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席老師
來源:習伴(ID:xiban2020)
最近,有不少父母來信說開始為孩子不聽話、學習拖拉等問題頭疼不已。
教育學家斯賓塞卻早就給了我們父母啟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你快樂,他也快樂;你煩躁,他也煩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換句話說,養孩子這件事,功課都在父母身上,唯有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能在愛的滋養中努力向上。
前不久,人民日報特意公布了「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並鄭重提醒:如果父母長期有以下行為,就算是好孩子也會被教壞。
趕緊和席席老師一起來看看有哪幾條吧。
1
家庭教育的8大雷區,你踩了幾個?
1.孩子犯錯當面袒護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但父母絕不能在人前袒護孩子。
這樣會給孩子一種「即使犯錯也有人撐腰」的感覺,使孩子全無是非觀與邊界感,甚至形成扭曲的世界觀。
2.輕易滿足無理要求
很多父母疼愛孩子,不知不覺就答應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長此以往,孩子會愈發不懂珍惜,也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在乎他人的感受。
3.允許孩子生活懶散
6歲、10歲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期,若此時父母允許孩子養成挑食、睡懶覺等不良習慣,極容易讓孩子在成長中形成容易放棄、不求上進的性格。
4.對孩子央求
一些父母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央求孩子,例如追在孩子身後餵飯等等,殊不知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強烈的優越感,同時讓父母威信盡失。
5.包辦替代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因此傾向於為孩子打點好一切,恨不得孩子穿什麼、吃什麼都要一一備好。
但父母對孩子生活過多的幹涉,會讓孩子在成長中失去自主權,自然也會不再勤奮上進。
6.大驚小怪
孩子是父母心尖上的寶,但卻不該過度緊張。
有一次,小侄子的手只是破了塊皮,連血都沒有流,表姐就緊張得不得了,長此以往,以至於小侄子越來越嬌氣,永遠都躲在父母背後,徹底變成了溫室的花朵。
7.剝奪獨立
每個孩子都有自理能力的萌芽期,如果父母此時替孩子遮擋了所有風雨,不讓孩子獨自面對困難,孩子則會形成家中霸道、外面怯懦的性格缺陷。
8.害怕哭鬧
小孩子一般會利用哭鬧來要挾父母,若是父母因為害怕孩子哭鬧便滿足各種請求,就相當於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了任性、自私的種子。
![]()
2
十年後,
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一個孩子未來的前途和家庭環境密不可分,要想孩子茁壯成長,父母則必須注重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那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1.親子關係和睦的家庭
當孩子與父母關係和諧,孩子便會有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能夠認真聆聽父母的建議,絕不會單純為了「叛逆」而犯錯。
2.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的家庭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夫妻關係是家庭中的核心,當夫妻關係位於家庭中的第一位,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
杜江每次回到家中,都會先擁抱霍思燕,並且從不吝於在孩子面前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愛,嗯哼也從小就學會了關心父母,格外懂事。
3.講規則的家庭
有句話說得好:愛與規則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
當家庭中存在固有的規則,例如用完東西需要放回原處等等,孩子會在規則中慢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不會被拘束,反而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有學習氛圍的家庭
父母每天玩手機,亦或者每天看書,哪個家庭的孩子會更愛學習呢?
答案當然是後者。
只有家庭中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孩子才更願意去學習。當父母以身作則,學習對於孩子來說也將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水到渠成的習慣。
5.有正能量的家庭
心理學認為,樂觀的父母會改變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說積極向上的話,不僅會養成孩子陽光開朗的性格,還會讓孩子面對問題時能第一時間思考如何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與逃避。
6.有儀式感的家庭
前段時間,鄧超帶著兩個孩子盛裝迎接落選白玉蘭獎的孫儷,孫儷心中失敗的遺憾瞬間被驕傲代替,滿滿的儀式感更令許多網友熱淚盈眶。
在每個節日裡,父母和孩子共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看似舉手之勞的儀式感,卻會讓孩子感受到家人滿滿的愛,以及內心最富足的安全感。
![]()
7.有界限感的家庭
沒有界限感的家庭,孩子在成長的「獨立期」往往會用叛逆來擺脫父母的控制,當父母用強權「綁架」孩子,孩子則極有可能用極端的方式反抗父母。
3
爸爸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作家沙拉曾在書中寫道:良好的家教是人生最好的起點,而父親的陪伴又是良好家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當父親看得長遠、眼界開闊,孩子自然不拘小節,擁有更高的志向。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既心酸又欣慰。
貴州一位留守女孩汪江玲,今年高考465分,如願考上了理想中的本科學校。
![]()
記者到家中採訪時,女孩臉上是燦爛的笑容,但一提起父親,她的眼眶立刻不爭氣地紅了。
原來,汪江玲家中有兄妹五人,她是第四個考上大學的孩子,父親的工作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
為了供孩子讀書,父親在工地搬過磚,去大街上擺過攤,如今在開網約車。
但即使家裡條件再差,他也從未想過放棄哪一個孩子。
看到來家裡提親的媒人,女兒們害怕父親將她們嫁出去,父親卻草草打發了媒人,讓她們安心讀書。
![]()
現在,學有所成的孩子幫父親肩負起了家庭的重擔,正在讀書的孩子也更加奮發圖強。
「知識改變命運」,是這位父親的信念,更是父親讓孩子出人頭地的決心。
如果說孩子的下限由家庭環境決定,那麼孩子的上限則由父親的格局決定。
每個孩子都如大海中航行的一葉小舟,父親的眼界就是孩子前行的方向,唯有父親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夠讓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穩步前行。
4
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
有人說:一個家庭幸或不幸,80%取決於女人。
因為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的風水,媽媽積極樂觀,孩子自然開朗懂事,媽媽暴躁易怒,孩子則會終日惶恐,變得膽小懦弱。
曾經,一個母親瘋狂飆車的視頻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位媽媽在駕車帶著兩個孩子時,發現丈夫出現在前面的一輛車內,可丈夫卻說自己在修手機。
得知丈夫說謊後,這位媽媽立即情緒失控,狂踩油門來追趕前車。
![]()
感受到媽媽的暴怒、車速的突然加快,兩個孩子害怕不已:
「媽媽,媽媽!你慢點!」「媽媽,我害怕!」
孩子撕心裂肺的呼喊都沒能喚回媽媽的一絲理智,仍然一路橫衝直撞。
最後,車輛撞上了前車、衝向路邊,兩個孩子更是嚇得魂都沒了,哭作一團。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兩個孩子在那短短的幾分鐘內經歷了怎樣的恐懼與無助,而媽媽的情緒失控又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陰影。
更可怕的是,如此偏激的媽媽,難保不會養出極端的孩子,影響他們的一生。
情緒穩定的媽媽,則是孩子的定心丸,無論任何時候,都能給孩子帶來溫暖與陽光。
網紅小朋友蜜糖,就曾因為爸爸說自己胖而發脾氣、摔東西,也許普通的家長會大聲呵斥,甚至以暴制暴。
但蜜糖媽媽並沒有憤怒,而是耐心地告訴孩子,胖寶寶也有可愛之處,不論你變成什麼樣,父母對你的愛都不會減少。
聽到媽媽溫柔的一席話,蜜糖的心情由陰轉晴,更懂得了自己不該亂發脾氣。
媽媽情緒平和,孩子也就更能笑對人生的種種不如意,內心裡好似生出鎧甲一般,無畏風霜雪雨。
![]()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
因此,每當孩子出了問題,父母首先應該自查,從根本解決問題,才能給孩子一個充滿愛與陽光的成長環境。
正如董卿所說: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成為什麼樣的人。
願所有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能不斷成長,不斷提升,收穫更好的自己,也能夠收穫更好的孩子。![]()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點擊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才能讓更多人看到哦!
版權說明:本文系習伴(ID:xiban2020)原創。育兒不只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項自我修行。培養自覺、自信、快樂、有愛心的孩子。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習伴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微信號:kehoubang001
![]()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