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雪》是鄭源和京劇名伶儲蘭蘭演唱歌曲,國語版由鄭源作詞、作曲;粵語版由鄭源和餘楚杏作詞,鄭源作曲,由鄭源和鄭依玲(鄭麗品)演唱,京劇部分由馬英作詞、趙博作曲。是鄭源2011年5月13日發行的單曲。
該歌曲是一首中國風與新京劇完美結合的歌曲,被央視讚譽為東方情調傳統韻味十足的佳作。該歌曲入圍2012年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中國音樂電視》欄目舉辦的中國音樂電視優秀音樂電視作品展播」華語歌壇範圍內優秀音樂作品,協同百首華語樂壇主流金曲共同獻禮十八大。
2010年身為廣東人的鄭源為廣東亞運做宣傳與亞運會會歌《日出東方》的藝術指導,認識了京劇新秀儲蘭蘭。2010年11月,鄭源終於又拿起了創作的利器,作詞作曲,一首中國風歌曲《寒江雪》橫空出世!《寒江雪》是鄭源根據新京劇名伶儲蘭蘭《江雪》改編而成的,兩人合作創作《寒江雪》,鄭源嘗試將戲曲元素植入流行音樂中,但是鄭源在《寒江雪》的嘗試並非僅僅如此,在詞曲間,我們聽到的是戲裡戲外,現實與劇情的交疊和對唱。
鄭源在《寒江雪》中邀請合作的另一位關鍵人物儲蘭蘭,其作為專業戲曲演員的功底直接深化了這首流行歌曲的文化底蘊,讓流行中國風不僅僅是虛有其表的跟風效仿,而鄭源作為製作人,在這首單曲的編曲中將鼓點、鋼琴以及傳統中國器樂適時插入,將戲曲與歌曲的結合調整到一個恰到好處的程度,不因為過分地強調中國風而使歌曲陷入和其他類似作品雷同的尷尬。從這一曲《寒江雪》裡,我們不僅能聽到水準頗高的古韻繞梁,更能從中看見鄭源用音符潑墨的離愁別緒。
鄭源《寒江雪》則是建立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傳統戲曲的深刻理解上,解讀「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卻悠然的詩意,跨界邀請京劇新秀儲蘭蘭,共同演繹出這一曲充滿清新風格的中國式離愁別緒。《寒江雪》從表現方式,與製作理念上,都有超脫以往的創新之處。表現上看,有三個深度,其一是古與今的交織,其二是流行音樂與傳統戲曲的融合,其三是歌曲意境中戲裡戲外的交疊,因而達到了一唱三嘆,一曲聽罷,繞梁三日如天籟般的音樂體驗。製作理念上,則由內及外充分演繹出富含深情的感性樂章,音樂配器上,鄭源作為製作人,在編曲中將鼓點、鋼琴以及傳統中國器樂適時插入,將戲曲與歌曲的結合調整到一個恰到好處的程度。全曲的協調度,因鄭源對歌曲意境恰如其分的把握與控制,而賦予了極強的畫面感,全曲聽下來,猶如欣賞一幅中國畫的創作,有潑墨,有工筆,詩意多多,卻不乏留白處的精彩。
這首由鄭源親自包攬詞曲的《寒江雪》在製作上可謂是費盡心機,歌曲集合了各種新鮮音樂元素和視覺看點,包括:鄭源的磁性嗓音及傾情創作,儲蘭蘭的唯美花腔、兩人在MV中穿越時空的復古造型,朗朗上口的旋律、另類中國風混搭經典京劇,絕對是這些年來華語樂壇難得的一首上乘之作。
《寒江雪》無論是用新古典,還是中國風來定義,《寒江雪》都算得上是東方情調傳統韻味十足的流行佳作,音樂表現形式更加純粹,乾淨的曲調和格式,同樣還原了民歌時代的脫俗與清新,除了鄭源充滿磁性的深情演繹,儲蘭蘭的入戲感,讓寒江雪因為畫面氛圍的躍然眼前,真正的體現出,中國風作品人與景,音與畫,以及意境的完美結合。」
從國語講:《寒江雪》是融合京劇的唱腔,以傳統樂器,配以流行音樂的編曲,一打開陣陣古韻撲鼻而來,的確有獨釣寒江雪的味道。全曲不見一字飄零,卻滿是一片蒼涼,孤寂。純用空中烘託之筆、一片空靈,一個雪字,勾勒出全首歌的靈魂。以鄭源唱功,描繪出那雪還在紛紛揚揚,飛灑不休。即是歌,也是詩,更是一幅細膩山水畫。是流行音樂與傳統藝術的完美融合。
這首跨界新歌延續了高雅中國風的人文氣質,整首歌大量運用流行樂器編配,而儲蘭蘭穿插其中的京劇唱段又頗具古典韻味,巧妙地將中國傳統國粹和流行情歌結合,歌詞更是唯美動人,令這首《寒江雪》悽美溫婉又不失優雅大氣,鄭源的出色唱功也再次大放異彩。
從早前的《真的用心良苦》《一萬個理由》到去年的《包容》,鄭源一直在締造了屬於自己的流行神話。在華語樂壇的明星時代裡,鄭源一直維持著在主流歌手看來令人豔羨的高人氣。他的情歌坦誠不做作,他的為人低調不張揚,正是這種平和的心態使鄭源在大浪淘沙的流行樂壇保持著難得的獨立性,又能在舊有的情歌框架中跳脫出來,去潛心準備自己的下一次音樂出擊。《寒江雪》正體現了鄭源在闊別樂壇一年時間裡音樂上的歷練之感。這次他顛覆了人們印象中的網絡情歌路線,千帆過後洗盡鉛華,亦驚豔,亦淡定,宛若天成。
這首《寒江雪》帶有濃濃的中國古典人文氣息,歌曲描繪的是一幅穿越了時空的感人愛情故事,細膩溫婉的風格跟鄭源以往直白描述都市男人心聲的苦情歌明顯區分開來,給了歌迷別樣的驚喜,而媒體及專業人士也對鄭源此次的突破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他將原本爛俗的中國風音樂玩出了新意,也令自己的固有歌唱風格有了進一步突破。但鄭源與儲蘭蘭的合作的《寒江雪》依然與「中國風」感覺涇渭分明,自成一格。
相比而言,《寒江雪》由內而外的民樂特色東方底蘊,京劇大腔調的大膽運用,以戲曲精粹為基礎使之音樂表現形式更加純粹。乾淨的曲調和格式,同樣還原了上世紀民歌時代的脫俗與清新。除了鄭源充滿磁性的深情演繹,青年京劇演員儲蘭蘭堪稱一大亮點,甚至讓人想起了《北京一夜》裡的劉佳慧。儲蘭蘭的入戲感,讓《寒江雪》因為畫面氛圍的躍然眼前,真正體現出中國風作品人與景、音與畫以及意境的結合,並呈現出這種作品應該有的原味。從細節來看,儲蘭蘭演繹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她能將編曲虛化,並在突出自己細膩、溫婉、柔和的戲劇張力感,保持了一種與編曲意境的層次感。而不是僅僅只把中國風的編曲當一件衣服,最後在人人都穿,卻忽略了歌手自我的氣質與中國風這種意境的融合。
無論是對「中國風」的設計,還是對民樂的呈現,鄭源顯然不是一個可以在曲風上搞實驗和開發新品種的歌手。他的創作和演繹特點,更多體現出了淡定與從容。在將音樂作品打上一種國畫那樣的朦朧效果的同時,更強調突出一種氛圍綿綿不斷的感染力,從而在音樂共鳴上,達到一種以柔克剛的效果。這種意境的營造和建築,也讓鄭源的單曲與單曲、作品與作品,有了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在《寒江雪》中鄭源依舊包攬了詞曲創作。在我們既有的印象中,鄭源的風格基本固定在情歌的類別,而通過這首充滿韻致的古典詞作,鄭源再度突破了自我,並用這首歌詞證明了內地唱作填詞人的潛能與實力。那一句「寒江雪,可憐白屋佳人,春華換銀蝶,這一切,只因為你的離別」,細膩的筆觸使歌曲有了更縱深的鏡頭感和層次感,可謂風採盡現。
「寒江雪,可憐白屋佳人春華換銀蝶,這一切,是因為你的離別,寒江雪,映出孤獨的離別,這一夜,寒風冷落無明月誰來解,此時心中的情結我孤寂,誰來填我心空缺」 ,愛情是音樂世界一個裡恆久不變的話題,而鄭源用自己從國粹京劇中汲取的創作靈感,突破性地在歌曲裡雜糅進各種古為今用的元素,表達出古往今來人們對愛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渴望、憂愁與遺憾,用自己沙啞而深情的嗓音詮釋出了一段發生在漫天雪地裡的悽美愛情故事,令聽者內心無限感慨。
2011年,鄭源正式受聘擔任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的教授,成為目前國內最年輕的教授。通過《寒江雪》的曝光、流行音樂與國粹京劇相結合,我們不難看出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用心推廣。相對於國際化的大流行,《寒江雪》以感性古典的曲風令人回味悠遠,而相比「中國風」,《寒江雪》則要顯得更中國,更純粹,此刻,時尚的「腔調」依然升華成為一種內在的格調,令人玩味良久。
從粵語將:而粵劇版的「廣味作品」《寒江雪》,則由鄭源與她的親姐姐鄭依玲(鄭麗品)演唱。鄭麗品是廣州紅豆粵劇團著名的粵劇演員,她的演唱又是另一番韻味。鄭源自幼跟隨祖父學習粵劇,並接受鋼琴、二胡、爵士鼓等多種樂器在內的專業培訓。鄭源嘗試把流行和戲劇相結合,是一次不錯的創作理念。乾淨的曲調和格式,同樣還原了民歌時代的脫俗與清新。在粵劇版的《寒江雪》中,鄭源的粵語演出部分,雄渾 有力 ,觀眾們將可欣賞到他粵劇唱功的風採。
粵劇版的《寒江雪》,悽美溫婉又不失優雅大氣,鄭源的聲音深情動人,他的出色表演也再次大放異彩。鄭源把歌曲裡湧動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更是讓他全方位音樂才華得到了最好證明。網友「壹笙噯源」評論說:「粵劇版的《寒江雪》的歌詞更加悽美,聽起來也更有味道。」上官奈何評論說:「粵劇版的《寒江雪》的詞也相當不錯啊!都是強調相思等待之苦,這個更多了很多悽美!」
被央視稱讚《寒江雪》是一首中國風與新京劇完美結合的歌曲,發行後被央視讚譽為東方情調傳統韻味十足的佳作。 鄭源《寒江雪》:以純正中國文化推動樂壇。據悉,在這首新歌裡鄭源首次大膽嘗試中國風,將流行音樂與國粹京劇相結合,並邀請國內「新京劇」的領軍人物,青年歌唱演員儲蘭蘭跨刀合唱,力求將鄭源的歌聲魅力和京劇藝術完美融合,果然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該歌曲是一首中國風與新京劇完美結合的歌曲。
無論用新古典還是「中國風」來形容,《寒江雪》都算是東方情調傳統韻味十足的流行佳作。當整個華語流行樂壇都在追逐中國風時,總有人要在音樂裡探究中華文化最本真的奧義;當整個華語流行樂壇都用「功夫」、「青瓷」等等堆砌辭藻時,總有人要在歌詞中深入研習唐詩宋詞;當整個華語流行樂壇都在用幾句京劇或崑曲嫁接旋律時,總有人要把戲劇元素推陳出新,不落俗套。這個人,你或許沒想到,就是內地「情歌王子」鄭源,他的最新單曲《寒江雪》正是以上這些探究和研習的結果。
任你妙筆生花,中國功夫和官窯彩俑都只是對中華文化的膚淺認識,而《寒江雪》卻在21世紀遙遙唱和唐代詩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不但用現代詞句重譯詩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蒼茫意味,更把寒冷冬夜中對逝去情感的追憶詮釋得絲絲入扣,彷如一闋現代復刻版的《江雪》,令人回味再三。《寒江雪》則是提升到了形式與內涵齊備的新高度,它融合京劇唱腔和流行音樂的編曲,配以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詞意境,道出了思念之苦,也令更多歌迷透過這首歌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這幾年的流行音樂中,我們聽了太多戲曲和歌曲嫁接的生硬橋段,早已感到審美疲勞。唱戲的「橫音」和唱歌的「豎音」本來就秋毫不犯,嫁接自然可以,但怎麼真正做到協調地crossover,是個一直未解的難題。鄭源的《寒江雪》另闢蹊徑,找來「新京劇」的推行者和倡導者儲蘭蘭合作。
「新京劇」本來就以流行歌曲和地方戲劇的融合表達為己任,《寒江雪》巧妙借力,將「新京劇」的成果直接為我所用,非常聰明地取得了《寒江雪》所要的和諧效果。而紮實的歌唱功力、母語是古意猶存的粵語,又兼少時多年演唱廣東粵劇,鄭源的這些優勢正好對正《寒江雪》在詞曲表達和戲曲融合方面的要求,新歌《寒江雪》這首歌能夠幾近完美也就毫不奇怪了。鄭源受聘北戲教授 成最年輕教授,2011年,「北戲」開展「明星進校園」系列活動,著名歌手鄭源正式受聘成為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的教授,成為目前國內最年輕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