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環境衛星應用——地表水環境動態監測

2020-12-11 北極星環保網

【組圖】環境衛星應用——地表水環境動態監測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水華遙感監測

目前已開展對我國「三湖一庫」的水華業務監測,如2010年完成太湖、巢湖水華監測245頻次,滇池周報34期。採用的模型有高光譜模型:基於葉綠素a光譜指數,以區別水華和水草與普通水體;多光譜模型:葉綠素a算法;歸一化植被指數法(NDVI)。

例1:基於MODIS數據的太湖水華遙感監測

數據源為當日10點45分的MODIS數據,主要使用250米解析度的紅、近紅波段數據。

圖1太湖水華分布

通過信息提取和分析得出:太湖西部沿岸、竺山湖及湖南區域、梅梁湖、吳中區近岸水域和湖心區監測到水華,面積約為124.44km2,佔太湖總面積的5.3%。

例2:基於環境一號衛星CCD數據的巢湖水華遙感監測

採用環境一號B星10點57分CCD數據,對巢湖水華進行監測,地面解析度30米。採用閾值法,基於CCD的第四波段,能夠很好地提取水體分布和水體面積;基於CCD光譜響應函數和6s模型,對遙感影像進行大氣校正;最後進行水華提取。

圖2巢湖水華分布

如上圖所示,巢湖水域無雲所覆蓋,西北部沿岸監測到水華,面積估算為32.97km2,佔總面積的4.33%。

例3:基於環境一號衛星CCD數據的滇池水華遙感監測

採用環境一號衛星11時44分CCD數據,地面解析度30米。利用ENVI軟體的ROI工具完成對雲覆蓋區域的淹膜。

圖3滇池水華分布

如上圖所示:滇池水體大部分為雲層覆蓋,滇池外海北部和東部沿岸水域發生水華,水華面積約為7.99km2,佔滇池總面積的2.77%。

延伸閱讀:

【組圖】環境衛星應用——環境空氣品質動態監測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A、B星30日在軌交付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是我國首次提出,利用小衛星星座系統滿足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業務的需求,實現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環境與災害監測,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發展。該星座由多顆遙感小衛星組成,其首發星A、B星於2008年9月6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9月8日成功獲取第一幅圖像,10月13日,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A、B衛星星座成功建立。
  • 生態環境部發布《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統計技術規定(試行)》
    目前,我國國家地表水監測採購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方式,為充分發揮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的作用,建立地表水手工、自動監測結果相結合的水質監測評價體系,客觀反映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生態環境部組織制定了《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統計技術規定(試行)》。
  • 「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A、B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新華社太原9月6日電(記者 孫彥新、顧瑞珍)「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A、B兩顆衛星6日11時25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投入使用後,將實現災害與環境的快速監測和預報,對我國的防災減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火箭發射約51分鐘後,兩顆衛星與火箭相繼分離,進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隨後宣布發射圓滿成功。
  • 環保部印發《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
    近日,環保部印發了《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據環保部官網顯示,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有關要求,規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以下簡稱國家地表水網)監測工作,提高國家地表水網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可比性,環保部組織編制了《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以下簡稱作業指導書)。  本指導書含二十八個文件,敘述了國家網監測任務全過程的操作規程。
  • 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介紹
    實施地表水水質的自動監測,可以實現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預警預報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汙染事故,解決跨行政區域的水汙染事故糾紛,監督總量控制制度落實情況。
  • 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中的應用有哪些
    隨著5G逐漸商用,其所具備的高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的特點,將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領域各類傳感器技術進步與擴大應用範圍,更好支撐雲端智能化應用,從而進一步驅動『智能+』產業的發展與應用。」柳絮說。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應用最廣泛、最深入,主要應用於環境監控,包括汙染源自動監控、環境質量在線監測和環境衛星遙感3方面。
  •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地表水監測評估項目的公開招標公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上海中世建設諮詢有限公司受委託,對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地表水監測評估項目採購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投標採購,特邀請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 生態環境部:《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文化建設方案(試行)》(附...
    生態環境部:《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文化建設方案(試行)》(附解讀)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文化建設方案(試行)》。)公共服務功能,推進水站文化建設,豐富和拓展站人文內涵,培育生態環境監測文化理念,樹立國家生態環境監測品牌,我部制定了《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文化建設方案(試行)》(見附件,以下簡稱《方案》)。
  • 江蘇「十四五」地表水環境監測網設置方案發布
    本報訊 (記者 許海燕) 《江蘇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監測網設置方案》近日發布。《方案》共設置各類斷面(點位)850個,斷面數量較「十三五」期間增加一倍多。《方案》呈現出「三提升、一突破」的特點。河湖覆蓋率明顯提升。
  • 環監總站2.3億地表水監測大單揭曉 聚光科技等榜上有名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9月11日,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地表水環境監測網手工監測斷面監測技術服務(包1至包13)中標公告(項目編號:0747-1761SITCA154;項目名稱:國家地表水環境監測網手工監測斷面監測技術服務。)
  • 2017年11月連雲港市地表水環境質量
    2017年11月連雲港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 一、監測概況 根據《2017年全省環境監測工作實施方案》(蘇環辦[2017]125號)及「十三五」全市水環境監測要求,11
  • 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每年發布《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定期發布環境質量報告書,實時公開空氣、地表水自動監測數據,支持網站、手機APP、微博、微信等多種渠道便捷查詢,為公眾提供健康指引和出行參考。推進國家和地方監測數據聯網與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支持管理部門、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科研單位共享應用。全面放開服務性監測市場,滿足公眾和企事業單位對監測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帶動監測裝備製造業和監測技術服務業蓬勃發展。
  • 環境監測「耳聰目明」
    空氣、水質如何,都要通過科學監測才能準確呈現。環境監測,被稱為環境保護的「耳目」。4月26日,從省環保廳獲悉,目前我省空氣自動監測點位實現縣(市)以上城鎮全覆蓋,水質監測斷面(點位)覆蓋全省主要河流、湖泊、水庫等,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發布 2019...
    河流流量測驗規範GB/T 12763 海洋調查規範GB/T 14914 海濱觀測規範GB/T 19485 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GB/T 25173 水域納汙能力計算規程HJ 2.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 442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範HJ 819 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
  • 2018年12月連雲港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
    一、監測概況 根據《2018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蘇環辦〔2018〕117號)及「十三五」全市水環境監測要求,12月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共監測33個水質斷面,涉及23條河流(湖庫),涵蓋了全市「十三五」國控斷面、省考核斷面、聯合監測斷面、飲用水源地、
  • 通知:做好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運維交接和比對測試工作
    關於進一步做好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運維交接和比對測試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按照統一部署,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以下簡稱水站)運維交接工作按計劃推進,取得積極進展。
  • 2018年5月連雲港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
    一、監測概況 根據《2018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蘇環辦〔2018〕117號)及「十三五」全市水環境監測要求,2018年5月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共監測42 河流監測項目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基本項目24項及電導率,湖庫加測透明度、葉綠素a 及懸浮物。 飲用水源地監測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表1、表2,以及表3 特定項目中的33項,共62項。
  • 2018年7月連雲港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
    一、監測概況 根據《2018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蘇環辦〔2018〕117號)及「十三五」全市水環境監測要求,2018年7月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共監測42 河流監測項目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基本項目24項及電導率,湖庫加測透明度、葉綠素a 及懸浮物。 飲用水源地監測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表1、表2,以及表3 特定項目中的33項,共62項。
  • 2020-2026年中國水環境監測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三、政府支持成為環境設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全球水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的趨勢預測  第二節 2019年世界水環境監測和技術發展動態    一、主要水環境監測發展動態    二、水環境監測新技術應用動態
  • 保康要建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啦!
    保康要建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啦而且還是建設兩座喲是不是很激動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了解具體情況……近日,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文件精神,保康縣啟動南河瑪瑙觀、沮河重陽斷面兩座國控點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站房投資200多萬元,監測儀器國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