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一怒驚人 臺北市違規停車點取締件數增8.21%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臺北市10大違停熱點,其中復興南路一段158號,違停次數曾高達233次,高居全臺北市第一。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3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十大違規停車地點,頻遭民眾檢舉,曾引起柯文哲不滿,在市府交通會報中怒嗆官員「下個月再看到這個數字,你們再試試看好了」。柯一怒驚人,十大違停地點2月份罰單比去年同期增加26%,全市違停取締件數也成長8.21%

據報導,針對臺北市並排停車嚴重,臺北市府也祭出重罰,即將實施開罰2400元(新臺幣,下同),遏止並排停車的亂象。

柯文哲今年1月底主持上任後首次市府交通會報,臺北市研考會提報臺北市十大檢舉違停熱點,多在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忠孝東路四段一帶,曾經一個月被檢舉230次,就有176件是同一名檢舉人檢舉,惹怒柯文哲。臺北市交通局認為是北市警方執法不力。

臺北市十大違規停車地點,遭民眾多次檢舉違停的熱點,位於復興南路一段、忠孝東路四段、港墘路、仁愛路四段、中山北路二段、市民大道四段等處。柯文哲生氣後,警方隔天就安排勤務,增加取締強度。

據警方統計,上個月(2月)各分局加強取締結果,所有十大違停熱點取締件數均較去年增加,今年2月熱點區共計取締3177件,較去年同期取締2509件,增加668件,增幅為26.26%

另外,今年2月針對全市違規停車,總計取締53207件,也比去年同期取締49169件,亦增加4038件,增幅為8.21%。較多是紅線違停。

雖然提高取締率,初期違停問題確有改善,但為解決違停嚴重情形,交通局仍會提出配套措施,包括定期分析違停原因,研擬改善方案,同時也將偕同警方、停管處會勘,針對違停熱點周邊停車空間供需比例,解決違規停車問題。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柯文哲一怒驚人 臺北市2月違停取締成長8.21%
    臺北市10大違停熱點,其中復興南路一段158號,違停次數曾高達233次,高居全臺北市第一。(資料圖來自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2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北十大違規停車地點,頻遭民眾檢舉,曾引起柯文哲不滿,在市府交通會報中怒嗆官員「下個月再看到這個數字,你們再試試看好了」。柯一怒驚人,十大違停地點2月份罰單比去年同期增加26%,全市違停取締件數也成長8.21%。
  • 臺北機車停車格擬全面收費 柯文哲被批「搶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主張使用者付費,所有汽車停車格都強制收費,未來北市機車停車格,也朝全面收費方向進行。圖為收費員在開單景象。(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30日訊 臺北市機車停車格未來將收費?臺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29日在交通會報後表示,由於目前北市機車格有99%都沒收費,基於公平性,未來不排除機車停車全面收費。但在此之前,要先與機車族及非機族對話,搜集民眾意見。
  • 臺北好玩好買 柯文哲拼觀光語出驚人:香港很無聊
    臺北市長柯文哲造訪泰國拼觀光,他語出驚人表示,香港很無聊,「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圖/臺北市府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3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拼觀光,臺北市長柯文哲昨造訪泰國。被問到臺北有什麼觀光優勢贏過香港?柯文哲卻語出驚人說,香港很無聊,「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
  • 日租套房又出事 柯文哲:恨得牙痒痒卻無法取締
    來源:臺灣《聯合晚報》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北市西門町鬧區內一棟11層樓的住商大樓,14日凌晨1時許發生火警,9樓的房間窗戶冒出陣陣濃煙及火舌,大樓多個樓層是旅館與日租套房,旅客倉皇逃生,消防隊疏散97人,另外救出受困9樓房間的5人,所幸都沒受傷,但暴露出臺北市日套房安全拉警報。
  • 臺北好玩好買柯文哲拼觀光語出驚人:香港很無聊
    華夏經緯網3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拼觀光,臺北市長柯文哲昨造訪泰國。被問到臺北有什麼觀光優勢贏過香港?柯文哲卻語出驚人說,香港很無聊,「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據報導,柯文哲的「香港無聊說」,也讓一旁幕僚捏了把冷汗,急忙透過群組澄清表示,柯事後有補充,臺北市內有高山、溫泉,以臺北的美食、文創、歷史文化,加上觀光免籤、航班增加及導遊人才培訓,相信臺北對曼谷人的吸引力,一定能夠超越香港。
  • 臺北訂做衣服花1.6億臺幣 柯文哲看到數字臉綠掉
    原標題:臺北訂做衣服花1.6億臺幣 柯文哲看到數字臉綠掉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臺灣《聯合報》/屠惠剛 攝)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17日與市政體驗營的學生對談時,提到去年為公務員訂做衣服經費高達
  • 柯文哲愛搞網路不修馬路 網友:到底臺北市的路哪天才會變平的?
    每天騎車通勤的Kevin很無奈地抱怨,臺北市路不平,常常騎到一半,車子就爆胎,不然就是避震器要常換,「到底臺北市的路哪天才會變平的?」不只是機車族抱怨連連,今年剛當上新手爸媽的Peter一談到臺北的路,也是怒氣衝衝難掩氣憤抱怨,「每次推小孩出門散步,臺北的路真是讓人家想說,我的天,這哪裡是友善都市?臺北的路平去了哪裡?
  • 柯文哲語錄當臺北市首長營教材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日上午出席臺北市政府2015年度「創新.躍進.新臺北」首長領航營。柯文哲在致詞時,特別指出他的目標是「重新建立一個可以用常識理解的臺灣」。記者胡經周/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即將滿百日,臺北市府公訓處上午舉辦首長領航營,與會的各局處首長桌上講義,出現「柯語錄」,連「奇怪耶!聽起來怪怪的!」都收錄進去,被批有拍馬屁之嫌。不過,柯文哲上午受訪時表示,「我不曉得,還沒看到」。
  • 臺北市再開2小區公託 柯文哲:前瞻計劃育兒項目也抄臺北
    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與大型公辦民營託嬰中心相較,小區公託所需空間較小、容易設置,對親子來說也更在地化、居家化;但他讚賞這項政策之餘,不慎脫口稱前瞻計劃「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中有一項計劃,「就是抄臺北市的」,若全臺通用,則是臺北市對臺灣的貢獻。
  • 柯文哲:臺北市容不如大陸一線市,城市更新太慢
    (觀察者網訊)這兩天,臺北的市容市貌成為島內熱門話題。 12月21日,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稱,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這番話讓不少島內網民「炸鍋」:一些網民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
  • 柯文哲談松山機場遷建:應考慮臺北市50年發展
    華夏經緯網9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無黨籍臺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1日表示,松山機場不是廢除而是遷建,但若「桃園機場不能接手講那些都沒有用」。柯文哲指出,松山機場遷建,應是「臺北市未來50年都市計劃最大的變量」,他認為,臺北市長期以來許多問題都只考慮局部一個點,而沒有大規模規劃,應該先想清楚臺北市未來50年該如何設計。
  • 柯文哲:臺北市的公務員水平最高
    華夏經緯網6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14日上午出席裡長會議時,因內湖港墘路拓寬議題,自嘲臺北市府的特色就是「分工不合作」,引起議論。15日下午他受訪回應,臺北市的公務員水平還是最高的。
  • 臺北訂做衣服花1.6億 柯文哲臉綠掉(圖)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天上午出席暑期市政體驗營第二梯次開幕式。(聯合新聞網 屠惠剛攝)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昨與市政體驗營的學生對談時,提到去年為公務員訂做衣服經費高達1億6千萬(新臺幣,下同),他看到帳目「臉都綠掉」,直言有需要那麼多錢嗎?臺北市府主計處長梁秀菊則說,多數是工作用服,警、消、環保人員服裝加起來就近1億元。
  •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證實將組建新政黨
    中新社臺北8月1日電 (記者 劉舒凌 歐陽開宇)臺北市市長柯文哲8月1日接受訪問時證實,他將組建名為「臺灣民眾黨」的新政黨。7月31日晚,一則臺灣民眾黨創黨大會將於8月6日舉行的會議通知引起臺灣各界關注。
  • 郝龍斌怒批柯文哲:躲在背後放冷箭的「小人、癟三」
    郝龍斌怒批柯文哲:躲在背後放冷箭的「小人、癟三」。(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5月12日訊 柯文哲市府猛力追打大巨蛋、臺北文創等「五大弊案」,引發市政府與「前朝」對槓。前臺北市長、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今天接受媒體專訪罕見動怒,痛批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這幾個月來,市政沒進展,所做事情就是炒作新聞、政治鬥爭。
  • 新北強硬拖吊obike 柯文哲打臉:要管理不是禁止
    無樁共享單車「obike」打著方便隨停隨換的特色席捲全臺,但臺灣地區「法規」不完全情況下,廠商的發想卻演變成任意棄置、排擠機車族停車權益,衝擊全臺各地停車秩序。針對新北市政府強力取締、拖吊obike,臺北市長柯文哲持反對意見,11日受訪表示,「共享經濟是世界潮流,應該是要管理不是禁止」,並承諾會儘快擬定管理辦法。
  • 臺北市公交車闖紅燈倍增 景福門圓環違規案件最多
    臺北市近年公交車司機闖紅燈與紅燈右轉違規案件倍增,臺北市公運處統計,去年違規案件增加到462件,是前年的1.7倍,其中,臺灣大都會客運司機違規130件最多,違規熱點則是景福門圓環,公交車通勤族安全備受威脅。對此,公運處表示,為落實客運業者對其駕駛管理,未來駕駛違規將納入評鑑項目考核。
  • 臺北新市長柯文哲 躥紅的「素人」
    剛剛結束的2014年臺灣「九合一」大選,直接引發藍營整體潰堤,6個直轄市只剩下新北市以兩萬票的些微優勢獲勝,更造成馬英九在12月2日辭去國民黨主席大位。歷史如此弔詭,臺北曾是馬英九雄起之地,他在市長一役,擊敗陳水扁成就了藍營領袖的基礎,也在此敲響政治生命的喪鐘。臺北市長選舉在臺灣事關樞紐,陳水扁與馬英九更都在此之後,直登大位。
  • 2017柯文哲:看的不只是臺北
    2018地方選舉腳步逼近,各路好手都關注自己選區選情,力拼連任的柯文哲卻注意其他縣市選民對他的看法,明顯透露整個選戰策略,已從臺北市長格局擴大到臺灣地區領導人格局,因為「他看的不只是臺北」。6月25日,柯文哲出席臺北市支付平臺記者會後受訪,除了重申過去的「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他表示,這次面對現在兩岸的情形,要再加上第五個「互相諒解」。
  • 臺北市長頻失言 市議員籲柯文哲上EQ課
    東南網10月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據臺灣《聯合報》7日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頻失言又道歉,議員王欣儀6日在民政委員會質詢臺北市公訓處長曲兆祥時,呼籲幫柯加強EQ訓練課程,降低市政脫序狀況。曲表示,公訓處是公共資源,無法為柯量身定做,但他也直言,柯在情緒管理上跟別人「不太一樣」,不知柯何時會再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