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位置的寶藏!
和前面三部一樣,看完《玩具總動員4》,我依舊被打動,內心深處的某個點被玩具們的故事所觸動了。散場的時候,看到有個小女生的眼睛明顯有些紅潤,情感細膩,感性的小女生,只怕都被感動到哭了吧。
這部《玩具總動員4》裡,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邦妮的自製玩具叉叉,叉叉一直認為自己是屬於垃圾桶的垃圾,而不是玩具,但它偏偏又是邦妮最心愛的玩具,而胡迪,巴斯光年等我們大眾眼中的玩具,在一次又一次被邦妮漠視,忽視,不在乎之後,和無用垃圾又有什麼區別呢?
有人在乎你,有人惦記你,不論你只是粗製濫造的玩具,甚至只是垃圾桶裡的垃圾,對於在乎你的人而言,你就是最寶貴的。而不在乎你,對你的存在無所謂的人,即便是你是精挑細作的製作的產物,或者說即便是你是黃金打造的,孩子不喜歡,不要你的陪伴,你是可以被丟到一邊去的,那麼你和垃圾也就沒有區別了。
重要的不是你的價值,重要的,是對你價值的認可!
但若是需要得到他人對我們的認可,我們是不是需要去想盡辦法討好他人呢?不是的!《玩具總動員4》明確的告訴我們:即便是玩具,自己的命運,也應該在自己手中,而不會胡迪認為的那樣,必須要有依託,必須有所謂的「主人」。
以牧羊女為代表的一系列玩具的做法告訴我們,不僅僅是我們在選擇玩具,玩具也在選擇他們的主人,什麼樣的人適合成為他們的新主人,是他們自己選擇,若是沒有合適的人,他們甚至可以不需要主人。珍惜我們,對我們的好的朋友,親人,才是最值得我們相陪伴,值得我們去回饋的。
胡迪為了討好邦妮去救叉叉的時候,邦妮的話,對我打動很深。牧羊女把問題看得很透徹,胡迪的行為,不是邦妮需要叉叉,而是你胡迪需要邦妮啊!在胡迪的思維認知中,玩具就必須有主人,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邦妮眼中只有叉叉,沒有你胡迪啊!看看自己選擇主人的蓋比,看看不需要主人的牧羊女吧。
我們絕大多數人,也都和胡迪一樣啊,從小到大都把自己歸屬於一個團體,給自己找一個依靠的「主人」,我屬於哪個學校,我屬於哪個公司,我屬於哪個部門,這種固化的思維,是不是太過於強化了,尤其是一些長輩們,總覺得屬於某個大企業,大機關,才算是人生有歸屬感,打電子競技的,做個人工作室的,都屬於不務正業的,因為沒有正規的機構,因為沒有一個可以確認的「主人」。但是人生,必須都是那樣的嗎?人生,不是應該擁有多姿多彩,絢爛多姿的經歷嗎?
沒有哪一個選擇是對,哪一個是錯,我以為,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就好!
在《玩具總動員4》裡面,其實我也看到了對前面幾部劇情的傳承,幾乎每一部《玩具總動員》裡面都會有的小片段,我將其稱之為「圓夢」,從第一部巴斯光年的飛天夢,到這一部裡,瀟灑公爵的飛車夢,《玩具總動員》系列的電影在不經意的細節裡面,一直都在告訴我們,夢想還是要有的,不是萬一哪天會實現,而是我們經歷的挫折,困難,遇到的麻煩和阻礙,都在給我們上課,讓我掌握技巧,幫助我們去實現夢想!
夢想還是要有的,我們的人生中,奮鬥,上進,追求卓越,往往不經意才發現,原來我的夢想成真了。
在最後,說說我看完《玩具總動員4》的總體想法吧,我們的人生,和玩具們的人生,多少也有相似的地方。新買的玩具被看重被喜愛,時間久了就被遺忘,被拋棄,老舊的玩具被收走,被當做廢品。或者被送到新的主人哪裡。我們的人生中,遇到的人,從事的工作,新奇的人和環境,往往都被期待被看重被喜愛,而時間久了,也就慢慢地淡了。
我們可以像胡迪那樣,默默的接受這一切,在邦妮長大之後,被送去下一個小朋友家裡,安然也穩定。也可以像牧羊女那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去自己選擇主人,甚至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被限制在某個局限範圍內。
每個人都會有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有屬於自己的選擇,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牧羊女的選擇,我以為人生之中,很多的時候,我們遇到的不順心,不如意,其原因並非我們自身的問題,錯的不一定是你啊,或許真的是你所處的環境錯了,限制了你的前行。所以我們要做的,便是跳出那個限制我們圈子啊!去尋找,真正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是我們畢生的修行!
我們都是金子,僅僅只需要找到照耀出自己光芒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