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8月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林潔 通訊員何周宇)「看看咱們村屋牆上的壁畫,可時尚可漂亮了。」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百美村村民陳劍峰驕傲地說:「這可是廣州美術學院的高材生給村裡免費畫的哦。」
今天,廣州美術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的最後一批志願者從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回到廣州。7月中旬至8月5日,廣州美術學院團委組建了20多支志願服務隊伍,奔赴廣東省的梅州、清遠、汕尾、珠海、開平、河源以及上海、江西尋烏、福建永定等地,開展紅色蘇區考察創作、美麗鄉村牆繪創作、美麗鄉村規劃設計、鄉村文化與產業振興品牌設計、美育夏令營等活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蘇區考察創作實踐團隊的60名本科與研究生,和老師們頂著烈日深入粵贛閩三地的中央蘇區,探尋革命先烈的足跡。師生們分別走進了梅州平遠縣仁居鎮紅四軍紀念館、《尋烏調查》的發源地江西尋烏、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中川村等。期間,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還結合當地的革命歷史,給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主題黨課。
幾天的紅色蘇區實踐考察,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巨大的心靈震撼。謝昌晶表示:「通過對粵贛閩三省中央蘇區的一系列深入詳細的考察、調研,同學們實現了從書本走向實踐,從課堂走向現場,從鮮活的思政和創作素材中汲取時代所賦予的精神力量。」同學們將對相關資源進行整理和創作,把所見所聞所感轉化為可視、可聽、可觸的繪畫與雕塑等藝術作品,作品將在梅州和廣州美術學院進行專題展出。
此外,廣州美術學院還組織多支隊伍開展特色旅遊資源或名優產品品牌設計、牆繪設計製作等活動,師生們通過發揮自身的才華,與建設美麗鄉村結合起來。
在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百美村,志願者林梓恩告訴記者,他們圍繞「多彩梅州」主題,以百美村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特色和文化品牌為內容,在牆上繪製一幅幅美麗畫卷,都是反映當地特色的客家民俗、美麗山水、百美特產等,村民們很喜歡。
在梅州市平遠縣仁居鎮仁居村,志願者們以「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以紅四軍三次進駐平遠的歷史事件為創作題材,為平遠縣仁居鎮紅色古驛道上200多平方米的外牆穿上了新衣。志願者郭超說:「印上了歷史革命的痕跡,用圖畫講好紅色故事。」
在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雙黃村,一面近100米的白牆上生動形象地將村裡最有特色、最具內涵的景點景觀展現出來,像思鄉古榕、葡萄園、將軍樓、長廊等。志願者韋長龍透露,一開始他們在構思的時候就統一意見,希望可以詮釋這裡「小橋流水」的景色,不僅美化鄉村,也將藝術融入到農村生活。
據了解,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品質好但銷路一般,為了給當地解決這個困惑,設計專業的師生們對客家傳統文化重新包裝,進行規劃設計和品牌提升,充分發揮景觀園林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品牌廣告設計等專業能力,為典型客家民居「承德樓」進行了門頭設計,為紀念李金髮誕辰120周年展設計展覽框架,為圍龍屋品牌米酒、「綠嘉源」村集體合作社、興緣柚子等當地名優農副產品進行了包括品牌形象、產品包裝、品牌推廣等一系列的VI設計。
志願者在汕尾市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海報設計中,分別對東湧公園內部分設施進行彩繪,提升趣味性和互動性;為捷勝鎮沙坑村進行生態旅遊導向系統設計、沙坑村「一村一品」薯粉包裝設計、省級非遺「捷勝泥塑」整體品牌形象設計;為紅草鎮晨洲村開展創意旅遊地圖設計、晨洲村「一村一品」生蠔禮盒包裝設計、晨洲蠔衍生品設計等。
聽完師生們的設計方案,當地的群眾都感到非常驚喜。他們認為,設計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形象和附加價值,也為他們的生產和經營拓寬了思路和眼界,為其他農副產品下一步的品牌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紅色蘇區江西永定尋烏縣羅陂小學,另外一撥志願者則給30多留守兒童帶去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術課。志願者羅盛天說,孩子們一開始大多很靦腆,對美術課似乎都很陌生,但當他們拿著繪畫工具和顏料,邊講解邊手把手教孩子們畫畫,日常熟悉的畫面從紙上呈現出來,孩子們眼裡的渴望和興奮溢於言表。美術課結束後,孩子紛紛拿著自己的作品要和小老師們合照,這一堂特別的美術課給他們的心裡種下了「美的種子」。
在汕尾市香洲光明小學,志願者們為當地的孩子們舉辦了為期10天的美術夏令營,開設了包含繪畫、手工、傳統工藝等多元美術課程。志願者陳樂琪表示,「希望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用美術獨特的魅力浸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一張張充滿童真和創意的繪畫作品,一件件精巧的手工作品,拙樸而不失靈氣。(完)
圖片由廣州美術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