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伏在7月16日 貼敷市民可提前開單避免扎堆

2020-12-23 廈門網

  2020年三伏貼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中伏:7月26日、末伏:8月15日、補伏:8月5日

小朋友在廈門市中醫院貼三伏貼。(資料圖)海西晨報記者 唐光峰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黃琳 李琪彬)再過幾日,三伏天即將到來。又到了貼敷三伏貼的時節,廈門市中醫院提醒市民要提前開單,避免扎堆貼敷。

  三伏貼是在特定的穴位上貼敷藥餅,通過藥物對體表穴位的刺激,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扶正祛邪,從而調整全身體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廈門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謝俊傑介紹,市中醫院的「三伏貼」配方已沿用了50餘年,其以古方為基礎,又根據現代人的體質和閩南地域特點改進,深受市民歡迎。

  為何市中醫院的三伏貼能受到認可呢?謝俊傑表示,首先是優選藥材,標準配製。市中醫院三伏貼所使用的打粉藥物飲片,均優選自大型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符合國家藥典標準,並通過醫院製劑樓,按照嚴格的標準程序粉碎混合製成。其次是選取穴位,對症治療。專業的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症調整配方、選取穴位。最後是保證療效,提升安全。近年來,市中醫院加大對三伏貼的科研評價力度,並不斷規範和完善,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減少副作用的出現。

  院方表示,為方便市民前來貼敷,初伏當天上午,醫院停車場免費開放。此外,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請市民務必提前開單繳費;貼藥當日請攜帶發票、就診卡及病歷前往。

  【熱點問題解答】

  1.哪些人群不適合貼敷三伏貼?

  孕婦;處於疾病發作期,如發燒、咳血;對藥物過敏;皮膚長有皰、癤或有破損;患嚴重皮膚病;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短時間貼敷會大量起泡者;瘢痕體質者。

  2.每次貼敷多久合適?

  因人而異,一般兩個小時後可將藥膏取下。初次貼藥者、皮膚敏感者及小兒,可在有灼熱感時取下,約為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如果皮膚已潮紅,說明藥物已起效。

  3.如何讓三伏貼療效更好?

  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發物;貼敷以三年為一個療程,病程長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貼敷後,應避免太陽暴曬、空調冷氣直吹,四個小時內不要洗澡或接觸涼水。

  【相關連結】

  各科室貼敷治療範圍

  1.針灸科

  治療範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習慣性感冒、慢性咳嗽、慢性虛寒型胃腸炎、慢性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肩頸痛、陽虛所致肢體寒涼症、老寒腿等。

  貼敷地點:門診一樓骨科候診區

  2.兒科

  治療範圍:體虛反覆感冒、小兒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連續治療3年,效果更佳;發熱兒童要經過醫生判斷再貼(建議貼敷年齡為2歲-14歲)。

  貼敷地點:住院部一樓大廳

  3.脾胃病科

  治療範圍:虛寒型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症候群、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陽虛型體質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貼敷地點:門診一樓骨科候診區

  4.呼吸內科

  治療範圍:慢性咳、痰、喘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肺間質纖維化、慢性咳嗽;慢性咽炎、反覆感冒;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虛寒體質。

  貼敷地點:門診一樓骨科候診區

  5.耳鼻喉科

  治療範圍: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體虛易感冒、耳鳴等。

  貼敷地點:三樓耳鼻喉科

  6.眼科

  治療範圍:體虛反覆長麥粒腫、小兒及成人過敏性結膜炎、反覆發作的葡萄膜炎、乾眼症、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等。

  貼敷地點:三樓眼科門診診區

  7.婦科

  治療範圍:月經不調、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慢性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後遺症)、肥胖、多囊卵巢症候群、不孕症、輸卵管不通/通而不暢,以及體弱多病、調理保養者。

  貼敷地點:門診一樓骨科候診區

  8.治未病科

  治療範圍:適合冬病夏治的虛寒型人群,如體檢發現和體質辨識發現的陽虛型、寒溼型肺系疾病、痺病人群,以及長期體質虛弱、脾胃失調的亞健康人群等。

  貼敷地點:門診一樓骨科候診區

  9.心血管內科

  治療範圍:虛寒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穩定期及虛寒體質的中醫調治。

  貼敷地點:一樓住院大廳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三伏貼開始了 今年貼敷 每個市民有「專屬時段」
    今年貼敷每個市民有「專屬時段」三伏貼開始了,一共要貼四次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7月16日是正式入伏的日子,標誌著「冬病夏治」模式正式開啟。海慈醫療集團九個科室推出冬病夏治特色診療項目,組合療法深受市民喜愛。與往年市民扎堆到醫院爭貼三伏天第一貼的景象不同,今年到海慈醫療集團貼敷的每位市民都有一個專屬時段。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市民到醫院貼敷需要在網上提前預約,分流錯峰就診。冬病夏治簡便廉驗,近年來廣受市民青睞。
  • 青島市民開貼三伏貼 注意:今年需貼敷四次 提前預約再就診
    半島記者 齊娟7月16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以往許多市民扎堆來到醫院,爭貼三伏天第一貼。不過,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市民前來醫院貼敷需要在網上提前預約,錯峰分流就診。另外,島城許多家醫院推出冬病夏治特色診療項目,組合療法深受市民喜愛。
  • 連雲港市中醫院2020年冬病夏治三伏貼7月16日開貼
    7月16日港城將迎來「頭伏」,又到了全民備戰高溫的時候了。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階段,也最適合調整人體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預防和減少冬春季多發疾病。俗話說,冬病夏治三伏貼,穴位敷貼正當時。具有36年「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經驗的市中醫院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貼也即將開貼。
  • 冬病夏治|2020年三伏貼貼敷7月16日開始,這些婦科疾病可嘗試三伏貼...
    婦科三伏貼貼敷適應症三伏貼,於三伏天陽氣最旺之時,將經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脈、調理臟腑功能的效果,主要用於治療:1.2、若貼敷局部皮膚無反應,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3、如果敷後局部灼熱刺痛難忍,可及時揭下。貼敷處起皰時,可酌情處理,儘量避免使用燙傷膏或消炎止痛藥,以免減輕療效。4、貼敷當日戒酒,避免辛辣、寒涼、海鮮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及冷水浴。
  • 招遠500多名市民完成「冬病夏治」三伏貼首貼貼敷
    膠東在線7月20日訊(通訊員 原曉東) 7月16日是頭伏第一天,煙臺招遠市中醫醫院一大早就迎來了排隊貼敷「三伏貼」的市民。有的是現場排隊貼敷的,而更多的市民則是通過預約登記直接參與貼敷。有的家庭一家三口都來貼敷,「三伏貼」越來越被市民了解和接受。
  • 今年三伏貼要貼4次 不必每伏第一天貼(圖)
    每年三伏是傳統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季節。許多需要貼敷治療的市民紛紛湧向醫院。尤其是頭伏的第一天,各大醫院貼敷人爆棚,男女老少幼「扎堆」貼敷,不僅使醫護人員忙得馬不停蹄,汗流浹背,而且也讓排隊等候的貼敷者心慮焦躁、苦不堪言。可與之相反的是入伏第二天、第三天,貼敷門診就像大海退了潮,一下變得冷冷清清。為什麼人們都爭著搶著非要在頭伏第一天貼敷呢?每伏第一天貼敷才最好嗎?
  • 冬病夏治正當時 縣中醫院免費為市民貼敷「三伏貼」
    新田新聞網(記者 陳安 通訊員 何麗英)7月16日是今年入伏的第一天,新田縣中醫院開展冬病夏治免費貼敷「三伏貼」惠民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前來貼「三伏貼」的市民絡繹不絕。這也是該院自2012年率先在全縣開展冬病夏治三伏貼特色療法以來,連續九年免費開展三伏貼活動,為民眾貼敷了近2萬餘人次。此次活動,旨在宣傳中醫「未病先治」理念,發揮「三伏貼」冬病夏治中醫特色優勢。按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該院對前來貼敷的市民實行「綠碼通行+測量體溫+實名登記+佩戴口罩」進入,並提醒大家保持間距、避免聚集。
  • 冬病夏治|升級特色貼敷!新區中醫醫院康復科2020年三伏貼7月16日...
    不同疾病、不同體質狀態選擇不同的貼敷腧穴,康復科貼敷醫生均經專業培訓,擁有多年貼敷經驗,熟練掌握開穴方法,為患者現場辨證選穴,保證貼敷療效。開展貼敷活動十多年來,康復科醫護人員憑藉過硬的技術,辯證貼敷,取得顯著療效,所以每年前來貼敷的人非常多。市民2:主要治啥呀?醫生:各種冬季易犯的慢性病均可治療,比如...
  • 又到「三九貼敷」時,市民可提前預約嘍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田勇 通訊員 殷曄 太原報導三九將至,太原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2020年「冬病冬治」三九貼敷體質調理開始預約。12月13日,記者從該院了解到,市民可通過電話、現場等方式進行預約。三九天,是指從冬至逢壬日算起的三個寒天,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具體計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為起點,每「九天」算一「九」,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便是「三九天」,中醫認為此時人體陽氣斂藏,氣血運行緩慢,毛孔閉塞,各種「冬病」容易發作。
  • 2020年7月16日三伏貼開始貼敷,可提前預約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對於某些寒性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腹瀉、關節冷痛僵硬、怕冷、體虛易感等而言,「冬病夏治」可以通過夏季提前的預防和治療,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症狀和病情。
  • 今早許多市民到中醫院貼"三伏貼" 錯過者兩個時段可補貼
    -市中醫院兒科的「伏九貼敷」。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龔小莞 通訊員 李琪彬 圖/劉東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段,中醫認為這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機會。今天是初伏,早上6點40分,就有許多市民到市中醫院針灸科排隊貼「三伏貼」,17名醫生和14名護士現場為市民服務。一個多小時就有近200人貼了「初伏貼」。  兒科的貼敷上午7點半開始,有10名醫生和4名護士為孩子們貼敷。兒科的「伏九貼敷」主要用於治療體虛反覆感冒、小兒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針對的是呼吸道系統的疾病。
  • 本月13日「三伏貼」敷頭貼
    當前位置:首頁 >> 城事 2013.07.11 星期四 本月13日「三伏貼」敷頭貼 找不準穴位影響療效 過敏體質不宜貼敷 作者:崔丹
  • 今年三伏貼的時間表來了!專家提醒:這些人群不適合貼
    ↓↓↓2020年三伏貼時間表初伏:7月16日中伏:7月26日末伏:8月15日補伏:8月5日三伏貼是在特定的穴位上貼敷藥餅2.每次貼敷多久合適?因人而異,一般兩個小時後可將藥膏取下。初次貼藥者、皮膚敏感者及小兒,可在有灼熱感時取下,約為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如果皮膚已潮紅,說明藥物已起效。3.如何讓三伏貼療效更好?
  • 初伏第一天,即墨市民排隊貼敷「三伏貼」
    實習生 姜雅晶 半島記者 王磊醫生給患者貼「三伏貼」。7月16日,即墨區中醫醫院開始為患者開藥「冬病夏治三伏貼」。記者在中醫院看到,初伏第一天患者到場貼敷「三伏貼」的人數就爆滿。醫生介紹,中醫認為夏季氣溫高正是身體扶正固本的好時機,因此推廣貼敷三伏貼,「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認識到了三伏貼的優勢,貼三伏貼的人數也是每年遞增。」。16日上午記者來到即墨區中醫醫院門診三樓的針灸科,針灸科門口排著長隊,每個年齡段的患者都有。每位患者進科室以後先繳費,「三伏貼」一共分為四貼,包括初伏、中伏、閏中伏和末伏。
  • 最全三伏貼貼敷指南,果斷收藏!
    如何貼三伏貼才正確?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今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6日、7月26日、8月15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
  • 今日入伏,菏澤市中醫醫院「三伏貼」火熱貼敷中
    7月17日訊(記者 王文文)從今天開始進入三伏天,為提高市民「冬病夏治」的預防理念,菏澤市中醫醫院中醫特色治療康復中心、兒科於今天(7月17日為頭伏第一天)開貼「三伏貼」。貼敷現場,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為市民認真貼敷,並交待注意事項。據了解,三伏貼每一伏期間選擇一天(儘量前三天,療效最佳)進行貼敷治療,每次貼敷間隔7-10天。  早上6時許,市中醫醫院中醫特色治療康復中心就已經有少數市民在等著貼敷,該院針灸推拿科主任鄧海霞也到達醫院,開始著手準備三伏貼準備工作。
  • 入伏首日「三伏貼」火了!貼敷療法適合兒童嗎?
    本文約1505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今天(7月16日)是入伏首日,意味著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開始了。
  • 7月16日入伏,「冬病夏治」受追捧市中醫院三伏貼貼敷火熱進行中
    祛除寒邪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7月16日入伏,當天,在威海市中醫院,近20個科室均迎來了絡繹不絕的三伏貼貼敷市民。市中醫院針對不同體質人群進行「量身定做」的個體化三伏貼貼敷,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讚。「我一到冬天就感冒咳嗽,在針灸二科連續三年行三伏貼貼敷,效果非常不錯,去年冬天幾乎沒怎麼咳嗽。」16日上午9時許,在市中醫院針灸二科,正在行三伏貼貼敷的張女士說,「為了鞏固貼敷效果,今年是我第四年貼敷三伏貼了。」針灸二科醫生為市民貼三伏貼。
  • 淮安市中醫院12月21日開始「三九貼敷」
    「三九」是冬病冬防、穴位貼敷的最佳時機,此時施貼有助於固護陽氣、抵禦外寒,從而起到扶正祛邪與調補陰陽、治療虛寒性疾病和強身健體的作用。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淮安市中醫院目前已充分做好準備,將在「三九」第一天為患者進行「三九貼敷」,以特色中醫藥為廣大市民送去冬日養生、防病治病的溫馨呵護。日前,該院專家就市民關注的相關問題予以解答。
  • 三伏貼開始預約!「冬病夏治」好時機
    從下周四(7月16日)開始,就進入了傳統的農曆三伏季了,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通過三伏貼可以起到治療疾病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北京市各大中醫院、綜合醫院中醫科的 「三伏貼」項目,已經開始預約,市民即日起可以預約繳費,並在醫院規定的時間範圍內去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