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VR推進智慧醫療加速落地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5G+VR推進智慧醫療加速落地

  10月20日,2020世界VR產業大會雲峰會醫療健康分論壇在南昌舉辦。論壇以「擁抱『5G+VR』新時代共創『智慧+醫療』新未來」為主題。由北京理工大學、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承辦,南昌虛擬實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南昌北理工盈創VR產業加速器、南昌北京理工大學虛擬實境標準檢測與評測中心共同協辦。

  5G+VR結合應用在醫療健康領域掀起浪潮,網絡信息傳輸加快,與超高清視頻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加速融合。5G+VR正在推進智慧醫療加速落地,為了更好地聚集醫療行業的人才,醫療健康分論壇從各個方向和層面全面展示了5G+VR技術下智慧醫療的最新發展成果,深入交流探討智慧醫療的創新未來。

  「2020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我們在今年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變局,危機與機遇攜手而至,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同時讓更多人意識到VR/AR信息技術對我們的影響和重要性。」北京理工大學研究員翁冬冬在致辭時表示。他指出,任何一個行業和技術的融合都需要雙方互相學習。技術方要了解醫療行業裡面具體落地的情景,並挖掘更新的需求;醫療行業的龍頭企業要學習新技術、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在這樣的願景下,來自醫療行業與VR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VR技術、產品、應用等帶來了一場虛擬+現實的思想盛宴。

  專家觀點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副研究員範向民:

  多通道傳感和交互技術或將促進定量化評測方法的新突破

  神經系統疾病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成年人群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這個疾病會造成生活質量的急劇下降,給家庭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這些疾病是退行性的,很難逆轉,只能儘量控制疾病發展的速度。在疾病防控的過程中,早發現和早幹預變得非常重要,越早發現越早採取幹預的措施,就可能迅速地控制疾病的發展。

  定量化、日常化的認知運動功能評測對神經系統這一大類疾病,從疾病的預警篩查到臨床的診斷包括預後的康復和康復監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中科院策劃了一套方案,是將傳統量表與先進感知技術結合,替代或者輔助醫生的雙眼,通過筆試、觸碰、姿態等多通道傳感和交互技術對認知進行定量化的描述和評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方法可以成為臨床上新的標準化方法,實現定量化評測方法的突破,形成診斷標準和參數的規範。

  浙江大學教授李海峰:

  虛擬桌面三維顯示應用空間廣闊

  醫療行業需要大量的診斷設備,醫學診斷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三維數據,這些三維數據都存在計算機裡,給三維醫學顯示提供了很大的應用空間。未來醫學發展中,比如虛擬手術等都可以用到虛擬的三維顯示桌面顯示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在手術演練或者遠程手術、醫學教學中應用。比如虛擬手術臺,醫生可以使用VR設備進行虛擬手術練習。虛擬桌面三維顯示在虛擬手術、醫療培訓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應用前景,不過依然存在裸眼三維顯示圖像解析度不高的短板,這也是業內尚待攻克的技術瓶頸。

  哥倫比亞伊賽斯大學教授安德烈:

  VR技術提效醫療檢測分析

  帕金森是醫學界尚未找到根治方法的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診斷和隨訪通常都是基於臨床醫生的主觀意見來做的,因此帶來的問題就是醫生之間可能會產生分歧,不同專家對於患者診斷的結果存在差異,這是引入VR技術一大原因。

  帕金森會影響到步態、步速等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可以預先收集病人不同階段的步態、擺臂對稱性等參數,通過虛擬人像展現真人步態來進行檢測,將達到更好的分析效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李帥:

  個性化手術仿真難點亟待突破

  虛擬手術是多學科交叉的方向,涉及到生物力學、計算機數據,還有建模、交匯、繪製等方面。個性化手術仿真存在的技術難點很多,首先是影像核磁,因為器官和人體組織是連在一起的,邊界不清晰,因此往往存在結構難辨的問題。其次是從三維到動態模型的物理仿真問題,要提高交互模型構建的準確性。醫生要訓練手眼協調,模型要做到反饋精確,對不同的術種進行集成應用,便於二次開發並儲存。人體組織有各種各樣的材質,有肌肉、骨頭還有黏液,怎麼能夠把它這個點跟周圍的組織關聯起來,這也是一大難點。

  虛擬仿真在高校裡的應用前景很廣闊,比如一些現實中難以接近或者有危險性的場景,就可以通過虛擬場景來模擬

  亮風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侖:

  AR技術消費市場普及任重道遠

  不管是AR還是VR,都要解決人機互動的問題。我們在此基礎上做了一套AR遠程接入系統,實現遠程通訊。目前,我們把這一系統應用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AR設備不管是頭顯還是智能眼鏡都屬於基礎設備,都是戴在人身上的,用以增強人的基礎能力。在此之上有平臺應用,服務於各個行業,包括工業、醫療、教育等。預計最先落地的是B端的應用,AR技術向C端拓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VR技術落地大致可以總結成三個過程:一是用人工智慧的方式、算法獲取場景當中的數據,對場景進行感知識別。二是在識別感知基礎上形成大量的數據。三是在數據積累基礎上實現各種各樣的服務。通過這些服務形成人跟人之間的連接,也包括人與虛擬世界的連接。

  國投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亮:

  5G+VR攜手助力健康養老

  我們正在經歷規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續時間最長的老齡化進程。健康養老是一個民生事業,和VR產業一樣也是一個朝陽產業,對惠民生、促消費有著積極意義。老年人行動能力退化,難以走出家門、走出養老機構,每天在同樣的環境中對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國投健康基於VR+5G推出了老人出行的相關應用,比如預先拍攝畫面,再通過VR頭盔,讓養老院的老人足不出戶也能夠領略戶外的風景。

  醫療行業涉及的分支眾多,涉及的學科複雜程度較高,與VR這門新型技術深入結合的進程中,將會面臨很多挑戰,也會有更多的研究力量投入進去。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三大通信運營商與中關村籤約 加速5G應用場景落地
    該協議旨在進一步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生態,加速5G商業化落地進程,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我國5G融合應用正從探索階段進入落地階段。在行業應用領域,智慧醫療、新聞媒體、智慧城市、車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應用已成為5G先鋒應用領域。與此同時,三大通信運營商也在頻頻發力,推動5G縱深發展,積極搭建5G精品網絡,打造專網技術體系,提升5G服務各行各業的能力。
  • 衛寧健康: 加速數位化轉型 為醫療健康插上智慧翅膀
    這不僅依賴於衛寧健康長期在醫療健康領域摸爬滾打練就的市場嗅覺,更多的是在行業中沉澱出的敏感度。同年7月,衛寧健康發布「WinCloud衛寧雲計劃」,推動SaaS合作服務模式,加速整個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實現助力醫療機構實現信息化建設的降本增效、加強線上醫療的協同共享、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醫療場景應用提供堅實基礎、為產業上下遊協同發展孵化創新健康服務模式。
  • 5G智慧醫療助力臨床醫學發展
    11月19日,5G醫療健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市人社局主辦,中關村醫學工程健康產業化基地承辦,旨在支持博士後專業人才培養、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都陽出席會議並與參會嘉賓一同為神經遺傳代謝病轉化研究博士後培養基地及中關村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揭牌。
  • 中國聯通馮毅:5G建設加速 聯通5G數位化室分按計劃推進
    疫情無法阻擋5G建設的加速,通信產業亦是步履不停。復工復產大背景下,近期運營商5G建設如何恢復、如何加速跑?5G如何成為產業經濟發展的「牛鼻子」?通信世界以「復工復產背景下,5G如何加速跑」為主題,邀請信通院、運營商、設備商、應用開發商專家一道,從技術、網絡建設等角度,通過線上沙龍直播的形式進行深入探討。
  • 聚焦「新基建」,5G+創新應用加速5G商業化落地進程
    近日,2020年中關村5G創新應用大賽總決賽及閉幕式在中關村首鋼園舉行,據了解,本屆大賽以聚焦「新基建」、賦能新場景、培育新業態為主題,圍繞5G核心技術及智慧園區、智能物流、無人機、智慧工地、工業網際網路等5G創新應用場景,在全球範圍內徵集優秀案例並展開評選,推動5G技術與真實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加速5G商業化落地進程。
  • 如何推進5G智慧醫療發展 四川衛健委提出指導意見
    關於推進5G智慧醫療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各市(州)衛生健康委、科學城衛生健康委,委直屬醫療機構,國家委在川醫療機構:新一代移動通信5G技術,具有高網速、大帶寬、低時延、多連接等特點,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諸多技術深度融合,將深刻改變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
  • 深圳禾正醫院致力為智慧醫療按下加速鍵
    如何克服各類醫療設備系統的排他性,如何打破醫院各科室之間、各醫院之間的信息壁壘,如何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獲得更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直接關係到智慧醫療的建設成效。 在深圳,就有這樣一家致力打造智慧醫療服務體系的醫院——深圳禾正醫院。10月19日,深圳禾正醫院正式開診,並於10月19日—11月1日舉行三甲名醫專家公益大義診。
  • CFDA改名後,AI等智慧醫療是否有更大的落地空間?
    這意味著,未來審核符合醫療器械定義的,包括網際網路和AI等數字醫療產品,都更明確了審批通道的方向。 政策的推進對以醫療AI為代表的智慧醫療的產業發展起到了正向作用。未來,智慧醫療是否能更有落地的空間?
  • 西安聯通助力西交大二附院「5G智慧醫療」建設
    西安聯通助力西交大二附院「5G智慧醫療」建設 2020-10-02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打造VR智慧景區?5G+旅遊新經濟
    那麼,你知道vr智慧景區是什麼嗎?什麼是VR智慧景區?智慧景區是指藉助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智能網絡對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實現可視化管理、智能化運營管理、精細化旅遊營銷、個性化遊客體驗,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低碳、可持續發展。
  • 智慧醫療2021十大發展趨勢
    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相關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新冠疫情爆發及持續,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基建加快推進,當前醫院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剛性需求大等多種利好因素共同驅動中國智慧醫療進入行業高景氣的黃金五年。
  • 新華三與廣東中拓戰略籤約,共創智慧醫療信息化新時代
    12月11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與廣東中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中拓」)在新華三集團杭州總部舉行籤約授牌儀式,雙方宣布將在智慧醫院、智慧醫療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醫療行業數位化轉型進程。廣東中拓總經理周振華與新華三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商業銷售部總監楊爽出席儀式。
  • 智慧醫療和醫療的未來
    該《規劃》中,已經把有關智慧醫療的兩大項列入了新一代人工智慧規劃當中,《規劃》也促使「智慧醫療」在2018年迎來爆發。挑戰:傳統醫療向智慧醫療轉變面臨的三大挑戰要適應新一帶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裡面提出的智能醫療,我認為醫療行業目前主要面臨了三大挑戰。首先是資源互通、數據共享和系統連結方面。
  • 香港通訊業聚焦「5G+AI」轉型 料加速粵港澳智慧城市群建設
    中新社香港12月11日電 (記者 史冰筠)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與大灣區5G產業聯盟11日在香港舉辦「5G+人工智慧(AI)助力數位化轉型」主題研討會,多個業界領袖和專家參與探討,他們認為5G與AI的結合將從醫療、金融、教育和個人應用等各方面加速香港智慧城市發展,優化市民生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建設。
  • 主打科技牌——榮科科技5G+院前急救填補國內智慧醫療領域空白
    5G網絡是當下國內外數據傳輸中前沿技術,該技術融入智慧醫療體系中也預示著科技助力醫療領域進入高速發展時代。近日從業內傳出消息,榮科科技旗下子公司米健醫療協同廣東移動共同技術研發,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量身打造了5g院前急救示範系統。
  • 打造全民健康平臺 加速實現智慧醫療
    「看病難、看病貴」,這不僅反映出人們對醫療行業現狀的不滿,更體現出醫療行業在目前條件下存在的效率低下、管理混亂的問題。    很自然地,在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當代,人們逐漸提出了智慧醫療的科技理念和社會需求。
  • 中國智慧醫療2021十大發展趨勢
    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相關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新冠疫情爆發及持續,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基建加快推進,當前醫院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剛性需求大等多種利好因素共同驅動中國智慧醫療進入行業高景氣的黃金五年。
  • 中泰證券:健全公衛應急管理體系 加速區域醫療IT系統建設
    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暴露出來的問題有助於系統的升級換代,並且現代化治理理念也在不斷升級,這給區域醫療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從現有的解決方案來看,單一區縣的公共衛生系統的升級換代的費用在百萬量級,部分地區甚至帶到了千萬規模,這將給全國帶來近百億規模的市場機會。分級診療體系將加速推進,驅動中小醫院信息化需求釋放。
  • 加速5G應用落地策略宏電專家這樣說丨2020國際產業鏈資源對接大會
    宏電亮相5G分論壇,分享當前5G發展的趨勢與市場機會,並指出加速5G應用落地策略2020年8月6日,由Aspencore主辦的第二屆(2020)國際電子產業鏈資源對接大會在深圳科興科學園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 我國啟動醫院5G網絡建設標準制定
    新政一覽  近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下,由中日友好醫院、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和國家基層遠程醫療發展指導中心牽頭,全國30餘家省部級醫院、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三大運營商和華為公司在中日友好醫院聯合啟動了《基於5G技術的醫院網絡建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