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比《明日之子樂團季》、《乘風破浪的姐姐》好看?
原因是它的多元性,不同的音樂人帶來不同的音樂風格,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那麼,他們到底誰是俗不可耐的「下裡巴人」,誰又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
01重塑的「陽春白雪」和五條人的「下裡巴人」
「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出自戰國楚人宋玉的《對楚王問》,講的是曲高和寡的事。
那麼五條人和重塑,到底誰是曲高,誰是和寡呢?
回到節目中,重塑在33隻參賽樂隊的內選中排在後海鯊魚後面,屈居第二;而五條人,從出場到演出以前沒人知道他們是誰。從圈內的知名度來說,重塑是「下裡巴人」的。
從對音樂的態度來說,重塑的音樂屬於精密的計算音樂,表演上追求毫無誤差完美的舞臺表現,可以說他們是樂壇的人工智慧。而五條人則用塑膠袋做自己的樂隊logo,他們可以在編導不知道的情況下臨場改變自己要唱的歌。但從音樂有感而發的本質上來說,五條人是「陽春白雪」的。
說回logo,重塑的logo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代表的是穩定、嚴謹。五條人的logo是紅色的塑膠袋,而且是被丟棄的那種,塑膠袋代表隨性、自然。從中國易經玄學的角度來講,重塑是八卦裡的代表預知的爻,五條人則是中間代表自然未知的太極。誰「陽春白雪」,誰「下裡巴人」,一目了然。
再從西方哲學的角度來看,五條人的行為和歌曲類似於犬儒主義,而重塑則帶有柏拉圖主義的色彩。從當代人的認同感來說,柏拉圖是被大眾接受的,犬儒則是「曲高和寡」的。
回歸歌曲,重塑說他們的音樂是符合邏輯性的,不存在什麼靈感的,在觀眾的眼裡他們的音樂確實是高級感的,同時他們做的音樂也確實像大廈一樣,宏偉壯觀。我們再來聽五條人的音樂,他們說他們是市井的音樂,是塑料感的音樂。從建築的角度來形容,一個大廈,一個草廬;一個草廬結界,一個鋼鐵森林;一個下裡巴人,一個陽春白雪。
從成長之路來講,假設他們兩組人的音樂之路,年輕時他們一定都是熱愛音樂的,重塑受古典音樂影響,走學院派路線;五條人則沉浸在下裡巴人的流行音樂裡,走的是口水歌路線。
但在繼續前行的路上,重塑脫離古典走上後朋克之路,後朋克其實跟現代交響樂類似,它們都認為音樂是可以生產出來的而且必須是結構性很強的,他們都希望通過技術手段,脫離或說超脫音樂的本質,而這種超脫的終極目標是機器可以學習音樂,也就是說以後的人工智慧可以做出比他們更好、更完美的音樂。
五條人則從市井走來,他們開始用音樂思考人生的喜怒哀樂,描繪生活的陰晴圓缺,在他們的眼裡音樂的美更多的在於它的殘缺,在於它的可生長性。聽他們的歌你會看到生活中的場景,想起某個人,進而想起某個生活過的地方,最後想到這個社會的芸芸眾生。
所以,重塑的音樂是具象的某個東西,五條人的音樂則是生命、生活,一個小到「下裡巴人」,一個大道「陽春白雪」。
02兩個極端,兩種極致,殊途同歸
歸結,兩者其實都是高手,兩個極致的高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都是「陽春白雪」的,同時又都是「下裡巴人」的。有時就像夜空中的煙火,又像白日裡的烏雲壓寨,你不能說誰好或者誰壞。
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它有無限的可能性,也有無限的表達方式,終結就是你如何將它做到極致,因為極致產生美,美則是所有藝術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