已經導致至少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身亡,這個數字著實令人恐慌……其實,這是一款源自俄羅斯的遊戲,而且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並且這個遊戲一直「存活」到今天。最早的時候出現在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又稱「藍鯨死亡遊戲」、「『藍鯨』挑戰」、「4:20叫醒我」等等。那麼,為什麼會有人選擇去挑戰如此極端的遊戲呢?我們可以看到,報導「藍鯨遊戲」的自殺者,他們大多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
  • 「藍鯨」死亡遊戲發起人被捕,遊戲仍未滅絕在各國蔓延
    5月13日消息,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藍鯨」死亡遊戲開始在中國社交網絡中出現。昨天(5月12日)是網際網路社會責任日,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2017年度第四次會議就抵制「藍鯨」遊戲,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進行探討,全力攔截這條死亡的「藍鯨」。「藍鯨」死亡遊戲是最近比較熱的話題,是來自俄羅斯的死亡遊戲。該遊戲是通過社交群,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誘導叛逆、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
  • 拒絕藍鯨死亡遊戲:北京全網清理藍鯨 身邊有人玩藍鯨遊戲怎麼辦
    最近,一種「藍鯨」(Blue Whale)死亡遊戲在全球各地悄然蔓延。它來自俄羅斯,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而凡是參與的沒有人能夠活下來,目前已經有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
  •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是什麼曝光 藍鯨遊戲是怎樣讓青少年自殺的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指令是什麼?揭秘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怎樣讓青少年自殺!有消息稱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已經流傳到中國,有人在網上建群。俄羅斯少女 Yulia Konstantinova,15歲的她本來處於最美好的年齡。但在上周末,她卻從一座工業園區的公寓樓頂縱身一躍……
  • 藍鯨:走向現實的死亡遊戲
    玩家被要求用刀片在身體上劃藍鯨圖像、凌晨4:20起床、看一整天恐怖電影、不和任何人交談等。通過反覆向玩家強調「藍鯨」概念,藍鯨遊戲管理者讓人在意志消沉中不斷認同遊戲,從而自殺身亡。   小姚不知道,一年多前,藍鯨遊戲已在俄羅斯青少年中大火了一把。遊戲玩家除了要完成諸如「4:20起床」「一整天不與任何人說話」「在社交媒體上寫下『我是一隻藍鯨』」的挑戰,49天裡,他們還被要求「看恐怖電影」「聽恐怖音樂」「發誓『我是一隻鯨魚』」。   據俄羅斯警方估計,5個月時間裡,約130名青少年受其蠱惑,參與藍鯨遊戲並實施自殺,且多數為女性。
  • 藍鯨遊戲的恐怖之處在哪裡, 青少年如何避免這類遊戲?
    藍鯨遊戲,又名「死亡遊戲」,遊戲的參與者的基本年齡是在10-14歲之間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受遊戲的擺布與威脅,最後自殺。它已經造成了至少16個俄羅斯少女自殺,並且藉助網絡在很多國家越傳越廣,包括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內的多國都發布警告。藍鯨遊戲那這樣一個恐怖的遊戲是如何侵蝕這些青少年的身心,導致這些青少年自殺的呢?
  • 評論:死亡遊戲「藍鯨」來襲 我們準備好了嗎?
    ------------------------------------------------  近日,死亡遊戲「藍鯨」(Blue Whale)悄然進入國內網絡。不少人建立同名QQ群,吸引玩家開展遊戲。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藍鯨」玩家參與遊戲後,需要服從管理員分配的一系列「任務」,最終以自殺贏得勝利。報導稱,多起青少年自殺案疑與此遊戲有關。
  • 「藍鯨」自殺遊戲創始人被判刑 俄修法加強懲罰力度
    該報導引起俄羅斯聯邦調查委員會的注意,2016年5月聖彼得堡警方發現在俄羅斯社交網絡VK網站上多次出現教唆青少年自殺的信息。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從2013年12月到2016年5月內,此社交網站一共出現了7個名為「死亡小組」的虛擬團體,它們吸引參與者參與遊戲最後一步一步走向自殺。最終警方發現一位網名為「The Fox」的成員曾煽動參與者自殺。
  • 「藍鯨挑戰」自殺遊戲創始人被判刑,俄羅斯修法加大懲罰力度
    2016年上半年俄羅斯《新報》(Novaya Gazeta)曝出,2015年12月到2016年4月期間,至少有130名未成年人自殺,而其中的大部分孩子曾為同一個社交網絡小組的成員,報導懷疑這些自殺帶有計劃性和組織性。該報導引起俄羅斯聯邦調查委員會的注意,2016年5月聖彼得堡警方發現在俄羅斯社交網絡VK網站上多次出現教唆青少年自殺的信息。
  • 「藍鯨」自殺遊戲創始人被判刑3年 僅2個案件被坐實
    2016年上半年俄羅斯《新報》(Novaya Gazeta)曝出,2015年12月到2016年4月期間,至少有130名未成年人自殺,而其中的大部分孩子曾為同一個社交網絡小組的成員,報導懷疑這些自殺帶有計劃性和組織性。  該報導引起俄羅斯聯邦調查委員會的注意,2016年5月聖彼得堡警方發現在俄羅斯社交網絡VK網站上多次出現教唆青少年自殺的信息。
  • 粉色鯨魚遊戲是什麼?對抗俄羅斯「死亡藍鯨」自殺遊戲
    誕生於俄羅斯的「死亡藍鯨」自殺遊戲如今正在通過網際網路在全球傳播,遊戲的組織者試圖通過50個特殊任務來激起玩家內心的陰暗面,從而一步步陷入絕望並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目前已經有不少青少年深受其害,並已經引起多國政府和教育機構的關注。
  • 「藍鯨自殺遊戲」 涉嫌違法遭網絡排查
    近日,死亡遊戲「藍鯨」(BlueWhale)進入國內網絡平臺的消息引發關注,消息稱,不少人建立同名QQ群,以此吸引玩家開展遊戲。前日,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QQ安全團隊已對涉及該關鍵詞的QQ群進行排查。事實上,這款真人遊戲在國外早有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