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保送博士、曾獲12項榮譽稱號的學生黨員,另一面卻是滿嘴「惡臭」,辱華精日的「潔潔良」田佳良,受到廈門大學留黨察看、留校察看的處分。
但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潔潔良」這樣,過著雙面人生的「精日」們,除了要受到道德上的譴責,現在,他們還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4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提交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草案提出,增加相應條款,打擊精日分子。
近年來社會上個別人身著二戰時期日本軍服拍照並通過網絡傳播,宣揚、美化侵略戰爭,損害國家尊嚴、傷害民族感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需要明確相關法律責任,予以嚴厲打擊。
全國大人常委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對這種行為,要通過加強教育、管理和加大處罰力度,綜合施策處理,結合英雄烈士保護工作,建議有針對性增加規定:「褻瀆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戰略行為,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事件回顧
女研究生發布辱華言論被譴責 履歷光鮮曾獲12項榮譽稱號
網名叫做「潔潔良」的姑娘在微博上引起眾怒了。
起因是這幾天,漫威來中國搞活動,漫威粉絲在活動現場留下大量垃圾。事情被媒體報導後時,作為一位資深漫威粉絲,「潔潔良」竟罵道:惡臭你支!(「支那」是歷史上日本等國對中國的稱呼,現在是網上一些人對中國的蔑稱,帶有侮辱的意思。)
面對網友的提醒,「潔潔良」卻罵得更加變本加厲,並表示拒絕刪帖,而且對私信好言勸告的網友惡語相向。
「潔潔良」的一系列言論激怒了網友,網友們隨即扒出,現實中的「潔潔良」竟然成績優異,還是學生黨員!本科就讀於遼寧師範大學,是中共黨員,院學生會副主席,學院內第一批發展入黨,大連市三好學生。
曾獲國家獎學金、校級獎學金共計15項,榮譽稱號共計12項,「潔潔良」的履歷,可以說是很光鮮了。
現實中的「潔潔良」,滿滿正能量。
本科畢業後,她被她口中的「野雞大學」遼寧師範保送到廈門大學讀研,還在廈門大學擔任2015級碩士生第三黨支部書記。之後,「潔潔良」在廈門大學也是一路順風,目前又被廈門大學保送博士生。
此外,有網友發現潔潔良是遼寧師範大學某老師的外女(外甥女),因此,她在大學期間獲得的榮譽和保送名額是不是注水實在令人懷疑。
還有網友發現,潔潔良發表的幾篇論文幾乎全篇抄襲(紅色部分為雷同部分),涉嫌學術造假:
不僅如此,一個疑似潔潔良男友的微博也被大家爆了出來:
據網友說,這位和潔潔良一樣滿嘴辱國言論的「趙先生」也是一名黨員,目前正在備考公務員和博士。
如今,廈門大學已經發布了處理通報:給予田佳良留黨察看、留校察看處分。通報還表示,該生的其他問題,待進一步調查核實後依紀依規嚴肅處理。
@共青團中央和@紫光閣也先後發文,對「潔潔良事件」進行點名批評。
撕開「潔潔良」們的醜惡嘴臉:一路精緻利己地走來,一邊賺鈔票一邊拆壁腳
對比「潔潔良」的成長曆程和辱華言語,讓人感覺節節涼。一路的給予光環,一路的重點培養,卻結出了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兩面人。當年賣大廈建廈大報祖國的陳嘉庚老先生如若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失眠了。
北大有個中文系教授,叫錢理群,老來得名,主要是由於在網上盛傳的一句話。「我們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正在培養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他們因為利益的驅使不斷更新自己優秀的形象,可一旦失去了利益作為動力,就會原形畢露,人設崩塌。其實他們也反映出了當下社會的諸多問題,為何現在的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為何這種利己主義者在社會上更吃香? 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這個辱華事件可悲的是努力獲得的榮譽,並不是因為真心熱愛,是為了在履歷上增添光鮮亮麗的一筆。這種迎合各種獎勵機制,迎合社會的體系評價,這種表演型人格似乎普遍存在。這種「人格分裂」的表現,表面上慷概而激昂,愛祖國愛集體,內心卻是截然相反的想法,更可怕的是「兩種人格」隨意切換,遵從能利己的原則,不斷挑戰道德底線。
當下中國社會,抱持這樣心態的知識分子不止一二,他們一路精緻利己地走來,一邊賺鈔票,一邊拆壁腳。
以精英自居的一小部分人,雖然會選擇性失明,通過片面的批評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但是像「潔潔良」這樣自以為高貴到不屑與中國為伍的,也是「極品」。這不是一句年輕無知所能解釋的。如此用心若能得逞,校園裡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將層出不窮。
實際上,今天已經很難講清「潔潔良」此前精緻的「紅」,究竟抹黑了誰。旁觀者看上去,所在大學是被「潔潔良」掉落的節操抹了一臉的黑,但實際上,有一點可以肯定,校園裡諸如「潔潔良」這類抹去粉臉的辱華「精日」者絕非個別。在入學申請時口口聲聲忠於祖國忠於黨,轉身在網上換個馬甲血口噴同胞、辱祖國、「精日」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一直都有。因此,高校對於學生入黨前的考察、以及對於學生入黨之後的監督教育與培養時刻不能放鬆。
必須築高黨組織的門檻,不讓毫不利國、專門利己的塗脂抹粉偽裝者削尖腦袋鑽進來;在門檻內,絕不讓陽奉陰違、兩張嘴臉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如魚得水,這是教書育人同時又培養祖國接班人的校園黨組織應盡之責。「潔潔良」在網上的「精日」嘴臉、辱華之聲,連普通網友都看不下去了:黨組織裡、「象牙塔」裡,這也行?如此,我們的情懷何處安放?
將「潔潔良」一路保送到博士生的高校的黨組織,更應該覺得震驚了。是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迷惑了眼,還是高校「象牙塔」裡有著精緻利己主義者如魚得水的空間?這才是真正令人驚出一身冷汗的事情。
「精日」是一群怎樣的民族敗類?
這種一邊積極入黨,獲取利益,享受祖國良好教育和政策,一邊辱罵國家,看不起母校,詆毀同胞的「精日」分子(編者註:精神日本人,一般指追崇日本帝國主義思想,持反人類和平、文明及反華言論的人),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3月4日,35歲的孟某某跑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拍攝包含侮辱性語言和低俗詞句的視頻,並上傳網絡,以此跟舉報他的網友公開叫板。原因是這位孟某某此前於微信群中發出過「南京殺30萬太少」「侮辱了怎麼樣」「殺少了」「才十三萬而已」等言論,經網友舉報,遭到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案發後,孟某某隻得跑到楊浦分局投案自首,並再次被行政拘留,這次是8天。
記者從多方面了解到,孟某某在網絡上與人PK、打嘴仗。起因無非自稱身家不菲,上海話叫做「劃胖」。然而,網上又有人對之不屑。逐漸地,嘴仗升級,升級到無甚可罵了,竟然開始罵對方是中國人,所以如何如何……此時的孟某某,可能已經忘了自己本身也是中國人。
類似的例子,還有今年3月8日發生的王某網上散布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極端言論事件。
微信暱稱「聖誕老人」的27歲男子王某,曾因強姦罪被判處刑罰,因到南京找工作嫌招工薪資較低等個人原因,為發洩心中不滿,在群名為「南京兼職全職群2」的微信群(群成員315人)內發布「南京就是一個坑,應該讓日本人在(再)屠殺一次」的違法言論,特別是他又發布了踐踏人類基本倫理道德、極大傷害民族感情的惡毒言論,隨後上述違法言論被轉發擴散,造成惡劣影響。3月10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依法對王某刑事拘留。
比起孟某某、王某來,幾起軍服照事件的參與者,情況要複雜得多。「上帝之鷹_5zn」發現,因在南京紫金山穿日本軍裝被行政拘留的唐某,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開有帳號,並疑似與臺灣地區的「精日」分子互為好友。這位網名為「Tomotaka Hara」註冊地在臺灣的網民,不僅在網上紀念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總督、侵華罪魁之一兒玉源太郎,還公開紀念八國聯軍侵華的「功績」。
一段時期以來。「精日」分子如同幽靈一般——雖大多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橫行於世,但在網絡上,譬如在百度貼吧裡,竟然出現了不少含有「武運長久」「東亞共榮」之類文字的貼吧,甚至直接叫「日本の家吧」、「大平洋戰爭吧」、「岡村寧次吧」等,此間言論極端仇視中國,甚至將中國人稱為「支那賤畜」。而QQ群裡,也不乏此類言論。即使在百度、QQ空間前不久將這些吧、群團滅以後,他們仍翻牆或者在境外藉助推特、臉書大肆宣揚侮辱中國人的謬論。
在網下,他們晝伏夜出,或者只挑選沒有人經過時拍照行事,然後將身穿舊日本軍人服裝的照片發到網上……
那麼,「精日」群體在日本人眼中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誠如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少將所言:「日軍只會拿你當豬!」而今日一些日本人士,也借用美國網友發明的一個詞來貶稱精日——weeaboo。在有良知愛好和平的日本民眾眼裡,「精日」分子認同的那個日本並不是現代化的日本國,他們也不是當代日本的朋友。「精日」甚至可以更精確地稱之為「精神皇國人」,他們「精」的是昭和20年之前的「大日本帝國」。「精日」,是一種病。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潘妮妮認為,「精日」分子已經成「寇」。她認為,中國存在著一些「逆向民族主義者」。這些人本來未必一定是「精日」,但受到日本網際網路上「網絡右翼」言論的傳播,感覺找到了「組織」,由此催生了「精日」分子這一群落。
「日本『網絡右翼』傳播內容主要表現把軍國主義時期的制度、狀況和人物浪漫化,同時將日本的戰敗和當前政治社會中的問題都歸結到『外國人』身上,由此展開極端排外的言論傳播和公開行動。」潘妮妮說,「為了防止軍國主義復甦的危險,日本在戰後對於教育、大眾傳媒和嚴肅出版物的內容審查和自我審查較為嚴格,但對於邊緣的亞文化產品,尤其是對傳播廣泛但審查較難操作的日式動畫和漫畫的監管效能相對較低。正因為動漫創作是一個在大眾眼中可以相對隨意、充分虛構的空間,這就使得一些有意想要表達右翼的社會禁忌性內容,或者單純只是想要反主流、『特立獨行』的作者利用動漫為工具,在作品中隱蔽地植入浪漫化軍國主義內容,使得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日本的右翼言論借著新的文化形態得以傳播。」
與此同時,「精日」思想的底色還與日本政府近年來日益升級的、以中國為假想敵的對外「價值觀」宣傳有關係。例如對二戰戰爭責任的否定,以及對臺灣、釣魚島等中國領土領海主權的要求等。
而對於國內的這些「精日」分子,行政或刑事拘留和教育並沒有起到根本性的震懾作用,反而成為了他們在封閉的小群體內「炫耀」的資本。未來,如何從立法層面嚴懲「精日」分子,以及如何從文化管理的角度抵抗軍國主義陰魂沉渣泛起,值得國人仔細研究探討。(綜合人民日報、新民周刊、遼寧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在線、新浪教育、暴走漫畫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