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它血糖才能穩定!看看你的胰島功能還剩多少?

2020-12-18 糖友談健康

胰島如同海洋上的一座座小島散布於整個胰腺中,體積只佔胰腺總體積的1%-2%,然而卻是調控身體能量代謝、維持血糖穩定最核心的部位。

胰島中有α(阿爾法)細胞和β(貝塔)細胞,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β細胞分泌胰島素使血糖下降,胰島素是身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可見,胰島β細胞是生產胰島素的工廠,是我們身體降糖的源動力。這些細胞功能良好,我們身體的控糖能力就非常強大,如果這些細胞出現問題,血糖就會變得難以控制。

那它是如何工作的?為何會發生高血糖?我們又該如何保護β細胞功能呢?

胰島素是這樣工作的

進食後,食物裡的碳水化合物逐漸被消化變成葡萄糖,腸道裡的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使得血糖升高,這時就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

胰島素會命令肝臟細胞、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將血液裡的葡萄糖儲存起來,讓遊走在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降低,這就是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情況是這樣的:

①胰島素分泌的速度:正常人進食後血糖升高,胰島β細胞能迅速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當血糖回到正常範圍後,胰島β細胞能迅速停止分泌胰島素,不至於引起低血糖。

然而,糖友的胰島β細胞反應比較遲鈍:胰島素分泌大門該開不開、該關不關,使得血糖任性起來,波動較大。

(胰島功能起不來幹活了······)

②胰島素分泌的量:正常人進食後胰島素分泌能達到足夠的量,使餐後血糖能降到正常範圍內。如果進食碳水化合物越多,餐後血糖會越高,胰島素分泌的量也會越多,相應地胰島的負擔也會越重。

糖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所以餐後胰島素分泌量會減少,就容易發生餐後血糖水平難以降低的情況。

③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細胞的大門,讓血液裡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來降低血糖水平。

可是當身體長起肚腩、發生超重或肥胖時,鑰匙會逐漸失靈,導致打不開細胞的門,血糖進入細胞的量減少於是就出現高血糖,這種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的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和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受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內在表現。糖尿病早期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糖尿病後期以胰島β細胞衰竭、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表現在口服降糖藥的效果越來越差。

隨著病程的進展,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死亡會越來越多、再生能力變弱,那如何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延緩病情發展呢?

評估胰島功能很重要

首先要評估自己仍剩多少胰島功能,從而選用適合自己的方案。

具體評估方法需要到醫院就診,由醫生來評估。臨床上主要根據空腹時的胰島素和C肽水平,餐後高峰值出現時間以及餐後高峰值水平來評估。

保護胰島功能要趁早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發現:在2型糖尿病發病時,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就已下降至正常人的50%,隨著病程延長,β細胞功能會以平均每年約5%的速度衰竭。

胰島β細胞功能會隨著病程增加而逐漸衰竭

所以,一旦發現血糖異常,應儘早就診控制血糖,解除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的毒性,喚醒β細胞、最大化地恢復胰島素分泌功能。

之後採用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幹預,可以保護胰島功能、大大延緩胰島功能衰退。根據患病時間長短,糖友具有不同的糖尿病管理原則:

1.糖尿病前期:血糖異常但還沒有被診斷為糖尿病,這時及時進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幹預可"逆轉"身體狀態,避免發生糖尿病;

2.糖尿病早期:生活方式幹預最重要,必要時可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3.糖尿病中晚期:生活方式幹預不能停,如果後期血糖控制不佳,應該開始胰島素治療,必要時加用其他降糖藥。

看到這裡,糖友們一定很想知道,貫穿糖尿病治療始終的"生活方式幹預"到底要怎麼做才對,下面就來梳理一下。

① 食不過量七分飽

吃的越飽、碳水化合物越多,胰島β細胞的負擔越重,所以要控制飲食,不貪吃不貪甜,降低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的負擔,讓β細胞儘可能得到休息。

②適當吃碳水化合物

比如早餐一兩主食,午晚餐各二兩主食,要注意除麵粉、大米外,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根莖類食物也算作主食。此外,不吃添加糖和高甜度水果,減少餐後血糖升高對胰島β細胞的刺激。

③少吃油脂

每餐油脂攝入量不超過10g,大約是陶瓷勺1勺的量,攝入過多油脂也會傷害胰島β細胞。

④適量運動

堅持正確的運動方法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讓胰島β細胞的工作更有效。

>>運動強度

推薦每次20-60min有氧運動,比如步行、慢跑、騎車、遊泳等;運動強度較大時,可以減短運動時間。

長時間步行的溫和運動與短時間遊泳的高強度運動效果一樣。

所以,年齡小、病情輕、體力好的患者,溫和有氧和高強度無氧運動都可以,老年人和肥胖患者則應該做強度較小、持續時間稍長的運動,比如健步走、廣場舞等溫和的運動。

>>運動頻率

低強度建議每天1次;強度較大建議隔天1次。

>>運動時間

沒有口服降糖藥的糖友可以在飯後1小時開始運動,服藥的糖友可以在飯後1.5小時開始運動,避免運動降糖與藥物降糖相撞。

注意:超量運動可能帶來高血糖或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⑤減肥減肚

將軍肚、水桶腰、大肚腩會讓胰島β功能負擔加重,而減輕體重尤其是減掉大肚腩,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讓胰島β細胞"減壓延壽"。

—什麼是大肚腩?

捲尺繞肚臍一圈,男性腰圍超過102釐米、女性腰圍超過88釐米,就要注意減重,減掉大肚腩。掉大肚腩。

—什麼是超重?

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若BMI超過24就是超重,就要開始控制體重了。

提示:運動不要急於求成,堅持最重要。從散步等溫和的運動開始,之後看身體反應逐漸加大運動量,以不感到飢餓、疲勞為準。

生活方式幹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也是保護胰島功能的關鍵,要貫穿在糖尿病的全病程管理中,就像是一棟建築的地基,地基牢靠才能穩固長久。

不多說了,小編決定和跑步來個約會~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最怕併發症,醫生教你4招穩定血糖、保護胰島功能!
    研究發現,在患者確診糖尿病時 ,患者的胰島功能最多達到正常人的一半左右,一旦任由病情發展,胰島功能將會以每年3%-5%的速度持續下降,直至完全喪失。尤其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剩餘胰島功能的保護,對於延緩疾病進展、避免併發症發生意義重大。
  • 重視胰島功能保護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
    鄒大進教授善用藥物喚醒「沉睡」胰島胰島功能的下降或功能不全,是導致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保護胰島功能是治療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方針策略。胰島功能下降,原因有三:肥胖、腸促胰素不足以及年齡增長的變化。年齡增長沒有辦法改變,但若能儘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控制體重,補足腸促胰素,胰島功能可以長期維持正常,糖尿病管理也就能「長治久安」。
  • 糖尿病怎麼保護好胰島功能?這4件事,不妨記起來
    胰島具有分泌胰島素的功效,而胰島素是人體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當胰島功能出現異常時,就會降低胰島素的分泌,從而誘發糖尿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功能也會慢慢的衰竭,所以要好好的呵護胰島功能。糖尿病怎麼保護好胰島功能?
  • 保護胰島功能,延緩糖尿病病情進展,一定要注意這5點
    2型糖尿病人常常同時存在胰島功能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這是導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而且長期胰島素抵抗可加重胰島功能的損害,最終使胰島功能進一步衰退。 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注意以下5點能保護好胰島功能,從而管理好血糖、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1.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 中國人飲食中主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而碳水化合物因為消化吸收快,升糖指數高,往往會導致餐後血糖過高。
  • 糖尿病人胰島功能嚴重損壞怎麼辦?
    王執禮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答:你的病情有幾個特點:1.每天注射很大劑量胰島素但血糖控制很差;2.身體消瘦,比理想體重低15kg左右;3.儘管診斷糖尿病僅5年,但已有嚴重併發症。你很可能屬於糖尿病胰島功能嚴重受損傷的患者,血糖波動大、難以控制,而且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被稱之為「脆性糖尿病」。
  • 肥胖的人,胰島功能一般不會好!當心5-10年後得糖尿病
    二、糖尿病人控好血糖就萬事大吉了嗎?糖尿病的治療,並不簡單的只是控制血糖的事情。控制好血糖,能更有效地防止併發症,但只能防止20%左右,還有70%-80%的併發症,需要通過改善血壓、血脂、體重等其他指標,才能避免。
  • 空腹血糖6~7,胰島功能還有恢復的可能嗎?本文講出實情
    空腹血糖超標,出現升高的情況,不管有沒有感覺,不管有沒有升高到確診糖尿病的水平,都應該引起重視了,我們之所以設置這樣一個正常血糖與確診糖尿病血糖值之間的「緩衝地帶」,其中一方面的考慮就是因為想要提醒血糖出現升高趨勢的朋友們,儘早地加強血糖控制,能夠更好地保護好身體健康,減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 糖尿病人降血糖和恢復胰島功能,9個關鍵問題幫您解答
    胰島分泌的胰島素是人體唯一能直接降血糖的激素,一旦胰島β細胞受損、休眠或者死亡,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血糖就會升高 ,想血糖好,胰島功能必須好,β細胞分泌足量胰島素,血糖才能降。03胰島素有什麼用?胰島素水平減少,血糖升高,胰島素水平過高,還能引發肥胖。04糖尿病人胰島功能是怎樣的?把健康人的胰島功能當成100%,那麼,當胰島功能還有50%左右的時候,胰島還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低於50%,血糖開始超標。
  • 血糖偏高的人,把它列入飲食清單,可能有助穩定「血糖值」
    如果經常食用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就會導致體內血糖水平不加以控制,也會增加患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嚴重損害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食物熱量的攝入,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幫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穩定體內血糖水平。
  • 血糖高的初期,胰島功能可能沒受損,專家:及時調整,還能挽救
    血糖高初期,有一種情況,其實是靶細胞的胰島素抵抗。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胰島能正常分泌足量的胰島素,但是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了,不能充分的攝取利用葡萄糖。這樣一來,給胰島的信號就是胰島素不足,胰島就加班工作,多分泌一些胰島素,久而久之,胰島就受損了。 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檢測出來的,在2型糖尿病初期,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是普通人的5-7倍。
  • 結果可以說明胰島功能水平嗎?
    可能你會覺得奇怪,直接查血糖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非要用糖水來刺激呢? 原因是確診糖尿病不僅僅要看空腹血糖水平,還要看給你固定量的糖刺激後的血糖水平,也叫做"負荷後血糖水平",說的直白點兒就是"給你點壓力"看看行不行。
  • 5 個案例:資深大咖手把手教你搞定胰島功能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今兒就來聊聊「胰島功能檢查」的「門道」。1. 為何要查「胰島功能」?所謂「胰島功能」,簡單講就是胰腺按需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我們知道,正常人在體內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的共同調節下,使血糖能夠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以保證機體各器官能量物質的供應。
  • 胰島功能決定了糖尿病的生與死,有恢復胰島功能的辦法嗎?
    胰島素是人體唯一能夠 降低血糖的激素 當胰島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 血糖就會升高。 可以說 胰島決定了糖尿病的生與死 2017年美國糖尿病年會上 Domenico教授發布一項胰島研究 研究表明:糖尿病胰島沒有死亡 胰島細胞可以喚醒
  • 胰島功能受損的人,大多是4種情況引起的,勸你早檢查
    就拿胰島來說,它能夠抑制並釋放身體所需要的激素,如果受到傷害,就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出現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情況,又會造成血糖上升。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種疾病統稱為「三高」,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見的疾病,而且都是慢性的,一旦患上,就會對生命造成威脅,近幾年,我國的高血糖人數呈上升態勢,光是引起糖尿病併發症的就有1.3億多。
  • 人體是如何調節血糖的?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看完你就明白了
    正常的血糖範圍是多少呢?這個估計知道的人並不多,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談談關於血糖的知識。血糖的來源我們都知道,人體想要維持生命活動的話需要能量作為基礎,而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就是血糖。血糖的主要有三個來源,分別是飲食,肝臟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轉化。
  • 糖尿病人血糖總是忽高忽低不穩定是啥原因?這三個問題要注意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我從得了糖尿病,降糖藥也吃了,三頓飯也注意了,沒少做運動,可就是血糖忽高忽低的不穩定,尤其是餐後血糖總是高,這是咋回事?是哪裡出了問題?」血糖的波動是糖尿病治療中的重點,它比單純的高血糖的危害還要大,是造成各種併發症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與人體調節血糖的機制有關。
  • 正常的血糖範圍是多少?快看你達標沒
    患上糖尿病以後,大家都開始小心地控制血糖。但你知道高血糖是怎麼來的嗎,血糖的正常範圍又是多少呢?我們還是需要及時了解的。高血糖是怎麼產生的?人體想要維持維持運行,是少不了血糖的。我們人體補充血糖的來源主要是通過飲食、肝臟和營養物質進行轉化,在三個來源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飲食。
  • 糖尿病患者,血糖達到多少時,才需要打胰島素治療?
    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並且到2021年人類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歷史,就有100年了,它對於人類健康和壽命延長貢獻是非常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到多少時,才需要打胰島素治療?對於患上糖尿病的人在注射胰島素以後,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並且也是糖尿病併發症等發病率大幅下降。
  • 控糖密碼: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如果控制好了,恢復了,就是徹底好了,所以,在這裡要提醒其他糖友:糖友一生中寶貴的恢復期沒幾個,糖前期就是其中一個。並且,在糖前期是不用吃任何藥物,僅靠飲食運動就可以恢復的哦。二、空腹血糖代表什麼意義?空腹血糖除了用於診斷我們的疾病之外,空腹血糖還代表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反應我們胰島功能的情況。
  • 「血糖清道夫」被發現,隔三差五吃一次,增強胰島,平衡血糖
    血糖與睡眠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如果你在睡覺時,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以下3種跡象,那麼,很不幸的通知你,血糖可能正在悄悄纏上你,趕緊檢查一下自己的血糖,以免釀成大禍!3、肚子很餓晚上是不建議吃太多的食物,影響自己的腸胃,但是很多人在吃了晚飯之後,自己的肚子依然會很餓,尤其是睡前需要吃大量的東西才能睡著,這其實就是因為血糖沒有被腸道吸收,導致血糖都留存在了血液中,所以才會感覺到肚子很飢餓,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要趕緊查一查自己的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