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得自己》還沒大結局?
《親愛得自己》怎麼就這樣結局了?
這是我在追劇過程中的一個小小感受。劉詩詩和朱一龍都是觀眾比較喜歡的演員,這也是劉詩詩產後復出的首部作品,而朱一龍的另一部作品《重啟》也剛剛完結,熱度持續不下。這兩個人合作,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抱著期待和好奇開始了追劇生涯,但沒堅持多久就棄劇了, 不管是劇情還是人設,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這個劇一直活躍在熱搜上,也算是斷斷續續看完了整部劇,主要圍繞女性的視角展開故事,一個是賢妻良母般的張芝芝,她的人生目標是守護好自己家庭的一方小天地,一個是外形漂亮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解決自己婚姻大事上的顧曉菱,還有一個就是有理想又強勢的事業型女人李思雨。
三個女人,三種不同的價值觀,在生活和工作中歷經波瀾,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沒有大團圓的結局,只有遺憾、唏噓和感慨。鏡頭最後,三個女人相互簇擁著走在街頭,說著笑著憧憬著未來;鏡頭拉回到劉洋和陳一鳴這裡,兩個男人,看著空中絢麗的煙花,顯得既孤獨又落寞。
思雨單身繼續創業,芝芝單身繼續創業,曉菱最終嫁給了雷浩文!子茹入獄,男友一鳴在等她,劉洋孤獨一人......對於全員be的這個結局,也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不按常理出牌,驚呆了小夥伴。
如果從偶像劇和甜寵劇的角度看,這個劇確實是不行,但它的主題是「親愛的自己」,重點在於如何找到自己,從這點來說,本劇還是能引起共鳴和思考的。
一個人無論是感情、婚姻還是工作,都會遇到困惑,如何走出迷茫區或許才是這個劇要告訴我們的。
感情是互相的,懂得珍惜和付出才能長久
雖然陳一鳴和李思雨是官配,但這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實想想,我們自己或者我們身邊的人,肯定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兩個人的追求不同,一個要的是安穩的家庭,一個要的是成功的事業,如果不能彼此遷就和妥協,就很容易陷入衝突和僵局。
李思雨屬於強勢的女人,也有自己執拗的堅持,一直在為自己心中的夢想奮鬥。為了工作,錯過了陳一鳴精心準備的求婚驚喜;為了工作,會和陳一鳴吵架;為了創業,寧可不要結婚。在這一段感情裡,她也有著萬千的無奈和不得已,但她一直忠於自己,即使是和相戀五年的陳一鳴分手,也要做自己想做的,其實有一點佩服李思雨的勇氣和選擇,現實中又有多少人可以這樣義無反顧地轉身離開?
從第一次的求婚失敗或許就已經註定了結局,李思雨的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過於強調自我,往往忽略了對方的感受,非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的身上,更不應該以不結婚作為要挾,還要求陳一鳴賣房子支持自己創業,要求陳一鳴裸辭和自己一起創業,卻忘了陳一鳴想要的是什麼。
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嘴上說著「為你好」,來要求對方做出改變,其實最應該改變的是自己。
分手後的李思雨沒有拖泥帶水,而是一門心思投入到獨步的實驗,成功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有時候失去不是一件壞事,是為了成全更好的自己,愛情也不是生活的唯一,畢竟人的選擇各有不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又有什麼對錯之分呢?
婚姻需要經營,最應該經營的是自己
前期的張芝芝以家庭為重,要照顧老公、婆婆還有女兒,可謂是為這個家操碎了心,就是這樣,還沒有得到老公的體諒和尊重,反而給了第三者機會。
婚姻裡受到傷害的張芝芝雖然很痛心,但也因此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靠自己才最踏實。
感情失敗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幡然悔悟的張芝芝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在自己的努力下,當上了公司的銷售經理。
面對劉洋的重新求婚和蘇立行的追求,張芝芝誰都沒有答應,而是選擇了自己。對於目前的張芝芝來說,婚姻不是首選,把自己變得強大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一個人只有有了能力,才不會想著依附於任何人,也才有底氣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
只有把自己經營好,人生才會有更多的可能。
偽裝太累,要做真實的自己
因為童年的一段辛酸的經歷讓顧曉菱成為了追求物質的拜金女,她不是喜歡,而是害怕再過以前那樣的生活,所以她找對象目標明確,只會選擇和有錢的人交往。偏偏遇到了「紈絝子弟」雷浩文,對她死纏爛打不放棄。
當他和和睦籤了結婚協議,真正去領證的時候,內心才開始猶豫不安,麵包和愛情,到底哪個重要?幸運的是,顧曉菱掙脫了那個偽裝的自己,終於不用為了討好而去卑微地扮演各種角色了,她大膽地卸妝,又成為了那個討厭健康餐、喜歡吃垃圾食品、不看探索只愛追八卦、不優雅不從容的平民妞顧曉菱。和雷浩文在一起,她才是最真實、輕鬆自在的,顧曉菱看起來虛榮膚淺,但她心裡很明白。
幾個人的結局雖然都不太圓滿,但是這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沒有任何一部劇可以做到完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在這部劇中能讓我們有所啟發和思考,那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