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站最後一趟始發列車6452次。渤海早報記者 周偉 攝
市民乘坐北站最後一趟始發車併合影留念。 渤海早報記者 周偉 攝
崔福起留存的北站老照片及時刻表(翻拍)。渤海早報記者 王欣鵬 攝
現有的天津北站火車站。渤海早報記者 王欣鵬 攝
今天,承載著津城時代記憶、有著111年歷史的天津北站正式停辦客運業務,僅有的三趟普速列車也將不再停靠。由於留念旅客及鐵路迷的乘坐,昨天早晨,北站的最後一趟始發車迎來爆滿。「北站只是停辦客運業務,但車站還在。至於未來北站如何規劃,還沒有最終確定。」鐵路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昨天早上還不到六點,北站站內站外就已經熱鬧非凡,其中既有專程趕來乘坐北站最後一趟始發車的旅客,也有大批來此合影留念的市民。「北站始建於1903年,承載著天津的很多時代記憶。但近年來,在此停靠的列車逐年減少,目前停靠的只有三趟,且都是普速列車,分別為天津-薊縣6416次、天津北-北京6452次和北京-天津北6451次列車。」鐵路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北站關閉後,所有行經列車將不再停靠此站,「只是通過。」
對於北站未來的規劃,很多市民非常關心。「北站只是停辦客運業務,但車站還在。至於未來北站如何規劃,還沒有最終確定。」據鐵路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未來北站有可能變身鐵路博物館,也有可能進行改造。不過,大多數市民都希望對北站進行保留。「北站可以專門打造『慢火車上的慢生活』,像日本、韓國以及北歐一些國家的小火車一樣。」南開大學教授白雪潔認為,北站作為時代記憶,保留下來的價值更大。
相關連結
北站 承載了許多記憶
坐落於中山路東端津浦線、京山線交匯處的天津北站,始建於1903年,是清末北洋新政的產物。
據介紹,天津北站曾用名新開河火車站、天津中央車站、天津城火車站、天津新站、天津總站。北站建站初期僅辦理客貨運輸到發業務。1934年增辦貨場中轉、零擔業務。上世紀60年代成為全國七大中轉零擔站之一,1990年該業務移交南倉站辦理。
百年北站還見證了許多歷史場景。1905年12月7日,清代五大臣出洋考察團及立憲運動許多考察團,都經過或停留於此。孫中山三次來天津,曾在北站留下足跡。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在天津北站設立了兵站和軍供站。
此外,由於北站與站北天橋建築保留了民國初年的形式格局,並保存完好,成為拍攝近代題材影視劇的理想外景地。(渤海早報記者 於強)
再買一張車票 與綠皮車合個影
市民不舍趕乘「末班車」
記者在天津北站售票大廳看到已經貼出來的公告:「我站自2014年4月1日起停辦客運業務,售票處將於2014年3月31日上午9:00停止辦理售、退票業務,特此公告。」簡短的幾句話卻也道出了天津北站百年滄桑的歷史使命,這兩天不少有著「老北站情節」的市民紛紛來到這裡,買一張車票,再乘坐一次從北站出發的「末班車」。
思琪是天津人,家就住在北站附近,用她的話說,「從小自己就知道,到了北站就到家了,北站的塔樓就像是家的坐標一樣」。三年前,思琪畢業,懷揣著夢想開始了「北漂」生活。她告訴記者:「由於路費成本開銷太大了,後來就選擇了當時4401和4406列次,從天津北到黃村,6點40多上車,8點半到黃村。」後來思琪留在了北京工作,往返於京津,她依然願意選擇乘坐北京到天津北的綠皮火車。得知天津北站即將要結束歷史使命的時候,思琪特意去買了一張車票作為留念。
今年30歲的張敏告訴記者,對天津北站的不舍,除了綠皮火車和天橋,還有一個就是北站的塔樓。小時候爸媽會在周日帶自己去北寧公園,由於年紀小,也辨別不清楚具體在什麼方位,只記得如果過了地道,看到那個塔樓就到了。這個塔樓承載了張敏的童年記憶,在得知北站即將停運時,她刻意來到北站拍了照片留作紀念。(記者張靜)
照片票據時刻表等老物件歸集成檔案
老鐵路人講述北站情結
今日,111歲的天津北站正式停辦客運業務,寂靜的站臺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再也沒有往日的熙攘喧囂。昨日,鐵路退休工人崔福起來到渤海早報社,通過一張張照片、一組組檔案資料,講述這座老火車站承載的歷史記憶和時代變遷。崔福起告訴記者,他希望北站關閉停運後能夠建成博物館,讓更多後人了解天津鐵路史。
1903年,天津北站(當時叫新開河火車站)正式竣工,它曾是津浦線的起點站,也曾是天津與北京、上海、東北等地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你看,這是1978年的火車時刻表,當時每天有46趟途經天津的列車在北站停靠,停運前北站停靠的列車只剩三趟。」崔福起說,他珍藏的北站火車時刻表直觀地展現出100多年來天津北站由盛轉衰的一個歷史發展過程。
崔福起收藏的北站老照片多拍攝於20世紀30年代,一些照片上還標註著「天津北停車場」、「天津總站全景」等字樣。採訪中,一張泛黃的票據從收藏夾中掉出,票據上寫的是繁體字「平津鐵路車站雜項進款收據」,一邊被撕扯得很不規整。「北站是天津記憶的一部分,將這些照片、票據、時刻表等老物件匯集整理成一份檔案,讓更多的後人了解北站的百年故事。」這是一名老鐵路人最大的願望。(記者曲彤)
網友回憶與百年老站的舊時光
天津北站 童年樂園
昨天,天津北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而對於許許多多天津市民而言,北站並未離開。他們紛紛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北站回憶」。
「老爸老媽是在這裡工作結識,這裡也有我很多兒時的美好回憶。」在津城市民閆敘心中,天津北站是童年時的「樂園」,也是永遠無法割捨的回憶。作為一名鐵路雙職工子女,他在家裡翻看著老相冊向記者講述起時光的故事。
在閆敘的記憶裡,上個世紀90年代,他上小學那會兒,父母都很忙碌,北站就是他的樂園,中午吃飯、下午放學玩耍都在這裡,「站臺上的藍色長凳,還有一個藍綠色的廣播喇叭,月臺上人工檢票拿的都是特別小的一張硬紙票。」那時候,北站特別忙碌,每隔十來分鐘就會有一列綠皮火車呼嘯而過,而閆敘印象更深的是喇叭裡的火車播報,現在想來,「那聲音真好聽啊,該是一位怎樣的播音員呢?」
如今,閆敘在天津港也是做一線工作。他說,隨著全國鐵路的大發展,北站其實早就在「慢慢轉身」離開大家的視野了。「心裡有些酸楚,但是還好的是,北站還在。」
網友聲音
「北站有我很多童年時的記憶。我的爺爺和奶奶,每周五一家人的聚會,最後一節課放學後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後面,路過北站,看夕陽下她的輪廓。她曾經是那麼忙碌,如今卻如此空無。」 @蘭道先生
「第一次來天津,就是在北站下的車,扛著大皮箱走過那古老的天橋。」@Lifetime_燦白一生堆
「6451從北京到天津,不到十塊錢,雖然時間長了些,但對於沒有急事的人來說,也挺不錯,乘了一年多,懷念。」 @自由的我還能叫什麼(記者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