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被寶寶「困」在家中?社交與養娃兼顧,聰明媽媽做法值得借鑑

2020-12-11 騰訊網

小趙在有寶寶以前是個十足的社交達人,然而有寶寶以後一切都不同了。哺乳期間因為要經常給寶寶餵奶,小趙平時沒什麼事情基本不出門,偶爾外出一次,也要背上被寶寶用品塞得滿滿當當的包!期間有不少朋友試著約她出門玩,但考慮到種種原因,她最終都沒有出門。像小趙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難道「養娃」還是「社交」在媽媽們面前真的就是一個單項選擇題麼?並不是這樣的,其實媽媽若用對方法,養娃和社交是可以兼得的。

巧解哺乳問題

給寶寶餵奶可以說是絆住媽媽社交步伐的最大「障礙」,要想實現社交、養娃兩不誤,媽媽首先就要解決餵奶問題。那麼如何保證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寶寶也能吃得飽呢?答案顯而易見,要麼吃奶粉,要麼存母乳。但母乳對寶寶成長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建議媽媽外出時不妨提前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來儲存起來,寶寶餓的時候,讓家裡人餵給他吃。

關注日常儀表

因為育兒工作比較忙碌,所以疏於打理自己儀表的媽媽真不在少數!對自己日常儀表的疏忽,某種程度上會導致媽媽對社交場合的恐懼,慢慢迴避社交這件事,最後媽媽就會「被迫」放棄社交。所以,媽媽在育兒過程中,也要儘量關注到自己的日常儀表,堅持皮膚清潔,保持髮型規整,日常衣物要勤換洗,遠離邋遢,保持足夠的自信,這樣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從容出門社交。

適當提前規劃

有寶寶以後,媽媽的時間很大一部分要分給他,而且還存在像因為寶寶生病、哭鬧等情況不能出門的不確定性,所以養娃時候,媽媽要想出門社交,就最好能提前做規劃。比如,如果朋友想約你出門逛街,時間最好放在周末,這樣丈夫和家裡人都可以照顧寶寶;和朋友出門吃飯的話,可以提前訂好餐廳,避免在外邊浪費太多時間,保證能夠按時回家等等。

改變社交方式

在沒有寶寶以前,媽媽和朋友的聚會方式比較隨心所欲,甚至出門旅遊都是說走就走。但是有寶寶以後,家長要想兼顧社交,就要學會變通,比如社交儘量控制在一天以內,去的地點不要太遠等等,在這些條件滿足的前提下選擇娛樂方式。如果條件允許,帶著寶寶進行家庭社交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的來說,寶媽最好不要覺得養寶寶是自己生活的全部,社交什麼都是可有可無的,人畢竟是社會化的動物,當你終於覺得自己養孩子任務完成以後,再去和其他人溝通聯繫,那就難免產生脫節感,更何況只要方法得當,是可以兼顧養娃和社交的,何不試試呢?

相關焦點

  • 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擔心寶寶,中途回家「查崗」的媽媽很生氣
    導讀: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擔心寶寶,中途回家「查崗」的媽媽很生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擔心寶寶,中途回家「查崗」的媽媽很生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ins上一位媽媽漫畫吐槽養娃辛酸,當媽真心不易!你中幾個
    昨天寫了一篇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古巨基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說,在過去的八個月裡,自己和妻子倆人每天24小輪替盯著寶寶睡覺,生怕寶寶趴睡窒息。網友媽媽:我前三個月都是戴著眼鏡睡的(近視媽媽)。看完這些,再想想自己當時養孩子,也是如此,看著寶寶睡得很香很穩,就會不自主的把手放在寶寶鼻子上試試。只能說:「當媽媽」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也並不像外人看到的那麼簡單和美好。
  • 寶寶晚上總驚醒?媽媽別緊張,這其實是娃變聰明的表現
    閨蜜跟我抱怨說:寶寶都快兩個月了,每天晚上睡覺特別容易醒,聽到他哭我就心疼,真沒睡幾個好覺。還問我有沒有辦法能改善一下寶寶的睡眠狀態,還擔心娃晚上老醒會不會影響發育。我趕緊安慰她不必過於擔心,寶寶半夜總醒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毛病。寶寶容易醒,可能更聰明寶寶的睡眠的打開方式跟大人有所不同,他在睡眠之前會先進入快速眼動階段。
  • 在家帶娃瀕臨崩潰 好孕媽媽育兒嫂「三位一體」服務擊中需求軟肋
    (原標題:在家帶娃瀕臨崩潰 好孕媽媽育兒嫂「三位一體」服務擊中需求軟肋)
  • 家裡3個地方越亂,娃越聰明,媽媽的「瞎勤快」是在扼殺寶寶天分
    親自帶娃的媽媽都知道,只要有娃在家,家裡就別想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所謂「弄亂5分鐘,收拾2小時」,你辛辛苦苦整理半天,稍一不注意,娃就會給把你的勞動成果搞得亂七八糟。經常有媽媽為此而發愁,還訓斥寶寶,怎麼這麼不聽話不懂事?其實,媽媽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問題,家裡的3個地方越亂,娃就越聰明,對寶寶來說,亂並不是什麼壞事。
  • 寶寶入園第一天,聰明媽媽這樣做,孩子愛上幼兒園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在腦子裡產生一種幼兒園很好玩的積極心理,從而渴望幼兒園的快樂生活。聰明媽媽和寶寶對話,都是有些小心機的,句句都能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作息變化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和寶寶在家也會不一樣,剛入園的時候,大多數寶寶沒有辦法適應這個節奏,可能會出現午睡時候睡不著,起床時間不想起的情況。
  • 寶寶看到媽媽就不乖?面對無比黏自己的寶寶,聰明的媽媽會這麼做
    自從有了娃,媽媽們開始深深體會到了啥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戀愛結婚時,是我們對著娃爹作;有了娃之後吧,那些年作過的「不乖」,娃加倍奉還了,這叫啥世道呀。確實,很多寶寶在外人甚至爸爸和長輩面前,乖巧得像只小綿羊,一看到媽媽瞬間變了個人,各種鬧騰,各種作,還哭哭啼啼(都是假哭,假哭!)怎麼回事?媽媽們那份「娃很需要我」的喜悅剛剛有點苗頭,就被作沒了。為啥寶寶看到媽媽就不乖?
  • 跟閨蜜的下午茶時間,不想寶寶感到被冷落,媽媽可以試著這樣做
    有了寶寶以後,總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就連跟閨蜜的聚會時間都縮減了不少,從以前的逛街、看電影、吃美食只能改版為在家裡喝個下午茶了。就這,還得隨時關注著寶寶的一舉一動呢,就擔心寶寶會遇到危險或者鬧情緒。為了兼顧帶娃和社交兩者平衡,我也是沒少做努力,不過,還好聰明如我,這件事現在已經被我妥妥的給處理好了,快來為我的明智之舉點讚吧!
  • 世界育兒大賞,外國媽媽的做法哪些值得學習
    這些方法有些在我們看來千奇百怪,有些則比較科學合理,值得借鑑。世界辣麼大,帶你去看看。今天就讓辣筆為你揭開世界各國媽媽的育兒經吧。而且美國媽媽還有一個值得借鑑的小妙招,可以讓孩子安睡整晚不起夜,那就是晚上不餵食。其實寶寶夜裡消化食物的速度很慢,吃了東西就會拉尿,自然起夜次數就多。遇到消化不良還會感到不舒服而哭鬧。美國媽媽的這個方法大人孩子睡得都好,寶寶也不容易發胖。
  • 組圖體驗:媽媽不在家,爸爸帶娃路子有多野,寶媽:是親生的嗎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媽媽不在家,爸爸帶娃是怎樣的?1、(如上圖)帶娃出行怎麼看住娃?寶寶的掙扎頂個「球」用,「媽見打」系列一號會員選手。4、想要專心看電影了怎麼辦?你肯身後這面牆,像不像黏住寶寶的床?5、媽媽帶娃都是先把孩子餵飽,自己再吃,而到了爸爸,多半是「你愛吃不吃,反正不能餓著自己」。
  • 為啥媽媽不在,寶寶乖得很,而媽媽在時,娃就開始「花式作妖」?
    而且陪伴的過程中,只要不按照孩子的要求來,絕對又開始發脾氣。每當婆婆看到寶寶這樣,就開始嘮叨小梅,說她不會帶孩子,甚至讓小梅等到娃睡了再下班回家。面對寶寶的作妖和婆婆的嫌棄,讓同事委屈不已,明明沒做錯什麼,卻變成了這樣的局面。
  • 在家忙壞了的媽媽,如何獲得更多自己的時間?
    對於新手媽媽,一天的時間難免會被娃切割得七零八碎,尤其是面對那些還需要頻繁餵奶且無法獨自娛樂的小月齡寶寶。沒有完整的休息時間,沒有自我娛樂的放鬆時間,更別提豐富自我的充電時間了,這些均與新手媽媽無緣。9個月前,當我從月子中心出來第一次要全盤接手娃的所有事情時,我也因為每天碎片化的生活感到煩躁挫敗,甚至展開了報復性的熬夜。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是智商變高的信號,媽媽別誤會娃了
    寶媽就是這樣子,從原來的溫柔媽媽,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惡魔媽媽」。「惡魔媽媽」都是如何對待寶寶的壞習慣?一吼二叫三制止,四打五罰六曬娃。「惡魔媽媽」看見寶貝出現一些壞習慣,最初時,寶媽會吼娃。如果娃不聽,寶媽會跟娃叫喊。娃再不聽,寶媽就會上手制止娃。
  • 為什麼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心理學家:這是娃聰明的表現,別動怒
    其實都不是,心理學家發現,「打臉」其實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所以寶媽們千萬別動怒哦!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其實是聰明的表現:孩子用手去拍人並不是一種攻擊的行為,而是在不停地探索世界,嬰幼兒看到自己比較熟悉的東西之後,就會用手去觸摸。
  • 在家帶娃瀕臨崩潰 好孕媽媽育兒嫂"三位一體"服務擊中需求軟肋
    一方面,照護寶寶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年輕父母很難承受,他們作為自我意識覺醒的一代,不願意讓養娃佔據全部的個人空間。另一方面,處於事業上升期的他們,也不願意因為孩子降低自己的職場參與度,實現工作的"迫降"。因此,尋找一個靠譜的人來帶娃成為他們最迫切的需求。
  •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讀幼兒園了,媽媽卻患了「分離焦慮症」
    首先,全職媽媽是一份偉大的職業。能夠放棄自己的工作,選擇全職帶娃的女性都值得人尊敬。但是不得不說,大部分全職媽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身的生活圈子比較小。帶娃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每天圍著娃打轉,生活重心全在娃身上,媽媽每天憂心的都是娃的吃喝拉撒睡,哪裡還有時間去想東想西,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記得有一次,我向堂姐吐槽娃每天纏著我,都沒有自己的時間。堂姐跟我說,你別嫌棄,等到娃上幼兒園了,你還會不習慣沒人纏著你呢。
  • 誰帶娃誰弱勢?全職奶爸離婚引發網絡熱議,道出無數媽媽辛酸!
    這可能是媽媽們最令人心疼的一點:養娃的辛苦,她們說了,會被罵「矯情」;不說,就沒有人來心疼。所以,大部分的媽媽是沉默又崩潰的。現實是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生出來之後,根本沒有其他情緒,最大的感覺就是自己終於活過來了!然後想睡覺!但是把娃生出來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把娃養大,才是媽媽之旅的終極目標。當媽之後,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媽媽用一組漫畫吐槽養娃不易,7張對比圖張張戳心,你中了幾個?
    網上就有一位媽媽用漫畫的形式,吐槽了養娃的不易。媽媽用一組漫畫吐槽養娃不易,7張對比圖張張戳心,你中了幾個你一離開寶寶的視線,寶寶就會生出十二分警覺,哭著喊著,大一點的孩子甚至還會屁顛屁顛的跟過去。所以媽媽上廁所都不能好好上,還要給孩子帶著,孩子年紀小,啥也不知道,只知道媽媽抱著自己,看著媽媽傻笑。
  • 應對哄睡困難戶寶寶,照書養vs照豬養
    橘媽:「是呀是呀,我最近也被這個問題困擾,抱寶寶抱得腰都直不起來了,可沒辦法,我家就只有我在家,專職帶寶寶,再困再累,寶寶哼唧一聲,自己也得爬起來抱。」小瑞媽家有二寶,大寶現4歲,二寶現一歲多,從大寶的哄睡困難戶,到現在二寶的十分鐘哄睡,瑞媽也是踩了不少坑,在這裡,小瑞媽分享一下自家的寶寶哄睡記:先來說說大寶吧,作為新手媽媽,生娃後,我也是到處查資料、翻書籍,自認為把各種養娃技巧,了如指掌,但現實卻是狠狠打了我一個巴掌,照書養,除非是書本裡的寶寶,太理想化了。我家大寶跟欣媽家寶寶就屬於同款寶寶。
  • 「倔強自立」的媽媽,堅持辭職帶娃,現實給她上了一課:悔不當初
    如果說婚姻給女性帶來的是生活環境的變化,那麼生育對媽媽們來說就是決定人生走向的一件事情。孕期肯定是不能受累的,孕晚期也不能工作了,產後寶寶離不開媽媽的那段時間,也不能全身心的回歸工作。有些媽媽就會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全心全意的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