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靖邊男子馬某寬將他79歲的母親,扔到村外廢棄的墓穴裡填土活埋。老太太命大,被人救出,為了保護兒子,竟然說是自己爬到墓穴裡去的。但是此案已是公訴刑事案件,即便當媽的想為逆子隱惡,法律也不允許。11月2日,靖邊縣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決馬某寬有期徒刑十二年。
「活埋母親」擊穿了對於人性的理解,人性本惡還是本善,人類爭論了幾千年,在荀子看來,「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性是惡的,通過教化,才能變良善。
孟子持相反看法,認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之所以後來有善有惡,都是環境造成的。他總結出人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此乃人和禽獸不一樣的地方。
關於惻隱之心,他舉例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顴顴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人會感到恐懼同情,不是因為和孩子父母有什麼私交,不是為了博得慈悲好名聲,不是討厭孩子的哭聲,完全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沒有惻隱之心,根本就不是人。
但是,理想主義的孟子仍未解決人性善惡的本源問題,比如這惻隱心是先天的,還是荀子所言後天的?雖然孟子沒有說太明白,人們還是願意接受他的觀點,給自己也給世界多一點光明和希望。
中國文化裡,尊老是無條件的,長輩無論做什麼都永遠正確。鄭莊公差點被他親媽和親弟弟合謀害死,他能做的也就是把母親遷到城穎,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不到黃泉,永不相見)。他媽不喜歡他的原因很奇葩,他出生時腳先出來,驚嚇到她了。為了讓喜歡的小兒子共叔段上位,竟然裡應外合發動政變。鄭莊公這樣處理也算是人之常情,後來還是成為良心負擔,但是話都說出去了,豈能言而無信,潁考叔出主意挖一條通「黃泉」的地道母子相見,他馬上照辦了。
鄭莊公貴為一國之君,有資源解決問題;馬某寬就是一打工者,在他12歲那年,他母親遺棄他遠嫁甘肅,幾十年後回來,住到他家裡,後來癱瘓在床。他選擇了最愚蠢也最人渣的解決辦法,把自己送上道德和法律雙重審判臺。
現實環境對人心的塑造,比一切說教都強大。
(陶謝 原創 微信公眾號:taoxie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