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胎盤對於胎兒來說非常重要,它通過臍帶和胎兒相連,並向胎兒輸送營養。
正常的胎盤附著於子宮體部的後壁,前壁或側壁,在孕婦的肚子裡,也會出現異常情況,例如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是胎盤種植於子宮下段或覆蓋於子宮頸內口上,位於胎先露之前。
胎盤前置是妊娠期嚴重的併發症,處理不當可危及母兒生命安全,是引起孕產婦死亡和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前置胎盤呢?歐陽主任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
一、子宮內膜病變與損傷
1、人工流產與前置胎盤關係:
有報導稱人工流產術使前置胎盤的發生率提高7~15倍,也有人證實人工流產後,妊娠者前置胎盤發生率為4.6%。
人工流產刮匙清宮或人流吸引均可損傷子宮內膜,引起內膜瘢痕形成,再受孕時導致蛻膜發育不良,使孕卵種植下移。
或因子宮內膜血供不足,為獲得更多血供及營養,胎盤面積增大,因而導致前置胎盤。
總的來說,流產次數愈多,前置胎盤發生率愈高。
2、既往剖宮產與前置胎盤發生的關係:
有關報告稱,有過剖宮產史的前置胎盤發生率是無剖宮產的5.95倍。
有人提出子宮下段的瘢痕可能以某種方式吸引胎盤種植或者胎盤黏附於子宮下段,從而導致前置胎盤的發生率增加,胎盤植入機會也大。
3、孕婦年齡與前置胎盤的關係:
許多學者研究發現,隨著孕婦年齡增加,前置胎盤的發生率也增加。
從生理學方面來說,年齡漸長,膠原蛋白替代子宮肌層動脈壁的正常肌肉成分也愈多。並也有學者發現,帶有硬化性損害的子宮肌層內動脈所佔的百分比在各個年齡時期是不同的。
如在17~19歲時,僅佔11%;在20~29歲時,佔37%;在30~39歲時,佔61%;而在39歲以後,則佔83%。
這些血管壁損害可以限制動脈管腔的擴張,繼而影響胎盤的血運,在蛻膜上表現為血管發育缺陷。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高齡產婦出現前置胎盤。
4、產次與前置胎盤的關係:
有些學者認為每次妊娠不論結局如何,都可以造成胎盤種植部位的子宮內膜損傷,其結果使下次妊娠時不利胎盤種植,使胎盤種植的部位移向子宮下段。
也有人認為是反覆的妊娠使這些部位的子宮內膜血供減少,使再次妊娠時,絨毛間隙為了獲得充足的血供,必須增加胎盤附著的面積,從而也增加了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性。
總之,上述這些因素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內膜受損,使子宮蛻膜生長不全,當受精卵著床後,血液供給不足,為攝取足夠營養,胎盤伸展到子宮下段。
二、胎盤面積過大和胎盤異常
胎盤大小異常,如在雙胎或多胎妊娠時,胎盤的面積較單胎的面積稍大,而使得子宮下段,有報導稱雙胎的前置胎盤發生率較單胎高一倍。
胎盤形態異常,主要指副胎盤,膜狀胎盤等。主胎盤雖在宮體部,但副胎盤則可位於子宮下段近宮頸內口處,並且膜狀胎盤大而薄,直徑達30cm,能擴展到子宮下段,可能與胚囊在子宮內膜種植過深,使包蛻膜絨毛持續存在。
三、吸菸
相關研究發現,吸菸孕婦發生前置胎盤的危險性增加了2倍。
亦有研究報導,吸菸的數量與前置胎盤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吸菸量每天<10支時發生前置胎盤的可能性為0.8;吸菸量每天>40支時,發生前置胎盤的可能性為3.1。
主要原因是由於孕婦吸菸時暴露於尼古丁與一氧化碳中,容易導致低氧血症,從而引起胎盤肥大,由此增加了胎盤種植於子宮下段的危險性,導致前置胎盤的發生。
您或者您身邊的朋友在懷孕時有遇到過前置胎盤的情況嗎?當時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中留言,與我們一起探討。
點擊關注,歐陽主任與您分享更多女性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