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吃」一直以來都是大眾最關注的焦點,凡是關於飲食衛生安全的新聞或視頻常常能吸引大眾的眼球。
日常生活中,寶媽們都十分重視孩子的一日三餐,由於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很多寶媽還會專門挑選食材製作兒童的飯菜。孩子在家裡用餐有寶媽確保安全與衛生,如果孩子不在家中用餐,飲食安全與衛生又怎麼保證呢?
譚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譚女士與丈夫對周圍的幼兒園經過一番考察後,選擇了一家私立幼兒園,雖然離家有點遠,但幼兒園的環境和設施優於其他幼兒園,於是他們決定送孩子上這家幼兒園。
女兒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她每天和小夥伴們玩得很開心,譚女士每次接她放學時,她會在回家的路上講班裡同學的各種趣事,也會講老師有多麼喜歡她,某個運動器械有多好玩。聽到孩子這樣說,譚女士感到自己和老公的細心篩選果然沒有白費,選這家幼兒園真是選對了。
就在譚女士還在為自己的正確選擇而竊喜時,幼兒園老師發的一張午餐照片,讓她瞬間改變了對幼兒園的好印象。
前天,老師像往常一樣把孩子們吃午飯的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裡,譚女士順手點開一看,直接驚呆了!菜葉上竟然有個小蟲子,也許是老師也發現了問題,立刻撤回照片,可仍有不少手快的家長看到了這張照片。
飯菜有蟲?家長們哪裡還坐得住,紛紛在群裡展開激烈討論,家長們對飯菜衛生提出質疑,強烈要求園長出面解釋清楚,園長也終於給出了說法,表示食堂是不屬於幼兒園管制的,是私人承包的,屬於合作關係,而且現在校方已經跟食堂解除合作關係,並另尋有責任心的食堂。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家長對飲食安全心存疑慮,園方對飲食卻避而不談,這就更使人擔心飯菜的安全問題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是在盡心盡力為孩子挑選幼兒園,但難免有些小細節沒有注意到,像環境設施這些外在的東西很容易找出差距,但還有很多不易發現問題之處很容易被忽略,那麼父母在給孩子挑選幼兒園時,到底要怎樣選,才能保證孩子上的安心、吃的放心呢?
1、制定選園標準
父母選幼兒園之前,必須要清楚自己對幼兒園的要求有哪些,遊玩場地、園內環境、教師師資、教師責任心、後廚衛生、園內安保、收費標準、離家遠近、交通便利程度等都需要考慮到。
2、多方面了解
父母制定要選園標準後,就可以按照要求在自己可接受的區域範圍內篩選幼兒園。父母可通過網絡查找、親朋好友推薦的方式去了解幼兒園的師資、管理以及教師的責任心,同時也要注意幼兒園有關的新聞,看看其中有沒有負面信息,只有獲得更多幼兒園的相關信息,才能對幼兒園的情況作出更準確的評估。
3、實地考察
父母了解幼兒園不能僅靠聽說,更要實地去考察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一方面,父母要與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接觸,在他們的引導下參觀幼兒園,包括操場、教室、衛生間、後廚。很多幼兒園會提前貼出一周食譜,還會每天專門預留出一份飯菜樣本以供查看,父母可以據此判斷飲食是否營養均衡以及飯菜的質量。如果能到後廚去參觀,那是最直接查看食物衛生的方式,通過觀察後廚操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另外,父母最好看看孩子們是如何在教室和操場上課的,這是觀察老師的好時機。參觀完幼兒園後,父母也不要急著回家,可以在接孩子的時間與其他家長溝通,了解幼兒園的真實狀況。
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都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想要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父母就需要多花點時間和心思,給孩子挑選一個合適的幼兒園。希望以上3個方法,能對孩子即將面臨入園的家長們有所幫助。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如何判斷幼兒園飲食的安全與衛生的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