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英語 多倫多六旬華婦被送精神病院打針受辱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多倫多一位年近60歲的華裔新移民由於不通英文,慘遭當地警察凌辱。這名老太太因為一些爭執被當地警察戴上手銬,強行送往精神病院。回家後,又收到精神病院寄出的一張1000多元的帳單,令她本來就拮据的經濟雪上加霜。

  新移民言語不通,不單經常造成很多不便,有時更帶來很大的困擾及痛苦。,就是因不通英語,再加上不懂本地文化和作事模式,,一度被警察送入醫院當作精神病人看待,精神飽受困擾,以淚洗面。

  從中國到加拿大僅9個月的林女士,被其僱主解僱,在懇求僱主再給她機會之際,因為雙方言語溝通上的障礙,僱主最後召來警察把她強行帶走,警察更把她當成精神病人送往醫院,鎖上手銬在精神科病房過了一整夜。這還不止,由於她當時身上沒帶保健卡,她最後更收到院方寄去的1610元帳單。

  年近60歲的林女士,去年11月底從中國福建移居多倫多。本身是說福建話的她,連英語最單簡的ABC字母都不會,普通話亦不太靈光。但在抵達多倫多後不到3個月,經朋友介紹,幸運地在一間專門替醫院清洗病人用品的清潔公司打工。

  就在今年5月31日,即是她在該公司快滿4個月可以轉正拿勞保福利的一天,她卻被該公司負責人以公司生意不好而不需要用人為理由,將她即時解僱。然而,她卻沒理會負責人通過翻譯叫她馬上離開,繼續在廠內幹她的活。

  負責人見狀便報警求助,動員兩名當地警員到來把她挾上警車,然後直接送她到賓頓市William Olser醫院的精神科病房去。

  抵達醫院後,林女士被按住手腳和身體,被強行注射及服食相信是鎮靜劑的藥物,然後再被當地警員帶到病房,雙手都被鎖在床架上,與另外3名同房的精神病人在醫院過了一晚。

  到了翌日早上,查房醫生才摘下她的手銬,並有護士替她找來一名翻譯。院方在了解過事件的來龍去脈後,才親自把她送回到士嘉堡的住所。

  然而,目前尚未找到工作的她,被困於精神病房的「惡夢」還未結束。她剛於兩周前,收到醫院寄來兩張合共1610大元的帳單,要她繳付住院一晚及看急症室醫生的費用,教她不知如何是好。

  一名在本地從商、跟林女士素未謀面的高先生,目前正為林女士的「不公平」遭遇向當地有關部門求助。他除了已找過該區省議員菲臘士替林女士處理醫院帳單的問題外,亦曾聯絡過華裔國會議員鄒至蕙,也向多倫多市警察投訴科查詢,正打算向密市市長麥考蓮申冤。

  高先生表示,自己仗義替林「抱不平」,是因為如不為她出頭,便沒有人能夠幫助她了。況且,這並非一個單獨的個案,其實任何身處異國的華人,不會英文是很易給人家「欺負」。林女士的遭遇可發生在任何一位移民身上,故他希望該個案能喚起外界關注對不會英語移民的保護。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在美被送精神病院 注意"你等著瞧"等口頭禪
    近期,總領館接到多起中國公民因自身表現被強制送精神病院診治的求助案例。其中有人經診斷確需專業治療,入院後得到及時救治,也有人因未控制好情緒與人激烈爭吵,出現不當言行或溝通誤解,被懷疑患有精神疾病而送醫檢查。
  • 網友拍攝上訪被送精神病院 不準家屬一周內探望
    昨日,當地警方否認彭因拍照被帶走,稱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兩人均有精神病史…[我來說兩句]   網友拍攝上訪被送精神病院  事發湖北十堰;醫院一名護士證實:同時被警方送進來的還有一名為上訪現場錄像的人  彭寶泉似乎是一個愛管「閒事」的人
  • 女工程師稱因自由戀愛被父母強行送精神病院
    女工程師稱因自由戀愛被父母強行送精神病院   女工程師陳丹稱,因自由戀愛被父母送精神病院,經歷了72小時「治療」後被宣布可以出院。
  • 加拿大28萬人講中文 華裔不懂英語也可溝通但難融入
    官方語言──英語及法語仍然是差不多所有工作場所內的溝通語言。由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7日期間受僱的加拿大人之中,佔99.2%工作時使用英語或法語。其中使用英語的工人比率,由2006年的85%,增加至2016年的85.8%,即增加了約154萬人。使用法語比率則略減少,由10年前的25.7%,下降至2016年的25%。
  • 受辱造句和解釋_受辱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當眾受辱。] 受辱參考例句: 1、國民與國家是榮辱與共,不可能國家受辱而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2、寧願折斷骨頭,不願低頭受辱。 3、他不願無端受辱,所以一狀告到法院,追訴到底。
  • 老人被親生兒子強行送進精神病院(組圖)
    1月30日,送父親到精神病院的追蹤,小兒子手裡拿著身份證表明自己的身份。1月30日,送父親到精神病院的追蹤,小兒子和他母親正和院方商量見一見他父親  健旺老父被兒送進精神病院?  親友對精神病院缺乏依據的收治提出質疑  醫院對老人是否患病不置可否  最新進展:省精神病院突然通知段嘉禾出院(2月1日報導)  都市時報1月30日報導 「有人打個電話就可以把人帶進精神病院,明天我打電話給你,麻煩你們把我老婆帶進來
  • 侄兒殺死76歲堂叔,竟是因為曾被堂叔送精神病院醫治
    男子被送精神病院治療,十餘年後仍記恨在心,狠心將堂叔殺害。經鑑定,其案發時處於發病期。近日,廣東高院對該案作出了終審裁定。視覺中國圖,圖文無關用鋤頭打死堂叔,曾持刀傷害鄰居被送精神病院據了解,楊某濤生於1967年,廣東省揭陽市人,小學文化。法院查明,楊某濤自認為曾被與其相鄰居住的堂叔被害人楊某(歿年76歲)送精神病院醫治,而對楊某心生不滿。
  • 「打針」用英語怎麼說?兩個字母就搞定!So easy!
    這一期咱們來說說比較常見的兩個關於打針的表達。「打針」用英語怎麼說?兩個字母就搞定!So easy!1)「打點滴」英語怎麼說?打針分為兩種:一種是打吊針,也就是所謂的打點滴;第二種就是普通的注射,類似打屁股針那種,幾秒鐘搞定。
  • 不懂英語,在加拿大寸步難行?大錯特錯!
    對於在加拿大的生活來說,不用英語到底能不能生存下去呢?研究講英語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加拿大華人區和華人生活的現狀。 上個月的時候,加拿大統計部門公布了2016年人口普查中關於加國華人的一組權威數據,華裔數量佔到全國總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是加拿大裔,英國裔,蘇格蘭裔、法國裔、愛爾蘭裔和德國裔。
  • 六旬老夫妻想孫子 連續3年通過報紙送生日祝福
    信息 六旬老夫妻想孫子 連續3年通過報紙送生日祝福 2016參與互動    廈門晚報訊(記者 李曉輝)昨天,一對年過六旬的老夫妻致電本報市民熱線
  • 加拿大28萬人講中文 華裔不懂英語難融入主流
    (加拿大《星島日報》資料圖)中國僑網12月1日電 綜合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於當地時間11月29日公布2016年人口普查最新數據指出,職場使用英語的國民比率約有86%,使用非官方的其他語言,佔約5%。同時,全國近28萬人講中文。另外,移居加國時間越短,工作時使用其他語言的比率則越高。
  • 怕打針的寶寶
    小寶寶難免有點病痛,住院、打針康復出院後,不少媽媽發現,寶寶時常在睡夢中驚醒並且大聲啼哭,仿佛疾病的寶寶這麼怕打針嗎?媽媽們該怎麼保護孩子呢?  打針之痛怎麼緩解?  醫學上為了減輕寶寶打針時的疼痛,為嬰幼兒設計的注射器都又細又短,但是,小寶寶對「異物入侵」會心慌,哇哇大哭。該怎麼辦。
  • 長沙六旬老人清理鴿子糞便感染真菌 患上腦膜炎
    原標題:清理鴿子糞便感染真菌,長沙六旬老人患上腦膜炎   瀟湘晨報4月25日訊 61 歲的王奶奶家住長沙,退休後獨居,兒子女兒在外地工作。因此,喜愛小動物的王奶奶養了一隻小貓和一隻小狗作伴,另外還養了幾隻小白鴿。平時,她喜歡和這些小動物們親近嬉戲,非常細心地餵養。
  • 多倫多所有不會講英語法語的人裡面,我們華人數量最多!
    大部分人都知道,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但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全國不講英語或法語的人口中,多倫多佔20%,其中,母語為漢語但不講英語或法語的華人最多。數據表明,全國不講英語和法語的人口共為648970人,其中,132700的人住在多倫多,佔多倫多總人口的4.9%。在多倫多不講官方語言的人中,43.5%講漢語,其次講葡萄牙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泰米爾語、越南語、韓語、波斯語、俄語和阿拉伯語等等,多倫多人有多達200多種語言交流。
  • 在多倫多,尋覓海明威的蹤影
    除了擔任星報的特派記者,海明威和多倫多還有什麼瓜葛?多倫多安大略湖邊央街1號,開啟了海明威早年記者生涯的《多倫多星報》大樓。Yonge Street (央街)是多倫多最知名的一條街道。海明威和多倫多的關係從一場演講開始。1919年7月,一戰期間在義大利駕駛紅十字會救護車遭炮彈炸傷的海明威由米蘭療愈回到美國,應邀在密西根佩託斯基的婦援會分享他的經歷。擅長講故事的海明威,特地定製了一套軍官制服和帥氣鬥篷,聲情並茂,把自己的戰地故事演繹得跌宕起伏。
  • 「打針」英語怎麼說?
    have a shot:打針、試一試。get a shot:打針、特寫鏡頭。take a shot:射門、射擊、注射。我不願打針。Nobody said I had to get a shot.沒人說過我要扎針的。Check this out, get a shot of me.看這兒,給我來個特寫。
  • 華人女導演趙婷《無依之地》獲多倫多電影節最高獎
    中新社多倫多9月20日電 (記者 餘瑞冬)第4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已於9月19日落幕,組委會20日公布各獎項評選結果。旅美華人女導演趙婷的影片《無依之地》(Nomadland)不負眾望,獲得觀眾票選產生的「人民選擇獎」。
  • 一場特殊的直播: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
    她名字叫左燈,2017年九月下旬,由於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鬱症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出現自殺傾向後,左燈終於被送進精神病院,去進行抗抑鬱症治療。出院之後,她就寫了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就這樣將自己的那段時光「直播」給了大家。
  • 正常人被送進精神病院,該怎麼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最近聽說了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當正常人被認定是精神病被送進精神病院,應該做些什麼才能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呢?有許多網友評論說,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給醫生護士們來點不一樣的;也有人說對著醫生認真解釋一下;更有人說每天正常的生活,總有護士會覺得自己是個正常人,然後就被放出去了。
  • 多倫多華裔美術老師王牮:一位母親的追求與捨棄
    中國僑網消息:據加拿大《環球華報》報導,努力了7年,王牮的生活和事業已經漸漸進入了理想的狀態,早上起來,和所有的媽媽一樣,為家人準備早餐,牽著兒子的手,送他去學校的路上,象朋友一樣聊天。王牮認為,這樣的生活,才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應該選擇的生活,儘管放棄了極力爭取的優越工作,放棄了已經看見光明大道的專業工作,但是,王牮說,幸福的生活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