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1:考試要求&考試題型
首先,無論是準備哪門英語考試,都離不開背單詞這件事,也就是說第一步需要了解應對考試所需要的詞彙量是多少。根據高考大綱,英語這個科目的詞彙量要求是3500詞;而根據四六級大綱,四級英語考試的詞彙量要求是4500詞。單從詞彙量來看,大學英語四級英語在難度方面就完勝高考英語。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這大學四級英語和高考英語試(題)卷(型)中的不一樣。
答題順序不一樣。不同於高考,四級英語要求考生首先在30分鐘內完成寫作部分,一個讓所有中國學生都頭疼的部分。這樣的設計無形之中增加了考生們對四級的恐懼心理,從而會讓人覺得這個考試更難。
聽力部分大不同。聽力在四級考試中的佔比明顯高於高考英語,除此之外,四級聽力只提供給考生每道題的選項,從而增加了考生需要聽取的內容量。從聽力內容取材來看,四級英語聽力包括了短篇新聞、長對話以及長篇章,從而使得難度有一定提升。
閱讀理解部分大不同。四級英語中,沒有高考中的英語知識運用以及短文改錯題,但是卻在閱讀理解部分進行調整。比如選詞填空題,此類題就是在完形填空的基礎上進行了2.0升級,從每個空四選一變成了整篇文章15選10差額選擇,增加了難度。
新增主觀題。中國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目前還是側重輸入而偏頗輸出,所以主觀題一直是讓我們倍感折磨的題型。搞定寫作已經很痛苦了,再來個翻譯就更加難受了。並且翻譯的考查形式選擇的是漢譯英,對於考生的英文詞彙及表達儲備是有一定要求的,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定難度的。
Round2:備考環境
為了應對高考,成功拿下目標院校,每一個大學生們都經歷了高中的魔鬼訓練式學習模式。三年的時光裡,所有人都在全心全意的準備同一件事情,一起進步互相競爭從而提升了備考效果。然而,踏入大學校門後,大多數學生們都會選擇好好放鬆放鬆。大學的學習模式不再是強壓固定的模式,轉變成了更為自由靈活的方式。
經歷過三年集中學習後,學生們更多的注意力被社團、交友、課外活動徹底吸引了,對於學習的熱情大大減弱,尤其是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每周2-3節英語課,課後又不怎麼花功夫,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考生多次挑戰大學英語四級都以失敗告終的原因。人的記憶具有遺忘性,語言學習需要不斷的重複、復現,所以,無論是想要拿下高考英語還是大學四級英語,日復一日的努力是至關重要的!
Round3:高考攢的英語底子能裸考過四級嗎?
每年的6月和12月,人山人海的考生們懷揣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四六級的考場。為何而忐忑呢?準備不充分,即「裸考」。
「裸考」也分兩種:
一種叫做非故意裸考型考生,心裡是想著要好好準備的,但是卻無奈各種原因讓買好的資料到考的那天依舊是新嶄嶄的。
另一種的就是故意裸考型考生,打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好好準備。這類考生,或許是對自己完全沒有自信已經將自己定義為重在參與型考生。
而另一類就是我們要好好研究研究的對自己很有信心的考生,比如曾經在高考英語中得到過130左右高分的學生們。那曾經高考獲得高考的考生,選擇裸考去應對四級就一定能過嗎?不一定!或許很有可能但也不代表一定。根據往年的統計,各名校的四級英語平均成績也並不算很高。所以說,歷史永遠只是歷史,曾經的輝煌不代表永久的輝煌。
最後小編送大家一句話「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一個是十年前,另一個就是現在」。各位四六級考生們,從現在開始,腳踏實地才是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