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卓也小屋」復興古法藍染

2020-12-22 大眾數字報

  雙譚村居民精於木雕工藝,卓也小屋裡有很多工作人員親手打造的「小景」。

  ■臺灣鄉村遊手記②

  □ 文/圖 本報記者 付玉婷

  有保育林,有山泉,有視野氣氛都很好的梯田;跨入爬滿小黃紫花的天井玄關,滿園的水生植物和四季花草,讓人感覺仿佛走進了熱帶雨林和古典書畫中的小橋流水庭院。位於臺灣苗慄縣三義鄉的卓也小屋,是一家以客家聚落及文化生活為主調的特色民宿。
  但它廣為人知的一面在於,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古老的藍染工藝得以復興,現在全臺灣有四分之一的藍染產量來自這裡。這種從土地出發走向文化創意,進而找回一個產業的過程,被卓也小屋的女主人鄭美淑稱作「青出於藍」。
  卓也小屋所在的雙譚村地處關刀山山系,從200到800米的不同海拔高度,分布著幾十家果園、農場。以傳統眼光看待這一地區的農業發展,很難說有什麼優勢。「產量太少,僅靠產品銷售幾乎無法實現生活改善。」鄭美淑解釋道。
  但與此同時,作為客家莊,因對祖先留下的土地保有相當深厚的眷戀之情,當地的生態資源始終保護良好,有油桐花、螢火蟲、低海拔雲海等臺灣別處不多見的自然景觀和斷橋、鐵道等人文景觀;這裡的居民還普遍掌握著木雕工藝。考慮到這些因素,幾年前,鄭美淑聯合有意向作出改變的其餘40多家農戶,試圖從普通農業轉向發展自產、自銷、自用形式的休閒農業。
  轉做休閒農業,成立相應的休閒農業區,在臺灣需要經過一套嚴格的評鑑程序。據臺灣鄉村旅遊協會秘書長林劭潔介紹,首先得由農戶們成立推動管理委員會這樣的組織,向「農委會」、「觀光局」等相關部門提交申請。之後,有5-10人的專家團隊實地考察,進行可行性評估。這種評鑑活動每兩年舉行一次,評鑑結果分為甲、乙、丙三等,最高可獲得一筆三百萬臺幣的區域補助。評鑑不合格,就只能繼續從事傳統農業生產。已批准成立的農業區也參加評鑑,不合格的話,有可能被撤銷資格。
  參照協會給出的數據,截至2012年,臺灣已劃分出包含477家農場的71處休閒農業區。雙譚在2008年被核定為甲等農業區,定位「森+果+匠」:「森」,即林產展示、解說、體驗;「果」,是採摘、加工、入菜、伴手禮;「匠」,是工藝表演、展示、製作體驗。從這時開始,休閒農業對於景觀、生態、設施、活動等有別於傳統農業的特殊要求逐漸發展成為40多家農戶日常生產、經營的基本原則。
  「產量不高,因此轉型關鍵在於對各種資源進行淋漓盡致的利用。」鄭美淑表示,正是這條原則促成卓也小屋在供應養生美食和山居民宿之外,還發展出了獨特的體驗項目——以藍草製作藍靛。
  卓也小屋處在關刀山的中海拔區域,適合藍草生長。在過去,藍草只被用作觀賞或藥用。轉做休閒農業後,經過反覆試驗,從栽種藍草,到採藍、打藍、培養菌株、建染缸到染布,卓也小屋都採取最原始的方式,即古法藍染。目前,這裡的「桐顏草木染工坊」成為遊客和戶外教學最喜愛的場所。近兩年,一些生產力中心和學術單位也開始來卓也小屋進行了解和調查,試圖為古法藍染找到更有效率的生產行銷方式。古老的藍染工藝,有了進一步煥發生機的可能。
  所謂「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古語,更貼切地表現了從普通農業到休閒農業轉變的實質。據鄭美淑介紹,不只是卓也小屋,農業區中還包含臉譜、木雕、陶器製作等好幾家DIY藝術教學教室。有個彩繪木鴨的教室,之前是生產歐美誘獵雁鴨工具的代工廠,環保理念興起後一度沒落。通過這一區域休閒農業的帶動,工廠轉型,教小朋友們彩繪木鴨,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卓也小屋的收入中,有50%來源於餐飲,30%來源於住宿,與前兩者在人力成本方面不相上下的DIY項目(主要是藍染體驗),還只能提供20%的收入。但鄭美淑認為,正是這一項目發揮著「廣而告之」、聚攬人氣的作用,才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來這裡休閒觀光。

相關焦點

  • 「青出於藍」 「卓也小屋」復興古法藍染
    原標題:「青出於藍」 「卓也小屋」復興古法藍染   雙譚村居民精於木雕工藝,卓也小屋裡有很多工作人員親手打造的「小景」。位於臺灣苗慄縣三義鄉的卓也小屋,是一家以客家聚落及文化生活為主調的特色民宿。  但它廣為人知的一面在於,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古老的藍染工藝得以復興,現在全臺灣有四分之一的藍染產量來自這裡。這種從土地出發走向文化創意,進而找回一個產業的過程,被卓也小屋的女主人鄭美淑稱作「青出於藍」。
  • 藍染不忘「卓也」、傳承總有佳人
    曾與誕生於臺灣苗慄的卓也藍染在杭州創意設計中心臺灣優禮館比鄰過數個月,這是卓也藍染試水大陸市場的第一個嘗試。杭州數個月,卓也展售藍染作品、開班授課、外出推廣、接洽通路,進行了多種努力,試圖在大陸更進一步。
  • 臺灣特色民宿-卓也小屋:如何真實還原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卓也小屋雖地處山林之中,但臨近高速公路,周圍是一片梯田,生態環境十分優美。卓也小屋的創始人便根據地形,在儘量不破壞原有地貌的前提下,圍繞農地等生態自然資源,開辦民宿、餐飲、藍染等產業,從無到有,從零到一地將這片荒廢之地變成四季景不同,五穀隨時令,時時有體驗的風水寶地,成為現實版「桃花源」。
  • 卓也小屋 擁抱山水入眠的賞螢民宿
    其中以結合颱風、懷舊風、鄉村風為訴求,草木綠意環伺、還能欣賞螢火蟲的「卓也小屋」,便吸引許多遊客前往享受難得的農村生活。   不過來到強調颱風的卓也小屋,若沒體驗以舊穀倉修建而成的套房,那就太可惜了。進入房間,睡眠區竹編燈罩透出的暖黃燈光與靛藍花紋布幔,就像是記憶中奶奶的房間,而休憩區雙面環池水景與古意濃厚的木造窗欞,水聲潺潺、綠影婆娑,啜茶三兩杯,便讓人陶醉。
  • 為傳統工藝增添新的活力——鄭美淑和她的植物藍染
    鄭美淑致力傳承藍染工藝,穿梭於傳統和現代之間,也為此時常穿梭於海峽兩岸之間。10多天前,她剛到海南參加博鰲文創論壇。  綠樹、碧水、紅燈籠、藍染布,鄭美淑為「卓也小屋」設定的目標是「打造宛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村」。諸多元素中,身著藍染服飾的她認為,藍染是「卓也小屋」區別於其他民宿和度假區的最大特色。  在嘉義鄉下長大的鄭美淑,大學主修農藝學。
  • 李子柒遇見藍染,太美了
    01藍染,青出於藍 都說歲月無痕,但在一塊藍染布上,卻能看見時間的顏色。藍染,即以藍草為原料進行染色, 流傳於三千多年前的周朝,那時宮中便設有專職官吏「染人「,來管理染色工藝。
  • 文德社區「7+N成長營」 國潮教育——古法藍染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國潮教育——古法藍染」。在文德社區2樓兒童之家,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並嘗試製作了一張屬於自己的藍染手絹。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古法藍染在正式開始前,老師準備了一個抱團小遊戲,小朋友們要通過這個遊戲組建自己的「組織」,在這個過程體驗中,小朋友們的交際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更易於認識新的小夥伴兒。
  • 一期視頻拍一年,迷倒李子柒的藍染,到底有多美?
    01藍染,青出於藍都說歲月無痕,但在一塊藍染布上,卻能看見時間的顏色。戰國時期荀子在《勸學》中有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藍染做喻,意為後來居上。青,為何勝於藍呢?靛青色蓼藍經過發酵、氧化之後,形成一種叫花青的漂浮物,帶著一點鮮亮的綠,比藍色的染液更漂亮,這便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緣由。
  • Vintage Mind:藍染Indigo難以隱藏的美麗
    本文經33OZ美式復古文化門戶網站授權轉載,原標題《Vintage Minds | 藍染Indigo難以隱藏的美麗》,作者:bubblegun,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說起傳統工藝,就不得不提到藍染 Indigo。
  • 通訊:臺灣手工藝人的藍染復興夢
    通訊:臺灣手工藝人的藍染復興夢 2016-05-01 10:16:46  正在福建莆田舉行的第十一屆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來自南投的藍染手工業者湯文君用一幅漸變色梅花藍染絹絲作品,向記者闡釋了「臺灣之心」的另一種含義。  湯文君告訴記者,她學藝之路,緣起於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那場給臺灣帶來最大傷亡損失的天災中,位於震中的南投受災巨大。  「好多南投婦女一夜之間失去親人和家,全社會一起來幫助她們恢復信心,維持生計。」
  • 臺灣之景:來苗慄觀賞薰衣草花海了,還可以來卓也學染布
    ▲拿起自己製作的藍染方巾,網友開心的合影留念。提到手做禮品會想到甚麼?可愛布娃娃還是繽紛毛線衣物呢?位於苗慄的「卓也小屋」,提供超特別的DIY藍染教學課程,成品更是多樣化,小至手帕方巾大則有棉T恤和長門帘等,帶你製作出專屬的花樣藍物,而新奇體驗也讓網友們直呼好有趣。
  • 臺灣藍染研究
    原文標題:山中的精靈,藍藍染,近來在臺灣興起一股愛好的熱潮,陽明山國家公園,不定時的舉辦「天天天藍」藍染的體驗。臺南的無米樂昆濱伯居住的菁寮老街,也有木藍的染色活動,也是菁寮得名的由來。豐原的葫蘆墩文化中心和草屯國立手工藝中心,也定期舉辦各項的染色研習與活動。其他地方,尚有許多染色的專家,以藍染作為纖維主題表現,展開系列的創作活動,各有規模和特色。因此,臺灣近來的許多展示場合,常可見到藍染的蹤跡。深藍的、很深沉的藍色,不是蔚藍的話,就是湛藍、紺藍或就是靛藍了。
  • 藍染,潮流服飾中的獨具匠心!
    我們常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裡面有先哲們的道理,也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是勝過前人的意思。 其實,青是指一種名叫靛青的藍色,藍是指可作染料的一種草—蓼藍。所以這句話的本義就是靛青是從蓼藍裡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更深。
  • 教你Get醉美的藍,藝why與百度App「好久不見」非遺直播「藍染」
    工藝美術大師唐燕為您傾情講述中國最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藝藍染百度搜索「好久不見/藍染」即可預約直播藍染,出現於秦漢時濃淡暈染間宛如中國水墨畫喧鬧塵世間已經難覓蹤影貴州雲南人跡罕至處還尚存著這令人眩目的生活藝術怎樣紮根非遺?
  • 今年年度流行代表候選—藍染
    在藍色系之中,藍染工藝製作的服飾又是其中很有特色且很具有可玩性的一種。可能大家對藍染的印象基本都是日本品牌,但其實這項工藝是起源於秦漢時期的中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是指藍染製作過程裡,靛青色是來自於蓼藍這種草料。 到了唐宋時期,藍染技術傳入了日本,並被廣泛應用,也曾是日本歷史重要的民間印染文化象徵。
  • 傳統藍染技藝的溯源和創新
    藍染這一古老的印染工藝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逐漸發展成為將扎染、蠟染和藍印花布相結合的「新」工藝。藍染印花藍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工藝,從字面意義上看,藍染似乎指定了一種較為官方的顏色——藍色,事實上,藍染雖然主要以藍色為代表,但絕不是只拘泥於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