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如同海洋上的一座座小島散布於整個胰腺中,體積只佔胰腺總體積的1%-2%,然而卻是調控身體能量代謝、維持血糖穩定最核心的部位。
胰島中有α(阿爾法)細胞和β(貝塔)細胞,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β細胞分泌胰島素使血糖下降,胰島素是身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可見,胰島β細胞是生產胰島素的工廠,是我們身體降糖的源動力。這些細胞功能良好,我們身體的控糖能力就非常強大,如果這些細胞出現問題,血糖就會變得難以控制。
那它是如何工作的?為何會發生高血糖?我們又該如何保護β細胞功能呢?
胰島素是這樣工作的
進食後,食物裡的碳水化合物逐漸被消化變成葡萄糖,腸道裡的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使得血糖升高,這時就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
胰島素會命令肝臟細胞、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將血液裡的葡萄糖儲存起來,讓遊走在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降低,這就是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情況是這樣的:
①胰島素分泌的速度:正常人進食後血糖升高,胰島β細胞能迅速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當血糖回到正常範圍後,胰島β細胞能迅速停止分泌胰島素,不至於引起低血糖。
然而,糖友的胰島β細胞反應比較遲鈍:胰島素分泌大門該開不開、該關不關,使得血糖任性起來,波動較大。
(胰島功能起不來幹活了······)
②胰島素分泌的量:正常人進食後胰島素分泌能達到足夠的量,使餐後血糖能降到正常範圍內。如果進食碳水化合物越多,餐後血糖會越高,胰島素分泌的量也會越多,相應地胰島的負擔也會越重。
糖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所以餐後胰島素分泌量會減少,就容易發生餐後血糖水平難以降低的情況。
③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細胞的大門,讓血液裡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來降低血糖水平。
可是當身體長起肚腩、發生超重或肥胖時,鑰匙會逐漸失靈,導致打不開細胞的門,血糖進入細胞的量減少於是就出現高血糖,這種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的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和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受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內在表現。糖尿病早期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糖尿病後期以胰島β細胞衰竭、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表現在口服降糖藥的效果越來越差。
隨著病程的進展,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死亡會越來越多、再生能力變弱,那如何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延緩病情發展呢?
評估胰島功能很重要
首先要評估自己仍剩多少胰島功能,從而選用適合自己的方案。
具體評估方法需要到醫院就診,由醫生來評估。臨床上主要根據空腹時的胰島素和C肽水平,餐後高峰值出現時間以及餐後高峰值水平來評估。
保護胰島功能要趁早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發現:在2型糖尿病發病時,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就已下降至正常人的50%,隨著病程延長,β細胞功能會以平均每年約5%的速度衰竭。
胰島β細胞功能會隨著病程增加而逐漸衰竭
所以,一旦發現血糖異常,應儘早就診控制血糖,解除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的毒性,喚醒β細胞、最大化地恢復胰島素分泌功能。
之後採用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幹預,可以保護胰島功能、大大延緩胰島功能衰退。根據患病時間長短,糖友具有不同的糖尿病管理原則:
1.糖尿病前期:血糖異常但還沒有被診斷為糖尿病,這時及時進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幹預可"逆轉"身體狀態,避免發生糖尿病;
2.糖尿病早期:生活方式幹預最重要,必要時可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3.糖尿病中晚期:生活方式幹預不能停,如果後期血糖控制不佳,應該開始胰島素治療,必要時加用其他降糖藥。
看到這裡,糖友們一定很想知道,貫穿糖尿病治療始終的"生活方式幹預"到底要怎麼做才對,下面就來梳理一下。
① 食不過量七分飽
吃的越飽、碳水化合物越多,胰島β細胞的負擔越重,所以要控制飲食,不貪吃不貪甜,降低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的負擔,讓β細胞儘可能得到休息。
②適當吃碳水化合物
比如早餐一兩主食,午晚餐各二兩主食,要注意除麵粉、大米外,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根莖類食物也算作主食。此外,不吃添加糖和高甜度水果,減少餐後血糖升高對胰島β細胞的刺激。
③少吃油脂
每餐油脂攝入量不超過10g,大約是陶瓷勺1勺的量,攝入過多油脂也會傷害胰島β細胞。
④適量運動
堅持正確的運動方法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讓胰島β細胞的工作更有效。
>>運動強度
推薦每次20-60min有氧運動,比如步行、慢跑、騎車、遊泳等;運動強度較大時,可以減短運動時間。
長時間步行的溫和運動與短時間遊泳的高強度運動效果一樣。
所以,年齡小、病情輕、體力好的患者,溫和有氧和高強度無氧運動都可以,老年人和肥胖患者則應該做強度較小、持續時間稍長的運動,比如健步走、廣場舞等溫和的運動。
>>運動頻率
低強度建議每天1次;強度較大建議隔天1次。
>>運動時間
沒有口服降糖藥的糖友可以在飯後1小時開始運動,服藥的糖友可以在飯後1.5小時開始運動,避免運動降糖與藥物降糖相撞。
注意:超量運動可能帶來高血糖或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⑤減肥減肚
將軍肚、水桶腰、大肚腩會讓胰島β功能負擔加重,而減輕體重尤其是減掉大肚腩,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讓胰島β細胞"減壓延壽"。
—什麼是大肚腩?
捲尺繞肚臍一圈,男性腰圍超過102釐米、女性腰圍超過88釐米,就要注意減重,減掉大肚腩。掉大肚腩。
—什麼是超重?
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若BMI超過24就是超重,就要開始控制體重了。
提示:運動不要急於求成,堅持最重要。從散步等溫和的運動開始,之後看身體反應逐漸加大運動量,以不感到飢餓、疲勞為準。
生活方式幹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也是保護胰島功能的關鍵,要貫穿在糖尿病的全病程管理中,就像是一棟建築的地基,地基牢靠才能穩固長久。
不多說了,小編決定和跑步來個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