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s、xswl、pyq、cx、zqsg、走花路、糊了、基操勿6、連睡、擴列、nbcs……」這些讓大多數人摸不著頭腦的「摩斯密碼」,是00後自成一派的語言體系,並被戲稱為00後「黑話」——目的也很簡單,阻止另一批人破譯,特別是他們的父輩,從而進行「精準社交」。00後社交「黑話」的造詞方式包括漢字縮寫,拼音縮寫,粵語、英語、日語縮寫,高難度的拼音和英文字母混搭縮寫等。(10月8日半月談網)
00後「黑話」讓人一頭霧水,比如,「基操勿6」的意思是「這只是基礎操作,不要在彈幕上打666」,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大驚小怪」,這個意思成年人誰能想到呢?如果不懂得00後創造「黑話」的方法,即使一些「黑話」只是拼音縮寫,我們也可能想不到它們的意思。現在多數00後還是未成年人,在他們中間盛行「黑話」,值得作為文化現象予以關注。
首先,對於00後喜歡創造並流行使用「黑話」,應予以理解,不可輕易指責為無聊。00後是伴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而出生與成長起來的,他們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容易接受新信息、新事物,是當下網際網路生活化的重要體驗者。比如,他們認為網絡語言好玩又方便溝通,因此比任何一代人更熱衷於使用網絡語言,而他們創造並使用的縮寫體「黑話」,不過是新的網絡語言而已。可以說,00後「黑話」也是時代的產物。
90後也曾創造網絡語言,簡單者如「gg(哥哥)」「mm(妹妹)」「886(拜拜了)」等,複雜者如「喜大普奔」「人艱不拆」「不明覺厲」等,90後還曾使用過更複雜的「火星文」,由符號、繁體字、日文、韓文、冷僻字或漢字拆分後的部分等非正規化文字符號組合而成,怎麼看都像是亂碼或打錯的字。每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有自己的專屬語言體系,只要它們是健康的。
因此,對於00後「黑話」,我們不必視為異端。那些「黑話」,只是00後孩子在網絡交流中表達自我、建構身份以及尋求認同的一種工具。有論者指出,「語言系統本身就包含優勝劣汰的進化機制,它會自行區分流行和經典,最終作出歷史的選擇。正如此前的很多網絡流行語已經out,數十年後,現在的很多流行詞語,都將被時間淹沒。」試問,90後曾經無比青睞的「火星文」,現在命運如何呢?
可見,對於00後喜歡使用「黑話」,不必過於擔憂也不可放任不管,老師和家長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一方面,需要關注00後「黑話」的發展變化趨勢以及其中的價值取向,警惕低俗甚至是汙穢的「黑話」汙染他們的語言空間,要讓孩子們明白:網絡語言的好玩與方便,要建立在文明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需要防止「黑話」浸入到孩子們的學習中,不要讓錯誤的語言表達、混雜的拼音組合影響語文學習,影響他們的寫作習慣。
據說00後使用「黑話」的終極目的,是阻止他人特別是父母破譯。00後多為獨生子女,缺少歸屬感和群體性活動,如果長期缺乏陪伴和理解,孩子們就十分渴望找到有共鳴的小夥伴或小圈子,一旦找到了,就用「黑話」等方式將自己的隱私和獨立空間保護起來。因此,父母為孩子塑造溝通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是需要思考和改善的方向。
(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