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人通過後視鏡觀察、判斷車後間距具有以下規律:
①後車在後視鏡中所佔據的面積越小間距越遠,所佔據的面積越大間距越近。
②變更車道之前現行車速越快越要離後車遠一些,車速慢可以稍近一些。
③後車與您的車等速時可以變更車道,後車速度很快時不能變更車道。
④後面的車越是靠近後視鏡的外沿車距越近,越靠近後視鏡內側車距越遠。
左側後視鏡車距判斷:
後車靠近左後視鏡外側1/3位置不能看到後車完整的全貌,其前後車間距為3米左右。此時,後車與本車間距很近非常危險不能變更車道。
後車靠近左後視鏡外側1/3位置,但在後視鏡中能夠看到後車兩個前大燈(這是車速很慢時可以變更車道的最後底線),其前後車間距為5米左右。此時,若車速很慢(20公裡/小時左右)而且後車與您的車等速或更慢的話,打開轉向燈是可以變更車道的。
後車位於左後視鏡中間1/3位置時,其前後車間距為25米左右。此時,若車速在60公裡/小時以下或更慢的情況下,打開轉向燈均可變更車道。
右側後視鏡車距判斷:
後車靠近右後視鏡外側1/3位置,不能看到後車完整的全貌,其前後車間距為5米左右。此時,後車與本車間距很近非常危險不能變更車道。
後車靠近右後視鏡外側1/3位置,但在後視鏡中能夠看到後車兩個前大燈,其前後車間距為10米左右。此時,若車速很慢(10公裡/小時左右)而且後車與您的車等速或更慢的話,打開轉向燈是可以變更車道的。
後車位於右後視鏡中間1/3位置時,其前後車間距為25米左右。此時,若車速在60公裡/小時以下或更慢的情況下,打開轉向燈均可變更車道。
綜上所述我們從插圖中可以總結出以下規律:
①兩側後視鏡都是後車位於後視鏡外側1/3位置,不利於變更車道的操作很危險。
②兩側後視鏡都是後車位於中間1/3位置,為可以變更車道的時機。
③兩側後視鏡都是後車位於內側1/3位置,為更加安全的可變時機。
因此,通常我們選擇變更車道的時機是:後車在後視鏡裡面「佔位居中、佔比較小」。
另外,後車在後視鏡中所佔據的面積要小於整個後視鏡面積的一半,這樣才是變更車道時相對安全的車距。如果,在後視鏡中發現後車所佔據的面積超過後視鏡面積的一半了,就不要變更車道了。
在高速公路上變更車道怎樣觀察後視鏡:
在高速公路上變更車道判斷後車間距時,後車在後視鏡中所佔據的面積,至少應小於整個後視鏡面積的1/5,此判斷方法適用於100公裡/小時左右的速度時使用。另外,您在後視鏡中是能夠看得出後車速度快慢的。如果,您發現後車速度很快時千萬不要變更車道,即便後車在後視鏡中佔比很小也不要變更車道。
在市區道路上變更車道怎樣觀察後視鏡:
後車在後視鏡中所佔據的面積應至少小於整個後視鏡面積的1/2(能夠完整看到後車的全貌),此判斷方法適用於40公裡/小時左右的速度時使用。
低速行駛時變更車道怎樣觀察後視鏡:
低速行駛時後車在後視鏡中所佔據的面積,至少要能夠看清後車的兩個前大燈,此判斷方法適用於10公裡/小時左、右的速度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