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已經過去將近一半,萌新們對大學生活也有了深入的體驗,不知大家感覺如何呢?面對更加自由的大學學習,不知道你適應得怎麼樣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大學掛科,
對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吧……
大家對於大學掛科的原因是怎麼看的呢?
據調查,有69.9%的小夥伴認為掛科的主要原因是「學習態度不端正」,而「對課程沒興趣」、「學習方法不適應」、「課程難度大」。
也有30%左右的網友選擇,同時也有部分網友認為「老師要求嚴苛」等因素也會導致大學掛科的發生。
而對於「大學掛科,對將來的影響」這一問題,有44.3%的網友覺得影響很大,30.2%網友覺得影響大,21.4%的網友認為影響一般,4.2%網友認為影響比較小。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大學掛科,對於將來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因為不好好學習,上課不聽下課不學還經常逃課掛科了,後來重修了。
1.如果需要重修可能會佔用下學期的總學分數(每學期可修課程學分總數有上限),從而使自己和其他同學的整個修讀進度不同,誇張一點可以理解為欠債利滾利。5.畢業前沒有完成規定課程的學習並取得學分無法畢業。6.完成了所有課程學習並取得學分可取得畢業證,GPA過低(我校低於1.5 即加權平均分低於65分)無法取得學位證。 7.掛科學分過多可能被勸退(我校20學分,差不多是4-5門專業課) 8.掛科會對個人信心有極大的打擊,重修也會佔用很多本該用於學習其他課程/技能的時間。本人有掛科,原因首先是不自律,在舒適區裡走不出去,而且對自己專業沒興趣,當初報專業時太盲目,最後還有考前突擊沒到位。最後認真重學了一遍。
掛科對找工作的影響個人認為挺大的。好多公司都會有沒掛科的基本要求。掛科對獎學金,保研,競選黨員等都有很大影響。
剛進大學,很多優秀的師兄姐們給我們強調了掛科的嚴重性,一旦掛科,不僅需要浪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重修,而且保研就沒了,還有一些公費的外出交流也沒有辦法參選,還有對獎學金的評定也有問題,甚至對畢業都有影響,一旦掛科,就會越來越陷入劣勢。
大一剛入學,什麼都是新奇的。到大一下學期的時候,已經沒有上學期的奮鬥勁頭了。一直都很迷茫,我要做什麼? 就這樣,上課沒有老師強制要求,下課沒有老師父母在身邊提醒,再加上身邊出現人際關係問題,不停地困擾於一些"無效社交",耗費著自己的時間。
渾渾噩噩地過完一學期,終於"報應"來了——掛科。掛科就像是一記耳光,一下子把我警醒。後來開始醒悟。目前,看著身邊的同學去保研,心裡還是有些難過,但是總要為犯下的錯誤買單。
我掛過科,還不少。現在想想都是必然的。剛從高考的重壓下解脫,發現大學一點也不輕鬆,學的也不是喜歡的專業,課業難度又大,家庭經濟又出現問題,朋友也少,當時十分迷茫,對未來毫無目標,整天在圖書館就看世界名著,主要在宿舍看電影和英美劇,也偶爾玩玩遊戲。
掛科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不清醒過來整個大學會失去重心。讓人痛苦的不是無法保研,無法入黨,影響評獎評優,而是自卑,在重回軌跡過程中的痛苦。如果因為掛科或者作弊失去學位證和畢業證,那後果真的很嚴重,可能要復讀,那就要走一大段彎路。
有掛科。因為自己學習態度不端正,一直沉迷於手機遊戲,對學習任務反覆拖延,再加學習任務本身就較難較多需要很多時間和努力才能完成,導致滾雪球。一直沒有很好補救,並且情況還在變嚴重。
已經產生的影響是讓我對自己產生了很嚴重的懷疑,也影響到了自己的人際交往和家庭關係,將來不一定能順利畢業,想要考研但又不敢過早計劃,因為本科基礎的課程都還沒有學懂。
有過掛科經歷的小夥伴都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也都明白原因出在哪,該怎麼去彌補。其實,對於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態度,下面就來看看大家對大學學習態度的看法吧!
認真對待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努力控制自己。
有閒暇時間都會多看看書,不管是專業課教材,還是專業相關的書,都會看看的,儘量控制自己少玩手機。
我每天都會列一個計劃表,把需要做的事按照重要性程度排位,先做重要的,這樣真的效率很高,而且節省了很多時間。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對自己有要求,就不要放鬆自己。
其實大學時間很寬裕,搞好學習之餘,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別的事,所以第一要務就是好好學習,你可以不學自己不感興趣的,但是你不能每一門課程都不感興趣。興趣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設定合適的目標,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以達到自己的目標。學習英語很重要,應該是到了保研這個階段,老師一句,你這個英語應該再加強了,自己才覺得後悔,過去的三年時間都用來幹嘛了?
另外,大學是一個能增長很多見識的人,不要做一個井底之蛙,也不要因為自己暫時的成就而洋洋自得,因為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總會有人比你更優秀,只有不斷地push自己往前進,變得越來越優秀,才有不被別人落下的可能。
無論是和過去的自己(高中)相比較,還是與現在身邊的同學相比較,希望自己能明白,比較不是為了爭成為最牛逼的那個人,而是成為最好的自己!
應該保持活到老學到老這個態度,不要放棄學習。
雖然我掛了很多課程,但我並沒有放棄學習其他知識,我看了很多社會科學的書籍,也看了很多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視頻,上了大學以後不要拘泥與自己專業,還要往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上努力。
我認為大學辛苦一點,自律一點,在學好專業的同時培養好自己的興趣特長。我的專業就是我自己的愛好,所以我學習的時候真的會感到開心,而不是覺得這是負擔。
認真學習本專業的課程。然後儘可能拓展自己!大學很多教授的選修課都非常有意義而且不介意沒選上課的同學旁聽,蹭了很多課,感覺升華了不少。
在大家對學習態度的分享中,我們不難發現「目標」的出現頻率很高。的確,目標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大學學習給予了我們更大的自主空間,更需要我們用目標來指引自己的成長!
我的目標是考研成功,學好專業課,做個好醫生
成才,大學學的不僅僅是知識,在思想領域的拓展更為重要。給自己一個定位,然後去發光發熱!
第一是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讓自己樹立正確的三觀。第二是能力上,擁有能夠求生的技能。第三點也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到,就是要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人格不會被社會一些腐朽的思想所侵蝕,遇事情能夠有自己的思考。
前兩點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不危害社會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最後一點是希望當我們有自己的思考以後,能夠去幫助他人,去奉獻。
首先成為一個對社會生活有著正確認知和具有自己獨立人格的人,其次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選擇適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歡的事,結合和響應國家及社會的政策,報答祖國。
專業知識要學精,綜合知識要廣博,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有自己堅持不懈的奮鬥目標。不辜負自己,未來的你會感謝當初努力的自己
大學學習目標應是能用知識立根社會。
大學,是邁向社會的最後一座象牙塔,所以在大學裡要學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做好計劃。學會不要害怕新奇的事物,勇敢去嘗試,但是記住,保持初心,記住自己的目標和信念。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明白,掛科是會對大學生涯甚至更久遠的未來產生不利的影響,至於程度的深淺和影響的長短則視具體的情況而不同。
如果能夠做到所有課程都順利通過,想必沒有人會願意有相對不光彩的體驗。拒絕掛科是基礎,重要的是我們真的能夠收穫知識和學習的能力,進入大學作為學生的我們,依然要保持對知識的敬畏之心、對學業的嚴謹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能夠儘可能地在大學深入專業領域、拓展知識廣度、全面發展素質。
除了學習知識,大學之於我們也應當是養成全面能力、素質和人格的地方,是開始實現我們人生夢想的地方!
大學,讓我們從學習開始嚴格要求自己,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挑戰,樹立遠大的目標,將青春之我賦予青春之中國,以青春夢想擁抱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