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選一線211,不選十八線985」的說法,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所謂「七分考,三分報」,你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和一所什麼樣的學校讀書,很可能就選擇了未來的生活。加上前段時間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的話題火遍熱搜,也再次讓很大一部分人加深了選擇城市比選擇學校更重要的觀點。
一定意義上來說,高考確實是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但選擇城市真的就比選擇學校更重要嗎?這是真的嗎?
最近知乎熱搜一個比較火的話題,吉林大學和深圳大學如何選擇?看到這個話題,是不是挺驚訝的?應該是毫無懸念的對比啊,但卻鬧上了熱搜,好吧,老規矩,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支持選擇吉林大學的:
深大不過才就招了幾屆好學生吧,總共辦學歷史也不長,不知道深大所說的校友資源在哪裡?這種校友資源和老牌學校比基本為0吧。而且深大分數我覺得也不會再漲,現在應該是高位接盤,現在深大可以提升實力後爭取個名頭(雙一流)而不是繼續網紅宣傳,貸款給考生未來。搞得像開拓者一樣。還是那句話,這條路很多人走過了,有的學校站住了,有的沒站住。
吉林大學雙一流985全國通用,校招名企多,可參加選調,保研率高。我自己是深大學生,那些無腦吹深圳和深大的人別吹了,沒考過研沒找過工作嗎?現在全國HR都喜歡985、211,真以為深圳所有企業都為深大開的?我們文科專業有一個研究生去了騰訊某部,每年都拿出來吹,個例不代表全部。深大硬傷很多,雙非啊保研率都是,這些要突破很難。
雙非和985有什麼可比?不論出國,讀研,還是工作,都是會卡985學歷的。也許深圳某些公司在招聘可能會優待深圳大學學生,但出了深圳呢,廣東不止深圳,況且人公司招聘優待深圳大學學生的同時也絕無可能歧視985吧。
支持選擇深圳大學的:
全國人都樂意去深圳而不去吉林。吉大一般的專業多,投檔線低,什麼動物皮毛研究學,母豬的產後護理什麼的,這些專業能看嗎?加上地域的劣勢,一定程度上就是分數的優勢。按照今年的疫情影響,深大2020年可以把目標從吉大這種末流985移走了,衝擊衝擊武漢大學。攻下武大之後劍指清北。
深圳大學真的好有錢,未來發展可期。吉大,被戲稱「長春坐落在吉大」,院校合併確實拉低了它的口碑,東北經濟的沒落更使得其地域吸引力逐步下降。
感覺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廣東人,更不是廣東考生,壓根不知道深圳和深大在發生些什麼。動不動就是碰瓷。麻煩先到深圳深大走一走,了解一下師資力量,打聽一下深大在深圳企業中的口碑,問一問往屆相近水平的廣東考生是怎麼想的。
看了網友這麼多爭論,各說各有理,到底選哪個呢?我們先來對比一下。
深圳大學:簡稱「深大」,位於中國經濟特區廣東省深圳市,是由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廣東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吉林大學:簡稱「吉大」,位於吉林省省會長春,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
雙非跟雙一流,這有得比嗎?
各位同學,你們參加過這些年的招聘嗎?你們知道雙非連簡歷都很難被篩選過嗎?
近年來深大的分確實漲得很快,而且加上深圳這個地理位置,所以很多人出現了希望深大越來越好的念頭。但是各位,你們考慮過背後的原因嗎?
我們拿19年深大的招考比例來說,外地學生招生人數1049人,廣東省招生人數是6750-1049 = 5701人。這已經很說明問題,深圳大學本質上還是一所省內重點大學。
當然,廣東本地學生打算本地工作,分數合適當然報深大是不二選擇,對於外地學生,除非你在深大學個計算機、金融,而且前提是家裡能給你在深圳買房出得起首付,否則無腦去深圳大學的外地學生,或者是放棄985去深大的,那你真的就上當了。
最後,筆者也不是說深大不行,但過度的吹噓、抬高自己的身價,這就有點過份了。
各位職場人,你們覺得應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