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到底有多痛在承受範圍嗎?了解產程3階段助媽媽順利生產

2020-12-20 寶寶知道

自然產給人的印象不外乎有:以為快要生了,去到醫院卻被退貨、待產時間可能拖很長、產婦不知要痛多久,甚至還擔心最後是否要剖腹產?那麼產前不妨花點時間認識產程,了解在生產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哪些事情,做好準備,相信可減少不必要的恐懼!

產程,即為生產過程,臨床上,將產程分為3階段。

第一產程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

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動期,潛伏期是指開始規則陣痛後到子宮頸開3公分,潛伏期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當產婦有規律的宮縮頻率:初產婦每3至5分鐘、經產婦每5至7分鐘宮縮1次,加上子宮頸口擴張至3公分(經內診檢查),多可入院待產。

至於活動期,則是從潛伏期之後到子宮頸全開(從開4到10公分),此階段的宮縮頻率更為密集,約每3分鐘1次,每次持續40至60秒,而子宮頸口擴張的狀況為:初產婦每小時約開1.2公分以上,經產婦則為1.5公分以上。由於每位產婦的狀況不同(如:骨盆、胎兒大小與收縮力道),活動期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普遍來說,初產婦平均耗時6至8小時,經產婦為4至6小時。

如果產婦使用減痛分娩,活動期的時間往往可能要再多1至2小時,雖然會讓產程變得較長,但不會那麼痛,產婦可以優雅地待產,好好休息以養精蓄銳,等到第二產程再用力。

特殊狀況

產程遲滯:通常在第一產程中,子宮頸每小時擴張不到1公分即稱為產程遲滯,但實際狀況仍需要醫生評估。醫護人員會適時透過內診了解子宮頸擴張的進展與評估收縮狀況,若有需要,會透過以下方式試著改善子宮收縮狀況:

1. 注射藥物:想要順利自然生產,子宮收縮若少了有效的力道與足夠的頻率(約3分鐘收縮一次),將可能延長待產時間,因此,醫生會考慮使用藥物以漸進式加強子宮收縮的強度與頻率,避免因產程延長過久而須改剖腹方式生產。

2. 人工破水:對於還未破水的產婦,會考慮以人工破水刺激子宮以促進產程有所進展。同時,檢查羊水顏色,了解胎兒是否有特殊狀況。

胎兒心跳不穩定:透過胎心音監測,了解胎兒心跳是否有異常減速的狀況。如果胎兒狀況不佳,儘快讓胎兒出生為處置原則。

是否從自然產轉為剖腹產,必須綜合產婦與胎兒的心跳狀況等因素進行評估,只要達到標準,就會考慮改採剖腹產,如:子宮頸全開且用力2小時,但胎頭仍未下降;待產5小時,子宮頸擴張沒有進展

但產程變化有時瞬息萬變,實際是否改以剖腹產,需因個別狀況決定。面對生產的未知數,自然生或是剖腹產的決策要有醫生和病人雙方共同參與,醫生提出醫療處置的實證資料,病人則提出個人的喜好與價值觀,彼此交換資訊討論,共同達成最佳可行的生產方式。

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娩出

產婦於此階段,每隔1至3分鐘會感到陣痛1次,每次持續60~90秒。一般而言,初產婦在2小時以內,經產婦在45分鐘以內會分娩。通常在子宮頸全開後,確認胎頭下降的狀況,以評估送上產臺生產的時機。

第二產程可說是最辛苦的階段,產婦要用力,家人要陪產。此外,也是產房護理師發揮價值的時刻,因為產婦必須在適當的時間用對力氣,才能順利娩出胎兒,這就有賴經驗豐富的護理師指導產婦,配合每一次的子宮收縮用力,讓胎頭隨著子宮收縮及子宮頸的擴張而下降。歷經第一產程貼身且長時間的陪伴,護理師對產婦的個性有所了解,懂得掌握方法協助產婦何時該用力、怎麼用對力氣,好讓產程進展順利。若有進產房陪產的丈夫或家人,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了解如何給予產婦最大的支持力量。

為了方便胎兒娩出,通常需要幫初產婦剪會陰,剪會陰之前,會先打局部麻藥,再視產婦用力狀況,適時剪開會陰;至於經產婦,則未必需要剪會陰。

特殊狀況

若出現胎頭遲遲降不下來,胎心音又不穩定的狀況時,為了確保胎兒平安,醫生會視狀況評估適當的處置方式:

胎頭夠低時:考慮使用真空吸引器或產鉗等器具,協助胎兒可儘快娩出。

胎頭仍高時:立刻轉以剖腹方式生產。

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

胎兒娩出後,相信產婦與丈夫莫不專注寶寶的狀況,期待護理師能夠趕快完成相關處置,將寶寶抱到胸前進行親子肌膚接觸。然而,此刻另有護理師在胎兒娩出後,在點滴中注射子宮收縮劑,幫助子宮收縮,順利讓胎盤娩出,並預防產後大出血;主治醫師則注意胎盤娩出狀況。

一般來說,胎兒娩出後,大約5至10分鐘,至多不超過半小時,胎盤即會娩出。為預防產後大出血,WHO(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第三產程積極處理的建議,包括:

給予預防性的子宮收縮劑:透過肌肉注射或以點滴方式給藥。

牽引臍帶:在分娩胎盤時,以持續有控制的力量牽引臍帶,讓胎盤自行娩出。

子宮按摩:在胎盤娩出後按摩子宮。

胎盤娩出後,確認胎盤的完整性,並檢查子宮內是否有殘留胎盤組織,之後則進行會陰縫合,由於會陰裂傷的程度不一,縫合的難度與時間有所不同,縫合完畢後,護理師會衝洗傷口,至此,生產過程告一段落。

特殊狀況

胎盤滯留或剝離不全:雖然產前可評估嚴重的植入性胎盤,但有些植入性胎盤因胎盤位置在子宮後壁,超音波不易掃描到,就難以在產前檢查得知。當胎盤與子宮剝離不夠完全時,會試著以手伸進子宮剝除,請麻醉科醫生協助,藉由麻醉藥物讓子宮放鬆,產科醫生則在超音波的引導下,利用手或器械進入子宮移除胎盤組織。

產後大出血:判斷出血原因為何,包括:子宮收縮無力、胎盤滯留或植入性胎盤、產道撕裂傷與凝血功能不全等,確定原因以進行適合處置方式,以發揮止血效果。

產後觀察重點

產後,會先讓產婦待在產後恢復室,除了觀察生命徵象、子宮收縮狀況外,產後解尿是否順暢也在觀察項目之內,因胎頭下降,擠壓到膀胱,而使膀胱暫時出現功能失調,若在4至6小時內未上廁所,就要放置導尿管,避免尿液積在膀胱內而影響子宮收縮,甚至造成子宮出血。

此外,產後第一次下床,要慎防跌倒,下床前,慢慢改變姿勢,先將床頭搖高,靠著坐幾分鐘,再到椅子上坐一下,試著起身,確認無虞後才緩緩踏步移動。若要上廁所,建議有人陪著為宜。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順產有3個產程,每個產程有多痛?
    導讀:對於很多孕媽媽來說,越是到了臨產的時間就越是會難免的緊張和焦慮,尤其是準備順產的孕媽媽,面對將要發生的順產分娩,總是沒由來的擔心和害怕。而很多媽媽對於順產分娩的唯一印象和評價就是——痛,就好像同時折斷12根肋骨一樣。
  • 孕婦須知:順產有3個產程,每個產程究竟有多痛?需要特別注意什麼
    嫂嫂馬上快到預產期了,因為是第一次懷孕,她就特別擔心,總是不停地問我,聽說順產有3個產程,那每個產程究竟有多痛呢?相信每個快要生產的準媽媽都會特別緊張和害怕,其實順產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我順產生過兩個寶寶,感覺順產的1、2產程是最難熬的,而等寶寶從肚子裡出來那一刻,瞬間就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一、順產有3個產程,每個產程有多痛一般順產主要有3個產程,分別是宮頸口擴張期(宮縮陣痛)、胎兒娩出期(正式分娩)以及胎盤娩出期。
  • 順產有多疼,一般人能承受住嗎?
    順產有多疼?一般人能承受得住嗎?一個人一個樣,真的是因人而異。記得有次帶兒子打疫苗,針還沒扎呢,就已經開始哇哇大叫,「啊,疼,疼」。同行的一個比他小一歲多的小女孩,像沒事人似的,針打完了也沒聽見小女孩哭一聲。區別老大了!
  • 順產有三產程,每個產程有多痛?經歷者的說法令人心疼
    順產有多疼呢?有人說,同時打斷12根肋骨,你說疼不疼?疼啊!順產的疼痛等級,被稱為史上最頂級的,這種疼可以媲美任何一種痛,既讓你刻骨銘心,也會感覺到幸福。畢竟,疼痛過後,寶寶就來到了你面前,不是嗎?順產有三產程,每個產程有多痛?作為二胎媽媽,我的兩個寶寶都是順產的,說起來順產三個產程的疼痛情況,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以下的知識,希望對即將或者不久後要分娩的你,有一點點幫助。
  • 順產時,第一產程最痛,時間最長,3招有效縮短產程,避免遭罪!
    一想到馬上要順產了,是不是有些無比的興奮了,這麼多個日夜終於可以跟自己的寶寶見面了。這是寶貝們第一次跟家長見面,爸爸和媽媽們有著無盡的期待。但是一想要順產的各種疼痛感,不禁有些恐慌了呢。特別是看到有些人在第一產程痛的死去活來,還帶一句不想生了,讓自己更加有些害怕了。而有些產婦卻生產的很快,絲毫沒有哪種撕心裂肺的痛苦,自己有沒有在心裏面暗暗的祈禱自己也要像她那樣,不受罪的生產呢?對於順產的孕媽們,第一產程到底是怎麼樣的,您根本沒法預測。就算你是第二胎,第三胎,甚至是第四胎,你都不能確定自己的第一產程到底會怎麼樣?
  • 順產痛?比順產還痛的其實是第三產程,過來人:不想再有第二次
    而把孩子順利生出來後,整個生產的過程並沒有結束,還有一個重要的關卡,如果在這個關卡中遇到意外,那麼也會十分危險。小芳的二胎寶寶快出生了,產檢時醫生說孩子的情況比較好,可以順產。小芳本來挺高興的,從開始陣痛到把孩子生下來也算比較順利,小芳躺在產床上鬆了一口氣。
  • 順產產程和注意事項
    (3)該停就停。如果助產士讓你不要再用力了,要"哈、哈"地大喘氣,你一定不要再用力了,否則可能會導致會陰裂傷。3、第三產程(3~30分鐘)胎盤娩出、比較輕鬆。第三期是從胎兒娩出後到胎盤娩出這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比較容易度過。產婦不再陣痛,並且聽到了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媽媽終於見到盼望已久的寶寶,喜悅淡忘了疼痛。
  • 順產側切傷口縫針到底有多痛?了解以下方法,可幫助產婦減輕疼痛
    那麼,到底側切傷口縫針有多疼?為什麼有的人感覺到疼痛的指數那麼高,有的人對此沒有多少印象呢?01、為什麼順產大部分產婦都會側切?順產時是否需要側切,主要是根據胎兒的大小、骨盆的情況來判定。順產到底是側切好還是自然撕裂好?順產當然側切要比撕裂好。一般來說,如果胎兒明顯比較大,會陰比較小,建議側切,避免會陰撕裂嚴重,3度到4度就比較難癒合,甚至肛門括約肌受損,產後會影響大便。
  • 擁有這3種特徵的孕婦,順產時產程快痛感低,全中的孕媽很幸福
    雖然說現在醫學技術進步,特別是有了剖腹產這麼手術後,產生比之前容易了很多,但緣於各方面的考慮,還是有很多女性會選擇順產。順產有一個不好處就是生產時間不可控,為此有的孕媽經常痛的死去活來。但也有另外,一些產婦生產就特別順利,不僅生產快,而且痛感還特別低。有的人認為是醫生的原因,但其實更多的原因在孕婦本身。
  • 擁有這3種特徵的孕婦,順產時產程快痛感低,全中的孕媽很幸福
    雖然說現在醫學技術進步,特別是有了剖腹產這麼手術後,產生比之前容易了很多,但緣於各方面的考慮,還是有很多女性會選擇順產。順產有一個不好處就是生產時間不可控,為此有的孕媽經常痛的死去活來。 但也有另外,一些產婦生產就特別順利,不僅生產快,而且痛感還特別低。
  • 孕婦順產怎麼會那麼痛?第一產程是最痛的,你是痛在哪一產程?
    很多女性說到生孩子只要是順產的寶媽,都統一會說:想像不到的痛。很多人都帶著疑問說:順產怎麼會那麼痛?如果順產痛有十級的話,肯定是十級痛。現在大多數的孕婦聽到自己生孩子的時候要忍受這種痛苦,就要求做剖腹產減少生孩子帶來的痛。孕婦順產怎麼會那麼痛?第一產程是最痛的,你是痛在哪一產程?
  • 臺灣女星高齡順產,生娃只花1小時,產程順利全靠2點,孕媽快學
    我們都知道35歲已經是高齡產婦,女兒是順產出生,為了順產阿諾做了很多準備,因為聽身邊的朋友說生第一胎的時候會生很久,為了讓生產過程更加順利,她產前一直都保持著每天運動的習慣。在阿諾的自述中,她說到了寶寶是3月5日凌晨3點入院的,比3月11日的預產期早了一個星期,整個產程進展還算順利,凌晨3點多收入院時開一指,9點宮口全開,10點寶寶就生出來了,使勁1個小時生下了3.4公斤的大頭寶寶。
  • 順產到底有多疼痛,為什麼還有人選擇?順產的好處你需要了解
    在本人來看,這僅僅一小部分的媽媽罷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更趨向於順產,終究順產的益處還是比較多的,但的確也是有一些孕媽媽,在有標準順產的狀況下中間挑選了剖腹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順產有多痛是因人有所不同的的,由於每一個人對疼痛的敏感性都不一樣,孕婦分娩所必須的時間不一樣,胎寶寶的尺寸不一樣這些,造成 每一個人針對順產的體會是不一樣的。可是整體而言,順產全是較為痛的,終究,醫藥學上「最高級的疼痛 」 並並不是瞎說的。
  • ​順產到底有多痛?分娩時感覺盡失,男人們肯定受不了
    痛到分不清細節還什麼感覺用冰涼涼的東西夾住,反正我理解不了。@紮根鵬程:有啥東西夾住,就是被剪刀剪掉一塊肉也是不會察覺,那才是真正意義上順產的痛,你到底自己經歷過順產沒?張嘴就說不負責任。@巴拉巴拉生出一個小魔仙:我生倆娃,老大自然生,老二打了麻藥!
  • 生頭胎與生二胎,除了產程上的差別,到底哪個更痛?
    因為分娩時間會縮短,自然疼痛就會減少,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表姐說,她生第一胎的時候,宮縮那會兒特別疼,經過漫長的25小時才生下妞妞。二寶是羊水先破,從發動到出生用了18個小時,產程是縮短了,但是感覺二胎生了過後更痛,宮縮比一胎更明顯,疼了她近十天。
  • 順產到底是怎樣的感受?分娩時最痛的四個時刻,拼二胎的都是勇士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由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男性很難對女性的分娩痛感同身受,廣為流傳的「十級痛」也很難憑空想像出來,沒生過孩子的永遠無法理解順產到底是怎樣的感受。尤其是許多「路邊生子」「孕婦痛到跳樓」等關於分娩的報導,讓許多未育女性出於對分娩的恐懼,遲遲不願懷孕。
  • 順產一般需要多長時間?3個產程要知道,經產婦比初產婦快很多
    其實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每個孕婦的體質不同,胎次不同,順產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孕婦有了規律宮縮以後,就可以去醫院辦理住院手續了,然後觀察情況,等到宮口全開以後進入產房開始生產,生產時間2個小時左右,產後還得觀察2個小時,具體時間還得看孕婦與醫院的情況。順產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 準媽媽分娩痛有多久?害怕順產疼痛,一定要看看
    通常而言,胎兒在準媽媽的子宮多待一天,就能夠收集14g左右脂肪。胎兒已經成長了268天,離出生越來越近了,只有區區12天,胎兒的頭臀長498mm,體重達3228g。可馨育兒說,準媽媽疼痛不超過3個小時,並不是一直疼痛,中間有停歇,避免因為害怕疼痛乾脆選擇剖宮產,其實,很多準媽媽是具體順產的條件的。準媽媽分娩痛有多久?
  • 順產分娩開前三指最疼?宮口和產程的關係要搞清楚,才能少遭罪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孕媽十月懷胎,經歷了種種磨難,終於迎來了小寶寶出生的一刻;但是這也意味著孕媽即將要承受疼痛指數為十級的分娩之痛。聽了兩個姐姐的話,表姐有些被繞暈了,到底是開三指疼還是開五指疼呢?大姐和二姐爭執不下,不過倒是一個勁兒地鼓勵表姐,如果身體條件滿足要求的話,儘量還是順產,因為順產產後恢復快,忍過了分娩之痛,產後恢復的日子就輕鬆多了。為啥有的寶媽認為開三指的時候最痛,事實真的如此嗎?
  • 都說順產不是生的時候痛,而是宮縮痛,原來宮口要開這麼大
    如果寶寶的胎位正常,媽媽的身體無異常情況,一般來說醫生都會建議順產。但是選擇順產的話,生產時的宮縮會讓媽媽的身體承受劇烈的疼痛。不少有過生育經歷的媽媽表示,其實順產並不是孩子要出生的時候最痛,而是前期的宮縮痛,而且這種疼痛感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很多媽媽就是因為忍受不了如此強烈的宮縮痛,最後選擇了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