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溫!醫生:家長別慌,3個地方「捂」的好,寶寶少往醫院跑

2020-12-05 全能辣媽plus

文|全文共1494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冬意漸濃,如今的溫度也是一天更比一天低,全國各地的低溫席來,讓許多家長也是非常的「慌張」,生怕自家孩子會感冒生病。


秋冬季,正是季節交替之時,也是天氣驟冷的時候,這種天氣,家長稍不注意,孩子就有可能會感冒生病,一旦孩子感冒生病了,不僅是孩子難受,家長看著也心疼。

相信很多寶媽一到冬季,就會給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就怕孩子著涼吹風,但是有的寶媽會發現,給孩子捂得越嚴實,怎麼孩子感冒生病的次數反而多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醫生給出了相關的解釋,原因就是:


一般來說孩子平時比較喜歡到處亂跑,一跑一鬧就會出汗,而如果穿的又很厚的話,孩子就會大汗淋漓。冬天又很容易有風,孩子衣服裡溼漉漉的都是汗,家長如果不注意給孩子換洗內衣和擦乾汗水的話,孩子很容易就會著涼的,所以才會導致捂得越嚴實越容易感冒的情況。


相信多數寶媽也會遇到過相類似的情況,覺得自己已經給孩子保暖工作做得非常的不錯了,但是沒成想孩子還是感冒了。再加上如今的大降溫,有許多家長更是非常的心焦,生怕自己的孩子可能會生病。


對此醫生就給出了說法,家長不需要太慌張,只要這幾個地方捂得好,孩子就能少往醫院跑:


3個地方「捂」的好,寶寶少往醫院跑

一、孩子的腳

我們有句老話叫寒從腳下起,這一句老人常說的俗語,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但其實,這句話說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足部保暖真的是非常的關鍵,不只是孩子,大人的腳部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也是會很容易著涼生病的。

現在有部分父母,給自己孩子穿著厚厚的衣服和褲子,但是唯獨腳部的保暖卻忘記了,這也很有可能會成為誘發孩子感冒的一大原因。


還有部分寶媽,很注意給孩子穿厚鞋厚襪子,會給孩子買厚厚的加絨鞋和加絨襪子,但有的孩子經常跑跳,鞋子太厚的話容易捂腳,從而會出腳汗。冬天溫度低,那麼腳部的汗就會讓孩子感覺到涼意,反而沒有做好保暖工作。

那這個時候有很多家長就會說了,要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腳部更加溫暖呢?

首先我們應該要給孩子選擇相對厚實的襪子以及鞋子,襪子要選擇吸汗透氣效果好的,其次,鞋不要太過於厚。如果孩子穿加絨的鞋容易出腳汗的話,可以給孩子買加棉的冬鞋,這樣既保暖也會透氣。讓孩子的腳部能夠保持乾燥和溫暖,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腳下生寒。


二、孩子的脖子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非常的喜歡穿高領毛衣,因為穿上了高領毛衣之後,總感覺有些勒得慌,孩子不肯穿高領毛線衣,家長也只得罷休。但是如果說不給孩子穿高領毛線衣的話,大半脖子都是露在外面的,冬天溫度低,很容易著涼。

不僅是大人光著脖子很容易會引發頸椎病,小孩子也其實會遇到同樣的情況,肩頸總是裸露在外面,加上大冷風吹著,這可能就會直接引發感冒。


所以建議寶爸寶媽在帶著孩子出門的時候,要給孩子做好頸椎的保暖工作,如果孩子不願意穿高領衣服,儘量讓孩子圍上圍巾,避免孩子的肩頸裸露在外吹涼風。

三、孩子的背部

第3個需要家長注意的點就是孩子的背部,孩子們天性都是比較活潑愛動的,喜歡到處蹦噠,所以他們也比較容易出汗。

像有些孩子本來就是非常愛出汗的體質,如果家長稍微不注意的話,他們的背上可能就會全都是汗,尤其是到了冬季,出汗多的話,汗水會變涼,很容易吹風著涼感冒的。

建議家長們還是應該要給孩子準備擦汗巾,或者說當發現孩子有汗了之後及時給孩子擦拭乾淨,不然的話一旦汗水侵溼背部,就很容易會導致感冒著涼的。


辣媽心得:

現在正是大降溫的時候,秋冬季節也是孩子生病的高發季,但是家長要注意一點,不是給孩子穿的越多就一定越好,關鍵是要把該捂嚴實的地方給捂嚴實了,做到有效的保暖才是關鍵。

最後希望孩子們可以健康快樂的度過這個冬天。

本文編輯:媽媽緣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大降溫!兒科醫生:家長別慌,3個地方「捂」的好寶寶少往醫院跑
    關於這個問題,醫生給出了相關的解釋,原因就是:一般來說孩子平時比較喜歡到處亂跑,一跑一鬧就會出汗,而如果穿得又很厚的話,孩子就會大汗淋漓。冬天又很容易有風,孩子衣服裡溼漉漉的都是汗,家長如果不注意給孩子換洗內衣和擦乾汗水的話,孩子很容易就會著涼的,所以才會導致捂得越嚴實越容易感冒的情況。
  • 全國大降溫來了,這3個部位要「捂好」,寶寶才能少生病
    全國大降溫來了,就連被全國瞞著過冬的廣東,前幾天還是豔陽高照,現在也是寒風說來就來。氣溫"斷崖式"驟降,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對於孩子而言更是一個大挑戰。很多父母都想孩子少一點生病,別老是跑醫院,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做最好的防護。要怎樣熬過冬天,謹防孩子生病?面對全國大降溫,這3個部位要"捂好",寶寶才能少生病。
  • 寶寶發燒 千萬別捂
    千萬別捂  反而應把寶寶胸口的衣服稍微解開一些,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通風換氣,給孩子補充水分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發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症狀,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寶寶發燒時,總擔心會燒壞孩子腦子,處理起來免不了手忙腳亂,陷入不少誤區。
  • 寶寶發燒「捂汗」沒有用 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有的要求醫生儘快給孩子吊針,有的不見到醫生絕不使用退燒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李棟方博士發現,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 寶寶發燒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近來,各大醫院兒科門診人滿為患,連給打吊針、補液的孩子、「舉杆子」的家長都沒地兒站。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
  • 夏季兒童醫院寶寶感冒發燒患兒增多 記得這樣給孩子物理降溫
    看著孩子蔫蔫的樣子,精神食慾都下降,估計再淡定的家長也會坐立難安、慌了手腳。今(16)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醫兒童醫院獲悉,最近門診接了不少因發燒入院的患兒,專家表示,若孩子體溫在38.5℃以下,可採用物理降溫治療。
  • 冬季寶寶別太暖 小心患上捂熱症候群
    三個月大的小寶發燒上火被家人帶到了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發現小寶患上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原來是家長護理不當,給寶寶穿得太厚,過度保暖引起的。  保暖過度及捂悶誘發「嬰兒捂熱症候群」  據醫生介紹,「嬰兒捂熱症候群」又稱悶熱症候群、捂被症候群、蒙被症候群等。該病主要因為給寶寶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 冬季大降溫,兒科醫生表示:「捂緊實」娃的這4個部位,能少生病
    近日,全國迎來了大幅度的降溫,天氣一天天冷起來,空氣裡也充滿了寒冬的味道。這時候,人們的保暖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尤其是娃娃,被家長裹成了「小粽子」,裡三層外三層,一舉一動變得十分笨重。大人們總以為孩子抵抗力弱更怕冷,所以會給孩子穿更多的衣服,其實穿太多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須知。
  • 冬季寶寶有「捂熱」情況,家長注意了,別給寶寶穿成「火焰山」
    猝不及防的冬季降溫,讓「給寶寶添衣」成為了有娃家庭的頭等大事。「寶寶抵抗力弱,容易生病,可得給寶寶捂嚴實了」,這種想法幾乎是每一位家長都一樣,再加上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寶寶有各種各樣的衣服穿,所以冬天穿得普遍都很厚。但是醫院在冬季接收到的「發燒」寶寶卻是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是為啥?
  • 寶寶冬天發燒,學會這3個物理降溫法,寶寶退熱快又安全
    冬天感冒,流感的孩子也增多了,尤其是遇上孩子發燒,很多家長就會慌了神,想著各種方法來給孩子降溫,除了吃退燒藥外,物理降溫是許多家長給寶貝降溫退熱的方式,但並不是所有物理降溫方法都管用,用錯方法可能對孩子有傷害,哪些物理退燒法是可以用?一起來學習吧!
  • 黃曉明媽媽給發燒的小海綿捂汗,這種老方法被醫生批評了
    近日,綜藝節目《小兒大醫生》火熱播出。節目每期都會圍繞一個兒童健康話題展開,有專業兒科醫生坐鎮,解讀兒童常見疾病的科學預防。辣媽冉瑩穎帶隊「媽媽團」,新晉奶奶黃曉明媽媽張素霞領導「奶奶團」,現場兩隊憑藉各自育兒經驗進行PK,代際交鋒異常激烈。
  • 寶寶高燒39度8,寶媽用酒精降溫?醫生:燒再高也別用酒精
    看到溫度計上的數字,寶媽嚇了一大跳,連夜帶著女兒奔到醫院掛了急診。醫生一邊給小寶寶採取退燒措施,一邊向寶媽詢問病情。當得知她曾在家裡用酒精給女兒退燒時,登時變色,並用嚴肅的口吻對寶媽說:"燒再高也別用酒精,有害無益,小孩子哪受得了這個!"。
  • 新手媽媽不要慌,學會這些讓寶寶迅速降溫!
    孩子體溫的高低並不預示孩子病情的輕重,所以家長不要亂了手腳。但是對於高燒和體溫反覆升降並且有其他的併發症時,就不適宜服退燒藥,應儘快的去醫院,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例如3個月以下的嬰兒超過1-3個月38℃,3-6個月超過38.3℃,6-12個月超過39℃;大口嘔吐,甚至喝水都吐;神志不清等症狀),那麼對於孩子單純發燒半夜有哪些應急措施呢?
  • 寶寶發燒,哪些情況需要立即去醫院
    幼小的寶寶在家長看來特別嬌嫩,生怕冷著了、熱著了。尤其是深秋時節,早晚溫差大,但越是擔心,寶寶還越是難「伺候」,一不小心,寶寶就發燒了。此時的家長就非常焦急,有的千方百計地給娃退燒,有的抱起寶寶就往醫院跑。那麼,到底該怎樣幫寶寶退燒呢?何種情況需要立即去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生彭華麗首先為家長們詳解幾種常見降溫誤區。誤區一:捂汗可以退熱。
  • 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家長要會判斷,3種不用著急去7種要快去
    有些比較有經驗的家長或是比較大條的家長,覺得孩子感冒發燒很正常,不嚴重時就不去醫院了,自己在家給寶寶物理降溫或是吃點退燒藥。① 3個月的以上的寶寶,有發熱但體溫不是特別高,對寶寶的精神狀態沒有影響,吃喝睡都正常,這種情況就可以先不用去醫院;② 剛打過疫苗的寶寶出現發燒的情況,通常是由於接種疫苗引起的,也大多不用去醫院;
  • 闢謠,寶寶發燒捂汗可以退燒?分「三階段」處理,做對了娃少遭罪
    婆婆給穿了一層又一層,還蓋上了厚被子,說是捂捂就好了。當時自己也沒啥經驗,就聽從了。但半小時後,她覺得不太對勁兒,打開被子一看,孩子滿臉都是汗,臉色通紅、嘴唇發青,不像捂好了,反而更嚴重了,她抱著孩子就去了醫院。
  • 寒冬降溫潮來襲,以下三個部位「捂嚴實」,孩子妥妥少生病
    今年這天氣,好像直接從後夏天過渡到了大冬天。關鍵是,最近寒冬降溫潮來襲,大人都抵不住,小孩子更要遭殃了。因為屋裡開暖氣了,家長們好多都不領著孩子出去玩了。就算天好,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也是出門全副武裝,口罩、帽子全戴上呢。就這,還是時不時聽到孩子咳嗽的聲音,經常見大人們著急忙慌帶孩子往醫院看感冒。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 孩子發燒別再捂汗了!做好這三點,輕鬆緩解寶寶不適
    寶寶身體好燙!是不是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聽婆婆說,小孩子發燒沒事,可以幫它長高,真的假的呀?」 「孩子發燒了,蓋蓋厚被子捂出汗就能好了吧!」 很多新手媽媽一遇到寶寶發燒的情況,都會發出類似以上的疑問。
  • BB發燒四肢冰冷 切勿捂熱了事|發燒|物理降溫|洗澡_網易親子
    警惕:寶寶發燒手腳冰冷不要捂汗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有的媽媽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的。有的說,穿得厚點是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兒童的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