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國際學校,家長甚至教育圈內的人對「國際學校」的了解都比較含糊、籠統,根據IASL(https://iasl-online.org)的定義,#國際#學校的標準如下:
學生教育的可轉移性;學生和教職員工高於本地學校的流動性;學生結構的多國和多語種特徵;採用國際課程,如IB,A-level/IGCSE等國際化課程;得到國際認證,如得到CIS,IBO,CIE,WASC,NEASC等國際教育相關機構認證;教師結構的多國性以及變化性;招生方面對學生的非選擇性,一般在學位充足的情況下; 授課語言一般為英語或雙語。
就國際課程而言,目前開設較多的是IB、A-LEVELE/AP。雖然不一定每個學校必須滿足以上8條才能被認為是國際學校,但至少要滿足其中的多數,在這個原則下,目前大家所稱的「國際學校」可以分別三類:
1、真正的國際學校
此類學校有北京順義國際學校、京西國際學校、新加坡國際學校、英國國際學校、耀中國際學校、加拿大國際學校,以及哈羅、德威、樂成等。這些國際學校大部分僅招持有外國及港澳臺護照的學生,有的學校招部分中國國籍學生,但是嚴格控制中國學生比例。
國際學校除了在課程設置、國際認證、生源和教師多元化方面比較國際化,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學校的教育理念比較國際化。由於一些管理方面的原因, 國際學校可能不提供寄宿服務。
2、國際課程學校
有北京匯佳學校、王府學校、新英才學校、北京愛迪學校。
國際課程學校中還有不少提供某些國家,某些省份的課程,一般國際課程學校還提供加拿大BC省課程,北京愛迪學校還提供澳大利亞西澳地區的課程。
3、公立學校國際部(國際課程班)
這類學校掛靠公立中學,多是公立中學跟一些中介教育機構合作聯辦設立,學風正,收費不高,但對中考成績要求很高,成績不在前30%很難進得去。公立學校國際課程班開設較早的是2005年的人大附中中英辦學,之後在2010年左右,更多的公立中學開始開設國際課程班。
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務必看清楚,定之前查查師資,去試聽,然後查清楚該校往屆的錄取情況,不要被那些宣傳材料迷惑,這可是影響一生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